分享

如何开始自己的经方之路

 中医知识圈 2022-08-21 发布于山东


收到很多师兄师姐微信留言,要我讲讲经方医学辨证思路。

经方医学跟我们以前学的脏腑辨证、升降辨证、经络辨证不同。

着眼点在于临床症候反应。

这个是核心思路,就是着眼于临床症候反应,不去推演病因,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经络。

明白了这一点是前提。

然后经方医学先辨六经。

这里的六经,来至于八纲。

不是内经六经概念,这个是关键,也是前提及基础。

不同六经的认识,形成了不同理论思维。

不用争论谁更好,我一直都说,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每个人基础不同,进入仲景之门也不同。

我学习的是胡冯理论经方体系,所以这里的六经,其实就是:

三个病位,两种病性。

这样就形成了六经。

表分阴阳,表阳证,太阳病,表阴证,少阴病。

里分阴阳,里阳证,阳明病,里阴证,太阴病。

半表半里分阴阳,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阴证,厥阴病。

这样就形成了六经。

辨出了六经,还要辨瘀血,积食,结石,水毒。

辨出六经,还不行,还要辨方证。

辨方证,才是最难的。

老师说: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这个需要大家在学习经方过程中,掌握每首经方辨证及运用要点。

这是最开始起步的路线。

还有一条路线,是病机路线,比较复杂,我就不讲了。

所以初学先建立整体的六经辨证,这样分清楚,病位,病性,六经,起码大的方向错不了。

也不会根据教科书的思路给每个病定上多少个证型,然后去对病人的症状。

其实,我发现,很多内科慢性疾病,都很多表证不解,而很多人往往容易忽略了这一点。

我在门诊中治疗病史很久的鼻炎,腺样体肥大,哮喘,肺炎,头痛,眩晕,失眠,中风等,都有表不解的一面。

而有经方辨证思维的,基本不会忽略。

举个例子:

女性,30岁

自觉面部肌肉跳动2个月于2020年12月10日就诊。

患者2个月前出现面部肌肉跳动,无抽搐,无恶心呕吐,在当地治疗症状未见缓解。

症见:面部肌肉跳动,乏力,气短,无明显的水肿,舌胖大,齿痕舌,脉沉细。

病位:表,里。


病性:虚,虚。

六经:太阳太阴合病。

六经辨证:防己茯苓汤。

防己15g,黄芪15g,桂枝15g,茯苓45g,炙甘草10g,5剂,日一剂,水煎服。

2020年12月16日二诊:上症,面部肌肉跳动,有所缓解,发作时心悸,舌胖大,齿痕舌,脉沉细,守上方加生龙骨,生牡蛎。

防己15g,黄芪15g,桂枝30g,茯苓45g,炙甘草10g,生牡蛎45g,生龙骨45g,5剂,日一剂,水煎服。

此后以上方加减治疗3个月,面部跳动心悸消失。

我在临床中运用茯苓防己汤体会:四肢,头面部跳动,水肿,表虚之外邪里饮。

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建立整体六经辨证体系尤为重要。

很多人问,是不是一定要背熟伤寒论才能运用经方?

能背熟最好,不能背熟,也是可以运用好经方的。

学习的路径主要是两条:

自学,这条路线其实比较辛苦,但对于天赋型的人来说,不是难题,我发现很多师兄师姐自学都可以学的很好。

二是找到一位愿意教你的老师,一位老师点评几天,可能就会不一样,可以省掉自己很长时间的摸索。我当时2017年之前就是自己摸索了13年,后来跟了冯老学习七天,让我受益匪浅,北京回来后,我自己不断摸索,总结,思考,读书,可以说是经方是我步入了中医之门。

当然,每个人的基础不同,认识不同,选择也就不同。

关键是临床,慢慢的你就会有自己的思考,体会,总结,看的疾病越多,就会越有深的体会。

讨论,怎么判断是太阳太阴合病的?为什么要用防己茯苓汤呢?都说经方负杯可愈,你这治疗了三个多月才好,难道没怀疑过治疗有误吗?记得好多眼皮跳的都用葛根汤治疗,这个面部肌肉跳动应该也可以,舌胖大,脉沉细,是中虚水运不畅之象,加茯苓白术或苍术。

这个案例前后治疗五个多月,如何判断他不是自愈的呢?

在圈子里多磨,然后随机缘开窍,再反复学习,总能摸到中医的大门。任何事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这个病案怎样看出有太阳表证的,患者又没有恶风寒汗出脉浮等现象,根据舌脉我只能看出有太阴病。请老师指点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