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院建筑的地域性风格——书院的细部和艺术化修饰(肆)

 黄之中 2022-08-21 发布于上海

河南大程书院石雕、砖雕、彩绘和花窗,也很有特色。

大程书院是宋代大理学家程颢亲手创建的。现存的书院为清代光绪遗构。

大程书院有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这就是屋顶形式的极其简洁朴实和砖雕、彩绘的精致入微的矛盾。稍微站远一点观察,书院简直显得有些简陋,好像很随意,但是,走近一看,又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倒是给人一种败絮其外、金玉其中的感觉。当然,外观虽然简单一些,也不能说是败絮,这里只是针对外观与内部的反差来说的。大程书院的砖雕,以二门山墙墀头和讲堂山墙墀头最为典型。二门山墙墀头上的盘头粉以白色,盘头中间置青灰色圆形凸刻砖雕图案,墀头正面和侧面置圆形凹刻浮雕,柱头和柱础也都刻有简洁的装饰图案。在与墀头柱础并排的转角处,有一莲花座,上部却是裸露的砖墙,所有这些雕刻和装饰,给人的感觉是随意的,不经意的,但是装饰效果却非常好。

图片

图片
河南大程书院为程颢所创立,时名“书院”,后多有变故。清乾隆十二年(1747)重修时,改名“大程书院”。程颢、程颐兄弟二人皆为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颢居长,故曰“大程”

图片
大程书院第一进建筑为大门,第二进建筑是龙门,两进之间为前院,由两座月门分隔为东西两院,环境极为幽静
图片


图片


大程书院的砖雕,以二门山墙墀头和讲堂山墙墀头最为典型。二门山墙墀头上的盘头粉以白色,盘头中间置青灰色圆形凸刻砖雕图案,墀头正面和侧面置圆形凹刻浮雕,柱头和柱础也都刻有简洁的装饰图案。在与墀头柱础并排的转角处,有一莲花座,上部却是裸露的砖墙,所有这些雕刻和装饰,给人的感觉是随意的,不经意的,但是装饰效果却非常好。讲堂山墙墀头的砖雕,比起二门的墀头,似乎更加细致一些。盘头仍然是白色上青灰色圆形凸刻砖雕图案,形似莲花;墀头中部为一只咆哮奔腾的雄狮;柱础作成几案形式,腿部形成一种潇洒的圆钩,上面为一只安闲的睡狮;柱头顶部采取叠涩形式,上面饰以植物纹样。柱头的涡卷纹非常有意思,与古希腊爱奥尼克柱式的涡卷极其相似,侧面为爱奥尼克柱头涡卷的倒置形状,正面则像是两个并列倒置的爱奥尼克柱头的涡卷,而且涡卷的S形比起爱奥尼克(IONIC)的对称式涡卷,更有意思。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方建筑文化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


图片
图片
宋时的学者杨时拜谒程颐时,正值大雪,为了不打扰程颐休息,宁可立于门外冒雪等待,直到积雪达一尺多深。这就是著名的“程门立雪”,大程书院的立雪讲堂即得名于此
图片


图片


大程书院和其他书院最大的不同,就是有所为而又有所不为。书院许多地方,大胆地采取简略方式,完全不施脂粉,追求古朴趣味和乡土气息,而书院中比较重要的地方,在装饰设计和用料上却都非常讲究。比如立雪讲堂的彩绘,完全可以用金碧辉煌、富丽堂皇来形容。立雪讲堂的木门木窗,虽然没有复杂的人物和动物造型,装饰感却很强,很有特色。

立雪讲堂的木门木窗,实际上只是一种简单的扇装饰。门额整体用小方格形式,门脸和大门整体采用八角形套方形,使上下的扇产生对比和变化。由于使用面积大、做工精细,讲堂整个正立面就产生了一种韵律感和特殊的装饰效果。


图片
图片
大程书院讲堂山墙墀头的砖雕,其涡卷纹与古希腊爱奥尼克柱式涡卷有异曲同工之妙
图片


图片



大程书院墙上的砖砌六角形花窗,与立雪讲堂的花格门非常相似,窗户的外框采用递减收缩形式,每一层砖的砌口都勒一道白灰线,形成西式透视门窗的效果。窗格采用严密分割的八边图案,每个八边形再被三条通长的窗棂线平分为六等份,使窗格更密、更细、更具装饰性。

讲堂彩绘,主要分布在檐部。七踩斗拱的挑檐上,以青色平抹,构件边缘以白色勾出轮廓线,使斗拱的结构美得到充分展现;额枋和平板枋以及柱头的彩绘,比起斗拱来,要稍微复杂一些。图案种类繁多,有祥龙、瑞云、凤凰、蝴蝶、花草、团寿等,图案的颜色,以青蓝为主,杂以黄绿红白,绚丽夺目,高贵典雅。立雪讲堂三开间,每一开间的额枋下的正中设一块方形的楣板,两边设对称的挂落。立雪讲堂明间匾额下的楣板图案为飞凤翔天,左右挂落上仍然饰以飞凤,形成整体的统一。次间的左右楣板则为五福齐来图案,再往左右为精美而绚烂的植物图案。彩绘的整体设计,考究而周全,非常精彩。

图片
图片
大程书院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