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者的想象:彝族女人袒胸露乳?

 [南国风] 2022-08-21 发布于广东

画家沈尧伊的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中有彝族女人裸露乳房的形象。

关于事实部分,当然是失实的。彝人自古好端庄,女人尤甚,凉山女人的彝族服饰臃肿,几乎不显示女性的曲线美。

而彝族女人更以裸露肌肤为羞,就连袖子都不敢往后撩。

这当然是从前,但时至今日,年轻的彝族女孩在清凉夏日穿短裤仍会被父母长辈说教,说不端庄,这也是彝人古德的遗留。

如今,仍有很多老人,就连她的儿女孙儿都没见过她不戴头帕,衣冠不整的模样,端庄已经变成一种沉重的意识刻在她们的心里。

关于那些端庄大方的彝族女人形象,民国时期,包括庄学本等人都留下了珍贵的摄影作品。

另外,坊间一直有儿媳因在公公前放了屁而选择上吊离世的故事,这也证明彝人对端庄的严苛程度。

再有,彝人易害羞,从来就没有大庭广众之下唱情歌的传统,唱阿惹妞,都是在深山老林,放牧砍柴,没有女性时再改变声调吟唱,为的就是闭羞。

这并非是说今日彝族尚且如此,只是说明彝民族的一些特点,而这足以证明沈尧伊先生的画作内容是与彝民族的现实完全不符的。

尽管艺术作品并不一定百分百要与现实相一致,但如果南辕北辙,或者改变了某一群体原本的特点,那又很容易显得不伦不类,失去了真实的基础,想象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并显出虚假的本来面目(尽管沈作画本来也为宣传,并非纯粹艺术表达)。

人们对此当然可以表达不满与批评,但是批评的点,应该在于其失实,而不是过多揣测作者动机,并说是恶意为之,抹黑民族形象,破坏团结。这样的动机论,阴谋论并无多少意义。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一个去过两次冕宁,在那里调研考察一个多月,并号称尊重和保留少数民族特点的著名画家为什么会画出这样的东西。

也许这只是东方主义的又一例证,只是他者关于香格里拉的又一想象。

在这种想象里,少数民族都是一样的,他们是淳朴,善良,勇敢,野蛮,落后,或者如这些画作表现的一样的原始。

所以以往关于少数民族的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特点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这种对群体的想象,塑造了先入为主的观念,而这种塑造,不仅限制了被想象者的表达,也限制了想象者的认知,从来使他们与真实越来越远。

所以,沈尧伊也许真诚地到凉山冕宁考察过,他也从未见过他所画的内容,只可惜,他身在凉山,却从未关注这片土地上那些一个个独特的个体,也并不关心这些彝族女人看的比生命还重的端庄。

在作画时,他脑袋里出现的依旧是在北京别人告诉他的那些东西,少数民族热情奔放,就像今日许多人仍觉得去泸沽湖就可以随意凭窗而入去走婚。他从未在意这些差异。

所以可以说他虽然来过凉山,甚至不止一次,但他实际上从未到过凉山,也并不了解任何一个彝族人,这样的他,画出来的东西,又怎能使彝族人民感动。

尽管,沈先生可能并没有想那么多,人家也许只是单纯地为了弘扬主题,而作的宣传图而已。

所以看着那么多朋友很愤怒,我也觉得有些想不通,我并不觉得有这多么受伤,也没有被侮辱感,只觉得这个画家并不了解彝族,凭着自己的观念画为自己主题服务的作品。

我也并不认为袒胸露乳有多么不堪,或者多么落后和下流,这个世界上,衣冠楚楚的禽兽,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何其多,比起他们,那些赤身裸体的雕塑,又多么文雅。

之所以说这些,只是他所画的与现实完全不符,而非觉得袒胸露乳不好。

相反,我觉得那些凭着一些观念去想象他者生活的人才失去了直面这个真实世界的机会,他们也许走遍了全世界,但他们其实一直在自己的家门口转悠,他们的眼里只有他们自己。

而作为被想象者,也应该警惕这种先入为主的想象,比如人们说少数民族勇敢好客,就觉得自己不该敏感自我,而刻意去表现大方,人都应该先是他自己,再属于某一个群体。

就如我常对我的阿都朋友说,人人都说你们阿都列奎,久而久之,你们从小也觉得自己列奎,但,一个列奎的人不会时时刻刻觉得自己列奎,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列奎的时候,他就已经距离真正的列奎越来越远了。

同理,我们也应该尽力避免那些关于群体的描述性词汇,不管是评价别人,还是作为被评价者,都应该将目光放在那些具体的人,独特的人身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