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路军的军费被停发后 究竟拿什么来养兵练兵?只是凭开荒种地吗?

 梦想童年594 2022-08-21 发布于江西
文章图片1

当全面抗战到了1940年的时候,随着八路军在战斗中滚雪球般的逐步壮大,以蒋介石为主的国民政府为之深深忌惮,开始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扼制人民军队的发展,甚至于在当年的10月,完全断绝了按照八路军成军时4.5万人标准发放的军费,同时加紧了早在1939年就已经开始进行的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致使边区军民吃饭都成了问题,官兵本来就极为匮乏的武器弹药更加难以为继,为了打破封锁度过困境,广大边区军民在中央机关的带领下进行生产自救,同时也客服重重险阻创办发展众多实业来支援八路军的建设发展。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方针下,早在1938年就开始筹备创建的工艺实习厂、纺织厂、造纸厂、工具厂、皮革厂、肥皂长等立即加快了建设发展的步伐,各个工厂内军民职工的建设热情也空前高涨。到了1941年的时候,整个边区已经拥有各类厂社超过90个,职工总数7000余人,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整合与规划后更获得稳步而持续的发展。

文章图片4

根据记载,陕甘宁边区在1942年之后,边区军民的被服布匹、纸张、工农具等方面已基本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又到了1943年,负责军工、化学、玻璃等重要产业的公营工厂也增加到82个,对于八路军的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值得一提的是,陕北自产的石油在边区大生产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陕西省延长县西门外的延长油矿最早于1905年由清政府拨款筹办“延长石油官厂”,于1907年6月5日的这一天开钻,到了9月6日,钻至68.9米的时候见旺油,第二日钻至81米完井,第一天即采原油1.5吨,炼制后产品经检验运销至西安等地测试,史书上称其“烟微光白,不逊洋油”,此井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近代陆上第一口油井~“延一井”。

文章图片7

延长油矿在1935年刘志丹率领陕北红军进入延长后仍然正常运营,不过红军撤走后,东北军及中央军进驻延长,致使产量日渐减少、不少的机器设备也遭到了破坏和遗失。到延长油田重新回到人民手中的时候,用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才恢复生产,然而直到1940年之前,延长油田的产量只有最多日产原油250公斤这种小作坊式的规模。

文章图片8

延长油田真正的潜力还是随着清华大学地学系汪鹏等人的到来才体现出来,甚至可以说是井喷式的发展。据统计,在大生产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延长石油厂共生产原油3155吨,加工生产出汽油163.94吨,煤油1512.33吨,蜡烛5170箱以及枪油、凡士林、油墨、黄油等,有力保障了边区各机构和部队的油料供给,同时剩余油料还能由暗地里的渠道输出外地换来资金支援前线。

文章图片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