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如何诞生的?

 blackhappy 2022-08-21 发布于陕西
文章图片1

文 / 徐继军

这篇文章是对“比较优势理论”诞生历史的一个简单回顾。

“比较优势”这个概念太重要了!可以说,“比较优势“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商业现象、成败得失中都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

“比较优势”的诞生,最早来自于19世纪初英国关于谷物进口政策的争论。其影响力则跨越了贸易领域,也跨越了当时的争论,成为了思考国际贸易问题、企业战略问题、商业模式问题、管理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

01

背景:1815年英国《谷物法》出台

18世纪中叶以前(大约就是工业革命以前),英国的谷物几乎每年都是出口,很少依靠进口。

但事情很快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由于谷物便宜、肉类价格昂贵,许多耕地变成了牧场;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开始了,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工业空前未有的发展,人口也有了空前未有的增加,粮食供给出现问题。

于是,英国不得不首先取消粮食出口,最后甚至要求从国外进口粮食。

当时,在欧洲大陆,法国正在打欧洲战争(1789年至1814年)实行大陆封锁,造成英国粮食输入困难。其结果是,英国国内谷物价格上涨了,大多数地租增加到以前的两倍,在个别情况下甚至增加到以前的五倍。很多变成牧场的土地,又重新种植谷物了。英国土地占有者(其中有大量的贵族)收入大大增加。

1814年的和平清除了粮食输入上的障碍,使粮价下跌,但由于土地租金过高,种粮的佃户收入已不足以抵偿粮食种植的生产费用。形势已经很清楚了,要么降低地租,要么增加粮食进口关税。

土地占有者由于在内阁、上院和下院拥有明显权力优势,选择了增加关税,并于1815年借助刺刀实行了《谷物法》。

这部法律很显然不符合大量工业居民的利益,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成本,导致工厂主们不得不给工人支付较高的工资。结果工厂主群体和土地占有者群体激烈的争论与对抗。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其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原理”(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重塑了人们对于贸易的理解,也为反对《谷物法》的人找到了理论依据。

02

人物: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

文章图片2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年至1823年)被称为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但是,他绝对不是一位只会坐在书斋里做学问的经济学家。

在经济理论研究方面,大卫·李嘉图算得上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奇才。他27岁时才第一次读到斯密的《国富论》,37岁发表他的第一篇经济学论文。随后,在他14年短暂的学术生涯中,留下了大量的著作、文章、笔记、书信、演说。其中,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最具盛名。

这部书以精炼的理论架构,贴近现实的语言与例证,全面论述了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机制,使他成为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19世纪初叶最伟大的经济学家。

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辟出专章,集中讨论了国际贸易问题,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

03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影响

根据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

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生产上与另外一个国家相比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各种商品生产上的劣势程度不同,那么就可以在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如果每个国家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好处,从而提升本国福利水平。

比较优势理论,成为国家贸易领域的基础理论。它使人们对优势的理解变得深入,不仅停留在“绝对优势”层面。比较优势理论除了在贸易领域发挥巨大作用之外,在企业战略制定、团队组建与合作等方面也能够开启全新的视野和思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