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 融:复活节岛上那坨石

 故人旧事2020 2022-08-21 发布于重庆

       复活节岛上那坨石

                      文/吴   融

        戴新冠的病毒,它会乘飞机飞越太平洋去遥远的复活节岛吗?我不知道。反正2020年全球闹新冠病毒时,复活节岛就坚决地对全世界大声宣布:谢绝来访!

时隔两年,2022年8月,复活节岛终于解封,重新开放,结束了与世隔绝,海天寂寞的日子而复活。现在已经有注射过新冠疫苗、持核酸阴性等证明的游客上岛旅游了。

       飞机场除了飞机,还卧着一条类似蜥蜴的大怪物。

我为何关注复活节岛,是因为我曾在那个岛上遭遇了神奇的教训,不由得不相信:某种力量的存在。

 话说2017年3月,我和儿子及他的同事一行五人,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坐飞机去复活节岛,5个小时的行程,作伴的是四围的白云和脚下的汪洋。在昏昏欲睡不知晨昏中,茫茫大海里终于出现了一个小黑点,那便是啦    一一孤悬于南太平洋中的复活节岛!

 从高天云海降落至汪洋大海包围的这粒尘埃上。光秃秃的一块平地是机场,每年的旅游旺季,从智利圣地亚哥会有一班飞机每天往返于此。候机室没有大楼没有大厅,只有简朴的木板平房。门口围着一大群手拿鲜花花环的岛民,笑容满面地迎接预约好的客人,去家中住民宿,戴上花环坐上车便随之而去。

       旅游业是岛民经济的主要来源。在候机室门口,迎接游客的岛民拿着花环和接机牌,翘首以待。

上岛第一件事是关注那些石像。岛上海边的石像都是站在祭台上,背海而立,只有七尊石像是立在一处草坪上,面朝大海,据说这七人最先发现此岛,再用船陆续载人上岛居住,那是哪年的事,已不可考,就像岛上存在的石像一样,是谜,是传说。1722年4月5日,荷兰探险家雅可布 . 洛基文登上该岛,这天正值复活节,从此小岛便被命名为“复活节”岛了。另外,立在采石场上未完工的石像也是面对大海而望。岛上除了一些面海或背海而立的石像外,还有不少仆俯于地或仰面朝天的石像。

该岛是一座火山岛,地形呈三角形,总面积160平方公里,我们租了一辆车,自驾作环岛游。登上高处眺望,海天无际,日升月落,脚下的绿树中点缀着一些亮丽的民房。岛上有教堂,有学校,有市场,有码头,有浴场,有纪念品售卖中心,还有一个小木房里的邮局,更有一处岛民长眠的墓地及死亡了的火山口⋯⋯

夜晚,鸡们跳上树依花而眠,草丛里到处是虫虫们在吟唱,满天繁星特别大特别亮,我信了:梵高画笔下的星星没有撒谎,它们的本来面目就是这样的摄人心魄。在大海的涛声中,人与自然万物,同呼吸共入梦。

美丽的小姐姐合影

这天,我们去参观岛上最大的一组石像群。15尊石像并排背海立在一处海湾边。游客面对如此的壮观神奇,止不住激情燃烧,雀跃亢奋,举起相机、手机一阵狂拍。我在石像周围奔来跑去的欣赏,举目四望,发现前面地上草堆里还仰卧着一尊巨大的石像,我不顾一切奔他而去。突然,我脚下的一堆石块滚动起来,我的脚站不稳一歪,便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眼睜睜看着左脚的踝关节肿起来,疼痛接踵而至,我马上意识到:遭了!遭了!报应来了!惩罚来了!

祸至有因。原来,我一上岛就开始盘算,要带点岛上的东西回家作纪念,来一趟不容易,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我看中了地上的小石子,那是黑色有小窝麻点的火山石,我们重庆没有,我要捡一坨带回家作纪念,放在书柜里对视。我将此想法说给儿子听,谁知立即遭到他的反对,他严肃地说:“有规定,岛上的天然物是不允许带离岛的,包括石头。”我不以为然的想,石头嘛,全世界都有,岛上也遍地都是,又不是什么稀罕物。我不听话,没把规定当回事,用眼瞄准地上一小坨,偷偷捡起迅速塞进了包包。

建在礁石上的餐厅

海边的椰树环抱着浴场。

信仰从来不缺席。岛上的教堂。

     岛的高处有红色的火山石,这里是生产石像红帽子的地方,地上睡着无数的红帽子。

       做贼心虚。现在我马上悟到:一定是小石头不愿跟我走,在包包里喊救命,它的同伴听到它的呼救声,便联合起来向我发起了进攻!我忙不叠地开始忏悔祈祷,请求宽恕:错了,错了,我错了,马上改正,改正!我赶紧伸手从包里摸出那坨石头,不敢看它最后一眼,小心翼翼将其放归了小岛。

一瘸一拐,我成了跛子。那一夜,除了继续在心里忏悔祈祷,便是用冰块冷敷,再用热水泡,只求接下来的游览不受影响,别破坏大家的情绪。第二天,拄着儿子做的木拐,完成了全天的游览计划。我的悔过忏悔祈祷好像真的起了作用,红肿的脚没那么疼了,该看的地方我也借助木拐走着去了。我想:教训我、救助我的是谁?您真的存在,并一直在那里监视着我吗?

岛上鸟人的石居遗址

千里迢迢,万里遥遥来这里,不带点什么纪念品回家心有不甘。来到纪念品售卖处,选购了一些明信片,摊主拿笔在包装袋上随手勾出石像和鸟人,并签名。他的作品惊呆了我这个绘画爱好者,太传神啦,妙不可言!我邀他合个影,他笑着做了个胜利的手势。来到小邮局,从复活节岛上给自己给朋友寄出了南太平洋上的问候和祝福。

土路贯通岛民们的住宅

几年过去了,我已不记得那坨火山石的模样,当时在惊恐中忘了与它合个影,但我一辈子记得它对我的教训。它不准我忘记它的存在,它穿着那件黑色麻窝点的衣服,它不肯跟我走,执意要住在那个小岛上。它从地球深处浴火而来,经千万年海浪风雨沧桑,它把看见的故事说给云听、水听、风听、鱼听⋯⋯它还说给我听:人啊,不可太任性。

细思极恐,如果每个上岛旅游的人,都带走一坨石头,这个小岛注定就会越来越小,最终消失于大洋之中。

此行收获:从此不敢任性。

作者近照及简介:

吴融,1953年生于重庆,重庆一中初68级学生,1969年去巫山插队。1972年回城当工人,1977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现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与美术系,后进修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研修班。1980年调重庆广播电视局从事编辑工作,主任编辑,2008年退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