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本日本研究鸦片战争的参考书让我简单清晰的重新认知了那段历史

 若悟369 2022-08-21 发布于安徽

这是宸妈2022年发布的第82篇原创内容

全文共计1689字‬,大约需要2-4分钟时间阅读

中国近代史上,鸦片战争是谁也无法绕开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是每个学习过这段历史的孩子都铭记于心的。落后就要挨打,大局观不够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这样的认知在历史资料的翻阅中总是更容易让我们警醒。

文章图片1

鸦片战争

陈舜臣的书,看了不少了,通俗易懂又能清晰的看到作者自身宏大的大局观和深刻的对历史事件及人物的精准判断,总是让人边读边感叹,果然一个好的作家内心是有一个极其充沛坚定的世界的。

陈舜臣 华裔日本作家,“日本小说界无出其右者”。日本文学史上首位“三冠王”,在历史小说创作领域与司马辽太郎并称“双璧”。他通晓汉语、日语、英语、印度语、波斯语五种语言,作品呈现出无国界的宏观视野。他的历史作品因加入了推理的成分而自成一派,多次在日本掀起阅读中国史的热潮,主要著作有《太平天国兴亡录》《中国的历史》《秦始皇》《山河犹存》等。

这本《鸦片战争:陈舜臣说晚清历史》是他写作时整理资料的记录,是柏杨、司马辽太郎高度推崇的实力考据代表作,更是日本学者研究鸦片战争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文章图片2

《鸦片战争:陈舜臣说晚清历史》封面

在这本书里,陈舜臣全面复盘了晚清后80年历史大观,串联包括林则徐、龚自珍等20多位历史重要人物、引用了40余份奏折与书信等史料、辅以16幅罕见图片用了9个章节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后世清晰可见的晚清历史。

盛极必衰

我喜欢陈舜臣的世界观,异常清晰且充满着哲思。

文章图片3

目录

他说晚清这80年,康乾盛世是让世界瞩目的,可是在黄金盛世时,我们不能单单只看到光辉,也要看到光辉下那些阴影的真实存在。

“康熙是积蓄,雍正是维持,乾隆是发散。”陈舜臣对晚清这三位皇帝的评价相当客观。盛极必衰,第二曲线定律告诉我们要想持续维持盛世,就得在盛世之前开启一个新的赛道。可惜治理国家和商业不能一致,皇帝的更迭在历史上从来都是异常凶险。

文章图片4

内页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专属于它的机遇和人才,晚清也是一样的。

宣南诗社,这个晚清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民间社团,集齐了林则徐、龚自珍魏源、黄爵滋等一众历史人物。

彼时的宣南诗社里,这一群文人他们当然看到了盛世后的“衰世”,面对不可回避的“衰”,他们蛰伏着在努力成长。

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同

面对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一心想要叩开中国大门的英国,彼时是无奈的。

文章图片5

内页

通商口岸的狭窄,清政府的“冥顽不灵”,英国驻华商务总监督律劳卑没有像他的前任那样吸取教训,在和清政府的交手中最终败给了利益,一个人黯然离开换回了驻华英国商人的贸易资格。

我是第一次这么清晰的看到彼时清政府闭关锁国的真相:自给自足的清政府,在对外贸易这块的确是占据了优势的,中国的茶叶是出口好物,而进口却没有什么是必需的。这样的贸易差导致了当时的英国商人对清政府既眼馋又无赖。

文章图片6

内页

鸦片,是英国商人在那种情况下对中国的“软入侵”。

文章图片7

舞剧《醒狮》剧照

看舞剧《醒狮》的时候,哥哥龙少在吸食鸦片后让妹妹痛不欲生的场景让人久久难忘。而鸦片战争的爆发,在舞剧中的表现手法是妹妹最终用自己的牺牲唤醒了沉迷鸦片的哥哥,哥哥和阿醒一起携手抗击入侵。

文章图片8

内页

在《鸦片战争:陈舜臣说晚清历史》里,陈舜臣分析了彼时的清政府和英国政府之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差异。一个是正享受工业革命红利全球流转的商业大国,一个是闭关锁国刚刚从“盛世”转“衰”的古老大国,世界观的不同,价值观的差异,这样的历史看得让现在的我很憋屈。

林则徐的官场起伏,背后是道光皇帝面对鸦片、面对战争甚至面对言官们不同的心理变化。

文章图片9

内页

陈舜臣真的很犀利,他看到的不仅仅是两个大国之间的博弈,还清晰的将清政府的腐朽和无知,英国大使和商人之间的各种博弈写得淋漓尽致。

利益,是社会化的产物。而落后的,闭关锁国的清政府,在洋洋得意中最终只能无知又愚昧的一败再败。

鸦片战争,是每个中国人心里压抑的痛,再读《鸦片战争:陈舜臣说晚清历史》这样一本客观又不失智慧的历史读物,再次叹息,鸦片战争唤醒了日本政府发动明治维新,可是清政府却倒在了无为无知和狂妄自大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