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代沟,是填不平的沟......

 萌芽可期成长社 2022-08-21 发布于北京

刚刚去广告店拿东西,老板娘想借我手机打个电话,我还以为是她手机丢了呢。

我看她笑的苦涩,也没多问,帮她拨通了号码。

她说,她家姑娘把她微信拉黑了,电话也不接。用我的手机打过去,也是不接,可能是因为我的手机号也是云南的吧。

我说:“咋了,吵架了?

她挺无奈,说:想让姑娘回老家发展,说不通,吵嘴了。

我说:“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难免的。好不容易刚工作,自己挣点钱,开始新生活,突然又被安排,肯定是有抵触的。

她家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女儿是老大,实习的时候就去了广州,是做牙医的,还没拿到毕业证,实习薪水就一万多了。

那次聊起这事儿,老板娘满脸堆笑,是那种所有父母都曾有过的,为子女而感到骄傲的笑。

这几年生意不好做,他们打算回老家发展。前些年家里攒了些积蓄,在老家和武汉都买了房。子女大了,也就开始准备养老了。

她说:“广州那边房价太高了,姑娘在的地方,房价十来万一平,根本买不起房,也没法定居,始终觉得不安稳。在老家还有些关系,可以让她回家去个医院啥的,好歹以后就有着落了。可姑娘就是不听话,不想回去。

她说的不无道理,父母都希望子女生活安稳,不受苦难。这是他们过来人的经验,是经生活鞭挞之后,对子女的期待和担忧。没有什么比这更正确的。

我开玩笑说:“万一她在那边,找个不错的男朋友,有车有房了,不就不用担心了嘛!

她回答:“怎么可能!?我也不想让她找外面的,太远了。

我说:“你看,这就是代沟了。像我现在都快32了,一样是一个人。父母以前担心我谈个云南的女朋友太远,现在也不管我了,因为他们也知道,我基本是回不去了。

她无语,我也无语。就像当初,我和爸妈说我可能留在云南,找个这边的老婆时一样。

我也想起一个朋友,在父母的期待下,考上了公务员,虽衣食无忧,但在面临无能的领导,繁琐的工作时,也并不开心。这些和我们体制外的人,是一样的,在诸多生活之苦面前,大家都是无奈的。

仔细想想,这就是一个关于“选择和结果”的问题。

正如陈丹青所言:“年轻人不想工作,可以啊,那就不工作,没问题。但是你能不能承受不工作带了的结果呢?如果可以,那就不要工作了。

他父母想让她回老家过安生日子,她自己想留在大城市打拼。父母选的是安稳和可预见的生活;她选的是自主和大都市的繁华未知。

选择安稳,就意味着一眼望到头的生活;选择未知,意味着不确定的生活,自然悲喜交织。

只可惜,从脑科学的角度讲,年龄越大,冲动的可能性越低,越趋向于靠经验做选择。越年轻,生命活力越足,越敢于冒险,越喜欢不确定带来的新鲜与刺激。

这一老一少,一保守一激进,彼此博弈,纵横交织,才诞生了复杂的社会与生活,才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无论如何,希望他们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有一个好的处理结果。下次再去她店里,估计就有结果了,期待后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