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生讲《医学启源》第三课

 闽新科技与医学 2022-08-21 发布于福建
医学启源
       第三课

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

  夫人有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皆见形证脉气,若非诊(切),无由识也。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此乃良医之大法也。这个是我们本书的核心内容。

这个十一脏辩证法就是流传后世的脏腑辩证法。为什么这个除了心包络,因为心包络的治法同小肠。这个以后我们会讲到。

我们中医说怎么知道这个脏病了,不是现在检查的BCT或者其他西医检查的脏府病,而是通过我们中医诊法看到的病形,证候,脉气所确定的。这就是最关键的,不要西医说是肝炎你就治肝,这个是有天壤之别的。如果这里分不清,就治不好病了。

我们治法就是虚补实泻,寒温热凉。如果是经络病,不涉及虚实寒热,那就调经,所谓调经就是调理气血经脉。这样治病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离开这个就会错用药,乱杀人。

图片

(一)肝之经,肝脉本部在于筋,足厥阴,风,乙木也。

这个更关键,比如西医说肝癌,肝坏死,就是肝没有功能了,我们中医不这样说,只要你筋还能发挥作用,这个肝系统就没有被摧毁。肝系统就是少阳生发之气,就是生气,我们只要有生气,就有机会恢复我们的身体。我们常说的东方甲乙木。肝属阴是乙木,胆属阳是甲木。内经说东方生风,就是从阳气布化大地之气。在人身就是呼吸中的温热之气。

经曰:肝与胆为表里,足厥阴(少(阳))也。其经旺于春,乃万物之始生也。其气软而弱,软则不可汗,弱则不可下。

肝胆为表里,都属春气,而甲木在前,乙木在后。有个图晚点我找出来贴给大家。因为春气还夹杂的寒气,所以这个温气比较柔弱。所以不可汗吐下。这个伤寒论说的明白,只有和法。

 脉弦长曰平,反此曰病。脉实而弦,此为太过,病在外,令人忘忽眩运;虚而微,则为不及,病在内,令人胸胁胀满。凡肝(实)则两胁下引痛,喜怒,虚(则)如人将捕之。

肝脉弦,春脉也弦。

内经说春脉弦直而长濡弱而滑,就是说春天的脉带弦。这个是正常脉。所谓长,就是比平常时候三部脉要长一点。如果春天不是这个脉像就有病了。如果是实弦了,这个就违背了软弱之性了。这个实就是脉比一般的时候有力了。如果这个人眩晕,善忘,这个病是在外,就是经络气血的病。如果这个脉也弦长,但比较虚微,就是无论从力度或者脉形都小了,这个就是不及。如果不弦长也叫不及。这个病就在脏腑了,就是虚病。这个虚病要补,实病要泻,这个提纲都说的明白。而这个虚人的症候表现的以胸胁胀满为主。另一个表现就是实的是两胁下相引痛,好着急发怒。相引痛就是一种拉扯痛。如果是肝虚就是会心不安,无名的恐惧。

今天内容不多,但很重要,家人们学习辛苦了。

答 疑

徒儿:请教先生,调经也是按照六经辩证进行治疗吗?

师父:嗯。就是我们伤寒论的六经辩证。

徒儿:那也可以理解成病情要轻点?

师父:就是正气足时病在外,正气陷时病就入内里了。

徒儿:先生,判断脏腑的虚实,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

师父:脉呀。再加上症候形气,就更准确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