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国自然即将放榜,明年国自然前期该如何准备?这些干货你一定能用上!

 mynotebook 2022-08-21 发布于湖南

今年国自然即将放榜,虽然官方还没公布具体日期,但是根据小道消息,本月底左右将出结果。

除了国自然,国家社科项目按照往年惯例,应该也快公布了。

放榜后就需要支棱起来了!不管中标与否,都需要1-2篇SCI来为下一步提供支持。


如果遗憾落榜也不要气馁,认真对待评审意见,同时开始为科研基础做准备,为来年的国自然而战。

国自然评审分为两次,一审为网络评审,简称网评,二审为上会评审,简称会评。

1、网络评审专家组如何组成,怎么分工?

所有申请书都分成领域进行网络评审,同一领域的基金申请书分成若干组,每个组送给相同的一批专家进行审稿。

网络评审根据申请书的数量和预先分配的名额,每个科学处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16名左右的专家。每个小组的专家负责大约十几个领域,基本上一个专家负责一个。个别火爆的领域可能有两名专家分别负责。

2、会评的形式、流程和方式什么样?

会评流程是按照青年、面上、地区项目顺序依次进行。

每一个类别都会按照领域区分,指定一位专家负责一个领域,称为主审专家。主审专家拿到项目申请书和网络评审意见,先进行申请书和网评意见的阅读和思考。

最后由主审专家就主审的所有项目排出一个顺序,根据自己分配的名额决定哪些项目可以资助,哪些项目不能资助,哪些作为备选项目。

国自然竞争激烈,是一场硬碰硬的真枪实战,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积累,有所产出,才能顺利中标!

因此,接下来这些干货,你一定要收藏起来,好好利用!

1

国自然前期基础

FIRST

一般来说,前期为了打好基础,我们手上最好有一两篇3分以上的SCI。那么以下几个热门方向就要好好把握进行发力了。

其一,是甲基化。RNA甲基化m6A研究近年在CNS期刊的热点和国自然中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而DNA甲基化又是当前研究最多的表观遗传修饰。这样的热点不能不抓住。

其二,是单细胞测序。很多小伙伴都想蹭一蹭细胞RNA测序,或者空间转录组测序的热度,又苦于经费不足。而其实目前单细胞测序的成本已经降下来了,也是一个一直以来的热点。加点生信分析,还是很高效的。

其三,是干湿结合。“干”,就是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芯片或者测序等等手段;“湿”,就是基础实验。“生信分析+实验验证”干湿结合的SCI是科研一大趋势,上至CNS下至水区,都有它的影子。

以上这些都是有套路可循的。掌握套路,跟着复现实操,你也可以成为发高分的卷王!

图片
图片
图片

单细胞测序

Smart-seq2 单细胞教程万字长文详解?5min就能掌握一个的单细胞数据库?CNS 级别空间转录组套路解说+超详细代码?……你没看错!都有!

甲基化套路

5min教你学会甲基化芯片处理,手把手教你使用甲基化 CHAMP 包的使用,万字长文教你入门 biocondutor 基石……我就问,还有谁!

高分文章复现

还有许多高分文章复现,27+最新 m6A 套路复现拆解,7+非肿瘤文章复现,最新单基因 6+SCI 零代码复现!太惊喜了!

 免费领取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免费领取

2

国自然加分套路

FIRST

这里必须重点提一下干湿结合。

干湿结合的魅力在于,能拿多少分,取决于有多“湿”。无论你原本发文处于什么分段,都可以靠不同程度的干湿结合,有一个显著的提升。

如果想要冲一冲3分4分左右的SCI,那用上干湿结合,只要对表型浅尝辄止(都不用嵌套,只是平行实验),不用涉及到通路,省时省力省经费,3+就到手了。

而且从分析角度来讲,这个分段的干湿结合也可以不需要R语言,SPSS+PRISM足以胜任。

如果想要达到5+,干湿结合也性价比极高。比如某篇文章用上点“分子-分子-通路”的套路,对实验内容进行些减配,就直接5分了。

当然,像那种维度齐全,多角度全方位对文章观点进行论证的高级干湿结合,就能进军更高分段了。

所以你会看到IF12分的免疫耐药的干湿结合套路,17+干湿结合转录因子生信套路,近30分多组学干湿结合套路,干湿结合31分转录组生信套路……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上只是目录的一部分!

小试牛刀:3-5分以下套路

该分段论文解读、零代码3+复现、转录组miRNA干湿结合套路、3+单基因、4+网络药理学……

渐入佳境:5-10分以下套路

5+非肿瘤干湿结合套路、5+单细胞干湿结合套路、6+零代码干湿结合复现……

炉火纯青:10+ 20+ 30+套路

10+免疫浸润干湿结合套路、17+干湿结合转录因子、干湿结合31分转录组生信套路……

 免费领取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

限时免费领取

3

国自然绘图指南

FIRST

明明数据有,结论有,但是图不行,数据没有直观展示,到手的5分文章就可能变3分!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审稿人对文章配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美甚至炫酷的配图已经成为论文的标配。

道理谁都懂,可一说起科研绘图,相信每一个科研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头疼!

不仅要把众多的实验、统计数据,逻辑清晰、系统全面地整合到一张图表里面,还要兼顾美观、简约大气。

那么如何才能以图取胜,拿下高分SCI呢?

不用R语言就能做出来的10+SCI美图要不要看一下?这里有一份长达1125页的生信高分作图教程

98篇小白友好的作图教程,豆荚图、山脊图、桑基图、和弦图……直接让论文提升一个档次!单细胞测序、临床预测、WGCNA分析…0代码也能搞定!

话不多说,先来看目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