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有奖征文】借地址 \吴春丽

 扬美文化 2022-08-22 发布于广东

本公众号所发文字、视频和图片欢迎转发、分享、赞赏、评论和转载(纸媒刊发请联系我们并注明出处)

“深圳文学杯”第七届“田青打工文学奖”应征稿

借地址

吴春丽\深圳市坪山区

借地址?不可思议,这年头还有借地址的。

值得一提的是,借地址,一借就是17年。

2005年,我和老公居住的地方是出租屋。除了三楼收信件很不方便这一原因之外,不定期会搬家让我的收件地址很不稳定因此,生了借地址的想法。

在深圳,我熟悉的只有工友,们大多跟我一样,也是住的出租屋。

谁有一个稳定的地址借给我?

有一天,去外面复印。我找到了一家店,严格来说,这不算一家店,“店”在一个楼梯口,放下一台大大的复印机后,店主能活动的空间很有限。接待我的是一位年轻女孩,她吸引我的地方只要开口说话,她脸上始终保持着微

复印之后,我问了女孩的名字,她大方地告诉我,她的发音是:qiān。

我的第一反应是:芊或纤。以往我热爱的古诗词里,我读到的是“纤纤十指春葱瘦,芊芊瘦骨倚花苔”。

女孩很敏感,她似乎意识到我在想什么“是千,跟数字有关的千。”

千,竟然是有些俗气的千,跟她的气质完全不配。我心里有些不服气

我猜她是广东女孩。自从来深圳打工之后,我接触到的部分广东女孩的名字是很有特点的,比如:招娣,伟珍。名字背后饱含寓意,往深一点想,传统的思想可见一斑。

后来,我得知,千的爸爸曾经是一名教师,放弃铁饭碗选择来深圳拼搏,人生的第一桶金,是在山上养猪,虽然这个经历不太光鲜,但多年以后,当阿千说起这个经历时,忍不住感叹“幸亏他当年么拼,不然后来也买不起地皮更加没可能在深圳这个地方建起一幢房子。

2005年,我有一台组装的电脑,那时网费很贵,我根本舍不得拉一根网线。然而网线对我来说,是很渴望的。因为热爱文学,每当我在电脑里打好一篇文章之后,就会存入U盘找地方发送电子邮件对我来说是一道难题。

那天,我带着U盘外出,漫无目的地寻找。很巧,我碰到了阿千。她搬地方了。上次我遇到她是在一个小角落里,这一次,她就真正地拥有了一家小店。而这前后只不过间隔了三个月的时间。

阿千的店虽小,但。我看了看她往外挂出的招牌“金成照相馆”,我猜想命名者是她爸爸,广东味十足,深藏着发财、成就大事业的美好寓意。

我问阿千,能不能让我在店里发一个邮件,她说可以。

发送完邮件之后,阿千问我怎么要发邮件,我说给报纸投稿“现在都不流行手写了,早就电子化了,我也要跟上时代,既然学会了五笔就得用上。”

离开之前,我问阿千怎么收费,她笑了一下“很少有人像你这样,穿着厂服,下班后还有精力写稿。给一块钱

我把一块钱递给阿千,她找回我五毛钱“你电脑都没用多久,收你五毛都有多了。下次再过来发邮件就不收钱了。

阿千是一个很实在的生意人。也就是在这时,我大胆地尝试着开口“我能用你的地址来收信件吗?”

当然可以。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马上把详细地址一字一字地念给我听,我拿起笔,迅速地记录。

之后,金成照相馆这个地址,被我借来开始使投稿给家人写信、跟朋友之间往来,我将这个地址广而告之。

幸运的是,一个星期之后,当我经过阿千的店时,她兴奋地喊我“有你的稿费单。”

她把我的稿费单放在抽屉里,当我走到她面前,她拿出钥匙,打开抽屉,把稿费单小心翼翼地交给我,仿佛递给我的是一件宝贝。

一张稿费单,能得到阿千用心的保管,我写作的热情再次上升。从那以后,我去阿千店里发送电子邮件的次数更加频繁了,有时碰上周末一天去二三次,最多时能去七八次。

有一次,当我到了阿千的店里,她正在工作。看到我进来,她马上让位给我,“来,给你发邮件。”

她的主动,让我感觉到她对我是真的好除了母亲,她是第二个支持我走文学道路的人。

更意外的是,她从此给我免单了。我曾试过把钱直接放在她的店里,但她追上我,非要把钱还给我。“我们很熟了,大家是朋友,发个邮件也就几秒钟的事情,不值一提的小事。”

跟阿千熟了之后,我对她店里的经营情况也产生了兴趣。她主营业务是:照相。除此之外,还有:复印,打印文档或制表,代销手机号码,电话亭(一排五格的),胶卷,相片过胶等等。反正她脑子很灵活,任何不起眼的小业务,能做的她都愿意接下来做。她人缘极好,刚出厂提桶路过的厂妹说临时有点事,先把行李寄存一下她这里,她应声说的。

有时候,我去她家干完我的正事(发送电邮之后),也会停下来看她干活,我喜欢看她切相片。她眼界很准,那条线在我看来隔得不算远,她把相片放到刀口处,一刀切下去,最后切出来的照片,每一张大小一模一样。

天,我带着两岁的女儿到她店里玩,快到饭点时,我把女儿起来准备回家。想不到女儿不想回家。小孩撒野,最厉害的招就是哭。女儿哭到最猛时,脱掉了鞋子,直接扑到地上打滚吓唬我。但我也观察到,女儿是挨着阿千身边打滚的。我才发觉,阿千是很招人喜欢的,所以女儿才不愿意走。想到平时,我带着女儿经过她的店,她每次都会喊停我俩,把我女儿抱过去,除了给女儿一个好吃的,还会想办法逗女儿开心。

女儿扑地上撒野这一招真猛,我还想不到解决的办法。阿千走近我女儿,“我送你回家。”她开的是小店,做的是小本经营,顾客什么时候上门,她也无法预知,这样的店只能守才能进财。我想,为了哄我女儿,她也只是随便说说。而且我不同意她关店。因为从她家到我家,走路单程至少得15分钟。她再返回,半个小时就过去了,这当中,会错过多少个顾客?我还在思考中,她拿起铁勾,将卷闸门拉下半截,一把抱起我女儿,“快走,磨叽。她果断的语气把我和我女儿唬住。我拿起女儿的鞋子,跟在她后面。一路上,我女儿很听话,在她怀里不再哭闹。女儿的脚在她裙子上蹭来蹭去,她穿的是白裙子,女儿脚蹬的次数越多,她白裙子上的黑渍就越多。“我来抱。”还真怪,女儿一回到我手里,马上又放出泪水来。

“还是我来抱。”阿千把我女儿接了过去,回到一楼,我接过女儿,心想都到家了,这下孩子该变乖了吧。女儿是真能闹啊,看到阿千要转身,眼泪就下来了。阿千心软地干脆说:“我送你们上去。”回到三楼,她再哄了女儿,直到女儿情绪平静下来,她才放心地离开。看着她的白裙子几乎变成了被染色的黑裙子,“我找一件裙子给你换?”

“没事,穿个黑裙子也不影响干活,来我店里帮衬的,大多数是穿工衣的或者是建筑工地上的,反正来的都是打工的,没那么讲究。再说,你女儿脸圆圆的,看着很可爱,我想认她做干女儿。今天就穿这黑裙子干活,要是有人问起,就说是我干女儿的杰作。”阿千说到这里,脚已经在迈开。看得出,她的心已经在店里。我不敢拦着她,任由她穿着黑裙子离开。

晚上,她在QQ上跟我讲“今天我去你家玩了,礼尚往来,改天你也来我家玩。你从广西来到深圳打工,在这边亲人较少,不像我们一家人都在深圳安居。而且你老公是梅州人,我是丰顺人,说起来我们算是老乡了。

从此,我和她的距离更近了。去了她家之后,我才知道,她有男朋友了,近期准备结婚。通过聊天,我还得知,她们家族都是帮带帮的方式成长的。丰顺人的逻辑思维是:只要有一个人在深圳开店并扎根下来,其他有心想学的人,完全可以在亲人的帮助下,很快也在深圳的另一个区域开店并扎根下来。

后来,她结婚时,以朋友的身份,邀请我参加。入席时,她喊我和她爸妈同坐一桌。我终于见到了那个给女儿命名带千字,给店命名金成的男人。他个子不高,人很和气,经历过养猪的岁月,磨炼沉稳的气,正因为如此,他才有接纳外地女婿的勇气和胸襟。

时代发展很快,似乎也就转眼之间的事,阿千的小店也在发生着变化。几年之后,随着手机的兴起,就连农民工都有了手机时,她店内曾经要排队打电话的亭子被拆除,而相片过胶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手机美颜成为新兴宠物。

然而,不变的是,金成照相馆这个地址,依然借给我使用。

2017年,是一个转折点。这一年,阿千决定跟随老公回安徽发展。

她走之后,我发愁了,我以后要怎么收件?此时,是快递行业流行的时候,网上买日用,报社给我寄样报,用的都是快递这个方式。

金成照相馆没有关闭,阿千是家中的长女,是第一代店主。她离开之后,由他弟弟接位,成为第二代店主。

我跟弟弟有过见面,但彼此交集较少。

是习惯或依赖吧,我还是喜欢使用金成照相馆这个地址。曾有编辑问我是不是开照相馆的?我用照相馆这个地址来收件,已经被许多人熟知。

当我鼓起勇气问她弟弟时,想不到他也很爽快地就答应了。

今天是2022年8月10日,整整17年,我借地址借了17年。这17年里,我收到的稿费单,每一笔都保管妥当,从未丢失,更不会出现破损的情况,更可贵的是,不管金额大小,姐弟俩都照样保管妥当。我收到金额最小的稿费单是20元,金成照相馆一样帮我保管好。快递或信件,也是个个都能拿到。

最近一次,我去拿快递时,才发现想要找自己的快递真不容易,居然有一堆的快递。通过和阿千的弟弟交流,我才知道,其实借地址的不止我一个人。我心想,第二代店主怎么也这么热心,想到第一代店主的善良,我忍不住笑了。但再往回想,估计就是从他接手金成照相馆的那一天起,免费代收快递就已经开始了。

有个细节令我终生难忘,2015年,我参加了珠海某单位举办的征文活动,有一天,我收到一个快递,那时阿千还在金成照相馆,她把快递给我后,因为没想到会获奖我一时挺激动,我当场拆开了快递。令我吃惊的是,主办方竟然在证书里面夹了五百元的现金,我获得的奖金是五百元。

我回想了一下,在拿这个快递之前,阿千是怎么给我的,还是跟收到稿费单一样,她是从抽屉里拿出来的。

“你怎么知道这个快递要放进抽屉里收好。”

“我刚收到时,全凭手感,有那种沉甸甸的感觉,我就想还是要收好。”

多年生意上的摸爬滚打,让我佩服她的心生敏锐。然而,我也越来越感觉到,她对我的好,就好像是妹妹对姐姐的好。

作为报答,每年12月中旬,正是吃柚子时,当柚子发快递到达深圳之后,落地点就在金成照相馆,我会在店里拆开,将6个柚子率先送给阿千的弟弟。

而送柚子这个习惯,其实并不是最近才开始的,她姐姐在当第一代店主时,我也会送柚子给她。她曾说,丰顺离梅州近,算是老乡,因为彼此说客家话都听得懂,吃了梅州的柚子,感觉更像是一家人在分享美好。

本期首席义务摄影师:李智杰
    注:歌曲《家总在不远处》作词、 作曲、 演唱:孙琪(深圳市文学学会理事、青年歌唱家)

(注:本平台所发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念与立场。如涉嫌抄袭及语句不当等行为由作者承担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