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启慧——“仁”字

 宝妞 2022-08-22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云水禅心

一位音色优美的弟子在“本真书院国学群”里,每日诵读《论语》,给人带来美好的听觉享受。听之,会不由自主翻阅手头《论语》一书。《论语》里反复出现的那个字不时地跳到眼前,那就是——“仁”字。


“仁”字初义 


目前发现,最早的“仁”字出现在周代,写作“图片、“说文古文”写作“图片” ,小篆字形一脉相承, 写作“图片”, 都是由人形和“二”组成,《说文解字》说:“仁,亲也”。“说文古文”还有一个字形写作 “图片” , 上面是 “千” , 下边是 “心” ,千人同心, 表达了更博大的爱心。 

图片


“仁”字启慧

(一)

什么才是“仁”呢?

孔子对他的学生樊迟说:“仁,就是把困难的事情先做好了,再谈收获”——“仁者,先难而后获”。“仁,就是生活起居要端庄恭敬,办事情的时候严肃认真,对待他人要忠诚。即便到偏远地区去,也不要放弃这些原则”——“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孔子对弟子颜渊、仲弓、司马牛、司马生解说的“仁”的意思也各不相同。

克己复礼为仁。即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拥有“恭、宽、信、敏、惠”这五种德行就是仁。

出门办事就好像去接待贵宾,叫人办事就好像去举行重大的祭祀是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朝中无怨,在家里亦无怨,这就是仁。

说话不要那么慌张,稍微稳重点就是仁。

……

读到这儿,是不是有点纳了闷了。孔圣人对“仁”的解释怎么不一样呢?继续阅读后《论语》才明白,原来孔子是在因材施教——每一次与学生对话的场景不一样,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不一样啊。细细品来,原来“仁”是充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的。

图片

(二)

《论语》中的“仁”竟然有100次之多,诉说着“仁”的各种情境的具体化表现。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仁”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

为什么孔圣人如此推崇“仁”呢?我期望从更早更早的先贤文字中找到答案。

读到了,读到了。先秦典籍“郭店楚简”中的一万三千多个汉字中,“仁”字有70多处。汉代之前的文献中的“仁”灿若繁星。《尚书》《诗经》《周礼》《国语》《吕氏春秋》都对“仁”字有了说明,归纳起来就是:

“人,则仁也”——人,本来就应该是“仁”的。

“仁,性之方也”——人与仁是一体的,与人的本性是一回事。

……

哦,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仁”,人原本就是“仁”的,是同化一体的。是成为人的基本特征,是修养的根本。原来孔圣人倡导“仁”是期望我们回归到人来到这个宇宙的本性啊。

……

图片

可是,车轮行驶到今天,为什么我们眼之所观,耳之所及,有这么多的无“仁”,缺“仁”的种种行为,到底是谁闯的祸?为什么社会道德如此下滑,到底是谁之过?为什么人心浮躁得几乎沾不到地气,又是谁在推动……

胡适先生曾经说:“一个社会,可以失去科技,可以失去文化,但是却不能失去道德。”道德是植根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做人处事的底线和原则,一旦道德失去了,一切将分崩离析。

当他们往道德的低处走时,“我们”要继续向高处前行。路很长,很长,走着走着,“仁爱”就回来了。

执笔:特级教师 教授 吉春亚
审阅:古文字学者 李鹏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