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我约束少过失

 丁小悟典 2020-05-18

我读《论语》(82

里仁篇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自我约束少过失

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有各种各样的约束,有内在的约束和外在的约束。道德约束是内在的约束,是自律;法律是外在的约束,是他律。儒家主张自律,孔子在《为政》篇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认为,用道德来引导人们,人们就会高度自觉,不会去做违法的事,法律只有通过道德的认同才能化为自觉行为,那么,就不会觉得法律是一种约束。

怎样来自我约束?程树德在《论语集释》中解释道:“内束其心,外束其身”,自我约束应该是从内到外的约束。

内束其心,就是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人生而有欲望,这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人要生活下去,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一个欲望推动着另一个欲望,各种贪欲接踵而至,永无尽头。韩非子:“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明太祖朱元璋:“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至。”欲望多了就生贪心,必然欲壑难填,终至纵欲成灾。一些领导干部被“围猎”,掉入权钱色交织的陷阱,其根源就在于私欲膨胀。为了满足自己的不断增长的私欲,贪污受贿,走向了犯罪的深渊。孟子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要修养自己的心性,减少欲望,做到清心寡欲,稳得住心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外约其身,就是谨言慎行。《国语·周语》:“慎,德之守也。”

所谓谨言,就是说话要谨慎,不该说的话不说。在当今社会,言论自由,一些党员干部就放任自己,不管不顾地乱发议论,甚至出现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的政治言论,说一些雷人雷语,开一些无原则的政治玩笑,这些都是违犯政治纪律的行为。

所谓慎行,就是行为要谨慎,不能超越规矩,孔子说他七十岁时“从心所欲,不逾矩”,他要求弟子要“约之以礼”(《论语·雍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这些很值得党员干部学习。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慎行就要做到嘴不馋,手不伸,行不乱嘴不馋,就是不用公款大吃大喝,不该吃的饭不吃,因为吃了人家的嘴软,必然为对方说话办事手不伸,就是诱惑面前不能伸手,不该要的不要,不该拿的不拿,不贪占便宜,拿了别人的手短,必然被要挟,为他人谋不当之利;行不乱,就是守规矩,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不乱来。

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只要从内到外地约束自己,孔子说“约之失之者鲜矣”,这们的人是很少有过失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