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没有效果?这些步骤你可能做错了!

  平凡的人 2022-08-22 发布于内蒙古
艾灸是一种非常严谨的疗理方法,在中医上,我们要区分清楚虚实寒热才能对症下药,艾灸也是一样,如果病因判断错误,本就失调的阴阳平衡有可能变得更加严重,病情也会随之变得更严重。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艾灸到底怎么灸?养生灸和治病灸又有何不同?

Image

虚寒症与实热症的艾灸差异



“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截取自《医学入门》里的一句话。意思是虚、寒、热这些病症,都可以用艾灸调理。


面对不同的症状,艾灸的手法和配穴也各不相同,艾灸虽然适合调理大部分病症,但艾绒性热,最擅长调理的是虚寒症。


一般来说,虚寒症使用艾灸会用补法,而实热则用泻法。


实热症配穴一般选用滋阴的穴位,例如三阴交、涌泉、太溪等穴。


养生灸与治病灸的差异


艾灸,既可以用来养生,也可用来通调百病。
养生灸:身体没有大碍,比较健康的,可以通过艾灸做养生灸,提高身体机能。每周做上几次艾灸,每次30分钟到1小时,实现养生防病的目的。
治病灸:治病灸并不是指只通过艾灸就能包治百病,世界上没有灵丹妙药。艾灸可以疏通经络,根据不同的病症使用不同方法把身体疗理到一个最佳的状态,再配合其他药物使用,让药物直达病灶,从而去除顽疾。

病浅与病深的艾灸差异



疾病表现在皮肤上,表现在肢体上,都是疾病外在的表现。无论用哪种方法治病,都应该找到病因,用对了药物,用对了方法。才能切除病根,治愈病患。所谓的疑难杂症,就是病根藏得深,找不到病因,疾病就没办法医治。
很多疾病表在外,里在内。要深入腑脏才能解决问题。艾灸也应该遵循同样的原则,病在表,病灶不深,艾灸的时候就不用太长时间,反之,疾病藏得深,艾灸的时间就要长,才能深入病灶。


Image
贴心提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疾病都是因为病患长时间的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在治疗的时候也不可能三天五天就能治好。
例如脾胃虚弱引起的营养不良,用艾灸疗理一般要用几个月的时间,根据不同的情况对穴位,灸的时间长短作出不同的疗理方法。切记不能中途停灸,要保持灸量,否则将会前功尽弃。
艾灸要掌握方法,先了解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再根据自己的状况采用不同的灸法。只要用正确的方法去灸,持之以恒,一定能有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