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膝关节积液内服方外敷药 白芥子外敷巧治慢性关节痛 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内服药酒

 太平时光 2022-08-22 发布于广西

一、膝关节积液内服方外敷药

1.内服方:功劳叶(八角茶)15克 女贞子15克豨莶草15克 元参30克 川牛膝9克 防己24克 薏米30克 土茯苓30克丝瓜络30克 泽兰9克

水煎温服,2-3次,日一剂,一般服三天即可明显见效。
注意:川牛膝不可以用怀牛膝代替,否则效差

 2.外敷药:白芥子60(微炒)、葱白30、生姜30

 方法 :  一起捣烂,外敷膝部,2--3天换药一次。大部分3--4次就可愈。

注意:白芥子外敷超过1小时以上,部分病人局部发红,自觉有灼热感;个别病人1天以后局部有痒感,但停药后自行消失。

二、白芥子外敷巧治慢性关节痛

慢性关节痛常因各类关节炎,如风湿性、类风湿性及骨性关节炎等引起,多发于下肢、膝、髋关节部位,其主要表现是疼痛和关节运动障碍。采用中药白芥子外敷法,对各类慢性关节疼痛具有极佳止痛效果,值得患者一试。

治疗方法:取白芥子适量,晒干研末,沸水调成糊状,药温在40度左右时均匀的摊在病变的关节及周围,超出病变部位2~4厘米,药膏厚度约0.5厘米,1小时后去掉药膏,用温水洗净皮肤。每3天1次,病程长者1周1次,可连续使用3次。

疗效:据报道,此法治疗慢性关节疼痛,其总有效率可达95%,一般用药后数分钟,疼痛会明显减轻。

慢性关节疼痛属中医“痹症”范畴,多因风、寒、湿之邪阻塞经络,致使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方中白芥子性味辛温,有驱风散寒,祛湿通络,消肿止痛之效,善治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等症。白芥子为中医“发泡疗法”常用药物之一,其药物粉末经水解后对皮肤可产生较强的剌激作用,能致皮肤发热、发红、充血甚至起泡,达到激发经络、调整气血之作用。药理研究表明:白芥子能扩张小血管、改善微循环,使局部的有害物质通过血运转送至其他器官代谢、解毒,进而起到治病效果。上方也可用于肩周炎、网球肘、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扭伤等。

注意:药膏外敷超过1小时以上,部分病人局部发红,自觉有灼热感;个别病人1天以后局部有痒感,但停药后自行消失。

  • 三、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中药药酒   项目编号:201210529107

  • 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中药药酒,组成配方:熟地5份、川牛膝5份、黄芪3份、乌梢蛇2份、寻骨风3份、独活3份、雷公藤2份、川乌2份、穿山龙5份、白芥子5份、鹿角胶5份和桑葚子5份。具有滋补肝肾和祛湿通络的功效。具有见效快、疗效高、安全方便和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将上述药末置于容器内,加入60°白酒500份,密封浸泡;浸泡三个月后去渣和沉淀后取上清液,装瓶即得。用法及用量:服用中药药酒,一次口服20ml,一日2次,30天为一疗程,连服三疗程。

    现代医学认为关节退行性病变好 发于中老年人,由于关节软骨退行性变或关节软骨外伤性损伤或关节内注射药物使之骨质增生、骨膜增厚而成本病。本病属中医学的“骨痹”范畴,由于肝肾亏虚、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邪闭阻骨节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骨失所养而致本病。本病的主要病机是肝肾亏虚、复感寒湿。中医临床上采取滋补肝肾、祛湿通络之治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