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业务交流 | 公文附件及主送机关规范用法之贴士

 学院2009 2022-08-22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图片

基层党办文秘岗位小伙伴特别是初学者,在印发、批转、转发公文时,可能对附件、主送机关区分不清。如,某文件标题为《关于转发〈XXX〉的通知》,正文中将“〈XXX〉”作为附件标注编排。又如,某单位在内部行文时,将主送机关拟定为“各直属单位,本单位各科室”。准确规范用法到底是怎样的呢?

图片

关于附件



一是分清正文和附件。印发、转发、批转公文需要使用通知文种。印发类通知主要用于印发本机关拟制的、不能单独行文的公文;转发类通知主要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类通知主要用于上级机关批准、转发下级机关的公文。据此,所印发、转发、批转件与印发、转发、批转通知共同组成一份公文,应该作为主件而不是附件。

图片


二是规范标注附件说明。附件说明是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在正文后附件说明处标注“附件5份”或在正文中写有“(附件附后)”等字眼,均属不规范用法。《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X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提行时,应与上一行附件名称首字对齐。

图片


三是着力精简文件、转变文风。不但要严格控制发文数量,也要严格控制文件篇幅。为精简文件,同时也便于收文单位更好地理解、贯彻文件,对已发文件,如有必要,可在文件中适当引用强调、重申要求,不再作为附件。

图片

图片

关于主送机关


1

选准主送对象。主送机关的确定,离不开行文关系。区分领导、指导等关系之后,方能确定行文方向、主送对象。向上级机关行文,原则上主送一个机关;向下级机关行文,主送需要贯彻执行、应当知晓公文内容的机关;普发性公文的主送机关应保持相对稳定性,一般不能随意变动。如,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只能主送一个,视情况可抄送另一个,不能同时主送两个。

2

规范名称表述。主送机关是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使用全称、规范化简称或同类机关统称。主送机关名称不长的一般用全称,如“XX市人民政府”;规范化简称一般以官方发布的权威简称为准;同类机关统称一般用于下行文,如“各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市级各部门”。主送机关顺序一般按重要程度、工作惯例依序排列,同类间、不同类间分别用顿号、逗号分隔。

3

掌握特殊情况。有的无须标注主送机关,如决议、命令、公告等文种,决定、意见可标也可不标(党的机关公文一般不标)。有些无主送机关的公文,一般要确定印发传达范围,如公开发布、发至某级等。有的主送机关标注较灵活,如发至特定范围或部分单位的公文,可逐一标注需要收文的单位。有的主送机关较多,导致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既有主送机关又有抄送机关时,主送机关置于抄送机关上一行,之间不加分割线。

图片


图片

主办  |  中共都江堰市委办公室

总编  |  谭凌云

主编  |  胡继东

编辑  |  李国强  丁  洁

图片  |  自网络

参考  |  《秘书工作》2019年1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