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标杆分析法的分类

 新麻Ande 2022-08-22 发布于河北

标杆分析法 就是将本企业各项活动与从事该项活动最佳者进行比较,从而提出行动方法,以弥补自身的不足。Benchmarking是将本企业经营的各方面状况和环节与竞争对手或行业内外一流的企业进行对照分析的过程,是一种评价自身企业和研究其他组织的手段,是将外部企业的持久业绩作为自身企业的内部发展目标并将外界的最佳做法移植到本企业的经营环节中去的一种方法。实施benchmarking的公司必须不断对竞争对手或一流企业的产品、服务、经营业绩等进行评价来发现优势和不足。

标杆分析法的分类


内部流程标杆分析

指一个组织内部不同部门、据点、分支机构的相同作业流程的相互评量比较,主要目的在采取迅速作为解决顾客问题。内部流程标杆分析的最大优点在于所需的资料和信息易于取得,并且获得的信息不必经过费心的翻译便可以转换到本身的部门内,故不存在资料鸿沟的问题。另外,在分化程度过高的企业内,内部流程标杆分析还可以促进事业单位或部门间的沟通。内部流程标杆分析的缺点则是视野狭隘,不易找到最佳作业典范。并且学习的对象局限在组织内部很难为组织带来创新性的突破。另外,若是有内部倾轧的问题存在的话,易于造成偏见,无法虚心求教。

外部流程标杆分析

以组织同业竞争者的产品、服务、作业流程作为评量比较的标杆,试图找出自身的优势或弱点。此种标杆分析需要充分配合的标杆伙伴,通常可以提供20%-25%的改善机会。除了信息极具竞争价值之外,外部竞争性流程标杆分析的另一优点与内部流程标杆分析相同,那就是企业本身与竞争对手的做法在比较上会较为容易,并且一旦需要将对手的流程转换到自身企业时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一般而言,作为学习对象的竞争对手即使采用的技术或作业方式与企业本身不尽相同,至少也极为类似。所以从对手那获得的信息可以很快的运用在本身的组织内。但竞争性流程标杆分析的最大缺点则是相关信息搜集困难。

功能性流程标杆分析

功能性流程标杆分析的对象不限同业,而是选择一特定功能或作业流程,针对在这个领域内已建立卓越性的机构,进行标杆分析,此种标杆分析经常可以引导突破性的思考,有助于创新服务与作业流程的提出。功能性流程标杆分析最大的优点在于协助企业去引发许多极具创意的经营点子。这种“跳脱框框”的突破性思考方式对许多观念封闭的企业来说简直是如同跳出井外的井底之蛙。来自产业外界截然不同的观念与作法,很容易会对处于自身产业封闭环境下的企业造成莫大的刺激进而引发许多创新性的作法,使企业内原有的运作方式作了重大的转变。功能性流程标杆分析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容易寻求到真正的最佳作业典范。毕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功能性标杆管理的缺点则是在资料的搜集上可能受限于距离遥远(对方可能在不同的国家),必须投入较多的资源来进行初级资料的搜集或是加入付费的企管顾问数据库,否则就只能透过次级资料来分析。虽然如此,由于功能性流程标杆分析可以激发组织进行创新性的突破,因此尽管实行困难,它仍然被普遍认为最具长期的报酬与效益。

END

⭐ 若喜欢"卓越星"的分享,记得点亮在看...

心里藏着小星星,生活才能亮晶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