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语芳评】别再犹豫,行动起来,把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

 书页无卷 2022-08-22 发布于河北

2015年美国NIH官方资助的SPRINT结果公布以来,STEP研究、BPLTTC荟萃分析等一系列新的研究证据均支持更为严格的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沿用多年的<140/90 mmHg的血压目标值显然不能使高血压患者最大程度获益。从证据层面来看,将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已不存在太大争议。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是血压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抓住、抓好农村居民的血压管控,是提高我国高血压防控水平的关键所在。CRHCP研究项目用有力的证据证实了在我国农村地区推行<130/80 mmHg这一血压控制目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此背景下,我们不应该再犹豫,不应该再观望,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在我国推广实施更为严格的血压管理策略,最大程度降低高血压相关靶器官损害的发生。

可以理解,很多医生对于下调血压控制目标心存顾虑,担心这样做会给部分患者带来不利影响。但是近来新发表的多项证据有力证实了<130/80 mmHg这一降压目标值的安全性。

Zang等对SPRINT研究受试者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冠心病亚组患者接受强化降压治疗可使全因死亡率降低40%,结论认为强化降压是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率的保护性因素。这就意味着将冠心病患者收缩压降至120 mmHg左右可更多获益。SPRINT MIND研究结果发现,与标准降压组相比,强化降压治疗组患者脑血液灌注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明显增加,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者尤为如此。RESPECT研究事后分析表明,有脑梗死病史的患者接受强化降压治疗(SBP<120/80 mmHg)不会增加复发缺血性卒中事件的风险,但显著降低出血性卒中发生率,认为有卒中病史的患者接受强化降压可获益Shihab等人以SPS3研究受试者为基础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强化降压不会增加舒张压较低的患者复发卒中的风险Arvanitis等人发表的一项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显示,当舒张压低至50 mmHg时并未出现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上升,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强化降压的安全性。类似的研究结论还有很多。

继2017年美国高血压指南更新、下调高血压诊断标准与控制目标之后,国际范围内陆续颁布的新指南均体现出了更为严格管控血压的大趋势。2018版加拿大高血压指南建议心血管病高危患者(糖尿病、伴临床型或亚临床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10年心血管事件风险≥15%以及年龄≥75岁伴强化降压适应证者)收缩压≥130 mmHg时即应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并将其收缩压控制在<120 mmHg。2020年ISH全球高血压实践指南建议<65岁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 mmHg。2021年欧洲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推荐多数18-69岁的患者将收缩压控制在120-130 mmHg之间,对于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70岁的高血压患者,推荐收缩压控制目标为<140 mmHg,若能耐受建议降至<130 mmHg。2021年WHO成人高血压指南建议确诊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控制目标为<130 mmHg,心血管病高风险的高血压患者(包括心血管事件高风险、糖尿病、慢性肾病)的收缩压治疗目标为<130 mmHg。2022年我国台湾地区高血压指南将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为≥130/80 mmHg,同时建议<130/80 mmHg作为多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如果能够耐受,推荐ASCVD、4/5期慢性肾病、以及糖尿病伴靶器官损害者血压控制在<120/80 mmHg。我国学者于今年年初发表的“强化血压控制中国专家建议”推荐在能耐受的前提下将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30/80 mmHg。

综上而言,除80岁以上高龄患者以及明显衰弱或预期寿命较短的患者之外,目前关于<130/80 mmHg的血压控制目标已经具备充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的证据。为了进一步降低高血压的致死致残率,我们应该遵循新证据,及时调整治疗策略,用更积极的态度、更严格的标准做好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

不要再犹豫了,行动起来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