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焦虑症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优势?

 荣新奇心理堂 2022-08-23 发布于湖南

药物虽然能有效治疗焦虑症,但是,药物治疗的疗效在停药后可能会快速消失,很多患者即使成功通过药物控制住症状,但在停药后,症状却一个接一个复发,也就是说,药物只能控制症状,并不能彻底根治焦虑症。

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通过各种精心安排的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之后,效果都优于单纯使用药物,特别是催眠疗愈治疗,能对焦虑有较大的改善作用,而且,疗效比药物治疗更能持久,停药后,患者可以维持较长不发病的时间,即使发病,症状也较为轻微。

但是,心理治疗也有其缺点,最明显的,就是较为耗时,一些传统的心理治疗——例如精神分析等,患者往往得花上一两年的时间,规律地接受治疗,花费很多的金钱,以换得一个较为满意的效果。为了改善这些问题,一些新的治疗模式被提出来,诸如以行为理论、认知行为理论为基础的治疗等,患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中,即获得不错的成果。另外,团体治疗的发展,也改变了原有的治疗观念,让焦虑症的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

支持性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是最基本的心理治疗。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治疗者的协助,支持患者,使患者能安全地渡过生活危机,适应困难,减少焦虑。

支持性心理治疗的首要原则,是建立治疗者与被治疗者之间的治疗关系,通过这样的关系,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与认知上的修正。

其次是倾听。治疗者可以扮演一个良好的倾听者,适当地使用同理心,也就是通过患者的眼睛来看世界,看看患者是如何深陷在困境中,然后给予回应。治疗者并无需急于说服患者,也无须要求患者快速改变。光是倾听,即足以给予患者情绪的抒发。

再来是解释。通过治疗者的专业知识与经验,重新组织患者的经验,给予解释与理清。这可帮助患者重新看待事情,以较为积极、正面的方式面对问题。

除了治疗关系、倾听、与解释以外,治疗者还可更积极地帮助患者,诸如建议患者改变环境、训练其习惯、或要求患者控制其不良行为,但是这些则有赖于患者的动机与配合。

肌肉放松技巧

肌肉放松技巧的理论,首先奠立于杰克森博士的理论。他认为大脑与肌肉是连动的。焦虑会让肌肉紧绷,肌肉紧绷也会让人更焦虑。倘若我们能够过一些方法,让肌肉松弛,那么我们的焦虑也会跟着下降。

但难题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肌肉是紧绷或松弛的,更不知道如何去控制它。所以,杰克森博士发展了一系列的运动,来教导人们如何放松肌肉。其过程是通过有意识的绷紧某部分的肌肉,然后放松。就在绷紧—放松的过程中,人们就会理解到自己的肌肉紧张状态,也能理解到该如何将肌肉放松。

但是,这运动不是一蹴可即的,必须借由反复的练习才行。每次放松一个部位的肌肉,然后换其他的肌肉,每天练习,用心体会。练习者可借由指导录音带,根据录音带的指示,依序练习身上的各部位肌肉。

催眠疗愈治疗法

催眠治疗一般指催眠疗愈,是催眠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是众多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掌握催眠治疗的心理医生可以不用药物而治愈很多难治的疾病和障碍,包括诸如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癔症等心理障碍,和诸如睡眠障碍、进食障碍、性功能障碍、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慢性疲劳综合症等躯体障碍,以及诸如厌学、冲动、口吃、各种成瘾行为、不良习惯等行为障碍。

生理回馈法

生理回馈法是行为理论的衍生物。其理论基础是,只要能够让人们辨识到自己生理现象的变化,人们就可以通过试误学习而学会怎么控制它。一般是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将人的心跳、皮肤温度、脑波、血压、呼吸等,量化成数据,再将数据通过视听设备回应给患者,患者即可慢慢学会怎么控制它们。

系统减敏法

系统减敏法也是衍生于行为理论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之初,治疗者得先与患者会谈,理解其畏惧的特定情境。然后开始教导患者如何放松,也就是放松技巧,并要求患者每天练习三十分钟。

随后,开始制定焦虑事件的阶层表,将各种会引起焦虑的情境,列出一系列的清单,从最轻微的焦虑事件,到最严重的焦虑事件一一列清楚。

之后,开始从最轻微的焦虑事件开始练习。治疗者可以要求患者先开始放松练习,然后想象该焦虑事件——倘若患者仍然保持放松的话,就跟着阶层表,练习更高一层的焦虑事件;倘若患者开始感到焦虑,就暂时中止,再次指导患者放轻松,等到放松后,再次练习。

如此,一步一步克服各层障碍。到最后,连最严重的焦虑事件都能克服,如此治疗就算结束。

洪水法

洪水法与系统减敏法同样是行为治疗学派的技巧。但是系统减敏法是循序渐进地给予不同程度的焦虑事件,而洪水法则是一口气给予最强烈的焦虑事件,然后让患者焦虑达到巅峰。如此训练患者对于焦虑事件的耐受性,等到之后,患者遇到较为轻微的焦虑事件时,就不再会感到那么的焦虑。但是洪水法是一种较为强烈的治疗方式。必须自己有相当强的动机,否则有可能接受过一次治疗后,就吓得再也不敢去了。

中断思考法

本法通常用于治疗强迫症的强迫意念。首先是让患者先放松,放任脑中充满了强迫意念,但无须去对抗,也就是说:不必急于去终止这些意念。等到脑中的强迫意念强度达到极点时,治疗者就突然大喊:“停止!”,病人就得终止这些思考。这些程序可以通过一些反向或痛苦的刺激来增强,例如:当治疗者大喊停止时,就用橡皮筋弹自己的手腕。反复练习,到最后,患者就会学会如何自己停止这些令人不悦的强迫性思考。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认为:情绪的困扰,如焦虑、抑郁等,往往来自于非理性的思考产物。人们往往过度轻率于相信某些事情,因而受到这些信念的干扰。真正造成痛苦的,并非是事情本身,而是对于这些事情的信念。所以,同样一件事情,用正面的态度去看,与用负面的态度去看,就会有不同的结果。认知行为疗法就是要让患者意识到,自己是如何用不正确的态度去看待事情,又怎么受到这些错误信念的影响,因而产生困扰。接着,治疗者会要求患者攻击这些错误的信念,向这些非理性的想法挑战。通过不断努力,错误的信念动摇了,患者重新建立起正确的信念,这时,困扰就会减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