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88年,李鸿章把22岁的女儿嫁给老大臣,两人的子孙出类拔萃

 历史探奇 2022-08-23 发布于河南

“我听上海报社记者说我们的爷爷名字叫张佩纶 ”弟弟说。“是哪个佩?哪个纶呢?”她问。

“好像是佩服的佩,经纶的纶吧,应该是绞丝边。”弟弟如获至宝地回答。听了之后,她觉得她祖父的名字和她的女同学差不多,带着些女气。

后来。有一次从学校回来,弟弟拿出一本新出的小说,神秘地说:“爷爷在里头”。她看着那本书,封皮上赫然写着《孽海花》。

她还看不太懂,就去问父亲。起初父亲并不不理会,后来索性由着她去。只说“你爷爷呀,不可能在签押房遇到你奶奶,你奶奶写的那两首诗也是捏造” 。

她翻开《孽海花》,仿佛一缕烟祖父母的相遇的画面扑面而来:“他刚踏进房门,忽然眼前一亮,只见床前立着一个不长不短,不肥不瘦的小姑娘,她长眉弯弯,双目如珠……”

之后纶樵他称赞道:“为女儿寻找夫婿呀,真是世界上第最难的事之一,更何况女公子这样慧质兰心,满腹诗书?门生倒是想要请教老师,要如何格式才肯给?”

威毅伯哈哈大笑只说:“只要和你一样,老夫我就心满意足。”如此,老丈人相好了女婿。

通过《孽海花》与《双照记》我们可以窥见张佩纶夫妻相遇的场景。尽管书里写非常浪漫,但老夫少妻这种年龄差距过大的组合会带来巨大的不确定,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坏结局。

此时我们穿过茫茫历史回顾往事,暂且不论对错,只了解名臣李鸿章在这件事上的心理路程。

是啊,这是怎样的心理路程呢?让他执着于张佩纶,不顾近二十岁的年龄差,不管惹人非议的老夫少妻组合,更遑论传说张佩纶貌丑又是鳏夫又是罪臣。

究竟为何?这位父亲要把22岁的女儿嫁给40岁的老大臣呢?我们且来分析,原因不外乎以下下几点:

其一,当时,李鸿章在官场几乎是位极人臣,想要巴结他的人数不胜数,而巴结他最好的办法就是成为乘龙快婿。

然而他为了在后世留一个清流的好名声,坚决不接受任何巴结。这样,正面影响就是想要巴结他成为他女婿的人就无从下手,负面影响则是倾慕李菊藕的人也怕有巴结之嫌。

故而尽管父亲贵为高官,自己样貌才学品行样样都好,提亲的人却很少,李菊耦就蹉跎光阴,到了22岁仍未出阁。

其二,张佩纶其人“少年科第,清流健将”。他年少的时候,确实才思敏捷,聪明刻苦。但是更突出的特点是他性格刚直,敢于谏言。在中法战争上他主战,为此频频上奏。

然而,1884年7月法国趁中国不备,发起突袭,张佩纶勇毅直战,但却因队友拖累战败,以至于被朝廷怪罪。

幸运的是,他虽沦为罪臣,但是李鸿章对他的刚直勇毅青眼有加。故要将李菊藕嫁给他。

其三,在张佩纶落魄时将掌上明珠嫁给他,这样的做法会让张佩纶视李菊藕为珠宝,必然好好对待。

01老夫少妻埋下隐患,成为后世的阴霾

张佩纶与李菊耦琴瑟和鸣,然而好景不长,1903年,张佩纶病逝。之后,李菊耦的嫁妆被前妻儿子瓜分,孤儿寡母只能守着不多的财产度日。

所以到了张爱玲出生时候家世已经衰败,经济状况拮据乃至贫穷,再不见李鸿章当时盛景。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张爱玲没赶得上看见他们。

“我没赶上看见他们。”,“他们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 这是张爱玲对于自己祖辈的一次深情又寂寞的告白。

她的祖辈李鸿章,历史上赫赫有名。历史对于他的评价有“中兴名臣”这样的盛赞之言,也有千古罪人这样的唾弃之语,他的功过难以一概而论。

但是在家庭事务的处理上他是糊涂的。他将女儿嫁给张佩纶这个决定带来了巨大的隐患。这些隐患造成了李菊藕的不幸,仿佛阴霾一样笼罩着她和她的后代。

前期那传奇的名臣地位,世家泼天的富贵和这些阴霾落差巨大。张爱玲没赶得上看见,却在国灭家破,钱财散尽之后被迫地承担着生命的负累,被迫地承担着这惊天动地的落差。

然而,不得不说张爱玲的文名某种程度上振兴了李鸿章家族的盛名。李鸿章名留青史,而张爱玲则名留文史,她同样熠熠生辉。

02名满天下的张爱玲

张爱玲的作品被无数读者奉为圭臬,她以一种哀艳而悲凉的书写风格、深刻的体悟、独特的视角,突入文学世界,成为当代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珍珠。更有甚者将她与鲁迅并称。

她在文学圈红极一时,她有无数狂热读者,遍布全世界,包括专业读者和业余爱好者。也许很多人会问,她为何如此出名,笔者认为原因有二

⑴其一是因为夏志清掀起研究张爱玲的热潮

其实在夏志清极力推崇她之前,她一直是文学界不常提起的遗珠。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她写的只是一些莺莺燕燕的鸳鸯蝴蝶派小说。

直至夏志清用英文发表《中国现代小说史》,张爱玲才引起文学界的重视,一时间“张学”“张派”风靡一时,影响读者无数。

广告《图书馆研究与工作》征稿启事 论文

⑵其二是因为她独特的文学成就

张爱玲的文学成就又与她独特的个人体悟有关。她的个人体悟来自时代的倾覆,来自她少年时的与世家没落有关的经历,那些拮据,那些自卑,那些不安的体悟,深深印在血脉里。

是的,张爱玲的祖辈在她的人生上投下了巨大的阴影,这些如影随形的痕迹也折射在她的书里。

她笔下的众生多是这些落差下,这些覆灭里惶惶不安的毫无出路的遗老遗少,是茫茫世界的众生,是微小的个体,也是那个惶恐的不安的自己。

她悲悯而又残忍地观照着这时代的负荷者,正是这些带着她和她家族的印记的负荷者构成她缤纷华美又悲凉的文学世界,从而取得巨大文学成就。

03结语

当时在李鸿章角度特别的一番考量下,将女儿嫁与老大臣。虽然两人恩爱有加,但是李菊耦难逃青年守寡,嫁妆被瓜分的结局。

她的后代难以享受名臣荫蔽,反而给张爱玲的少年时期带来自卑的惶惶不安的深刻的体验。

广告常年在外工作的老公,半年才回来一次,每次回来都十分开心...

所以夫妻之间年龄差距过大的不稳定,会不可避免地给伴侣带来伤害。虽然李鸿章觉得自己慧眼识珠,但是对于他女儿乃至其后代来说,这是一场噩梦。

这场噩梦加剧了末世飘摇感,成为张爱玲少年时悲伤印记。尽管她后来如此出名,这些印记仍然不可磨灭。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