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

 读原著 2022-08-23 发布于四川
   人生命走到尽头,就像出生时什么也带不来一样,离开这世界时什么也带不走,赤裸裸的来,最后还得是赤裸裸的去,天地极致公平。  

  然而,有一点还是不同的,来的时候除了生命本身外不能带来其他的什么,但走的时候却能留下一些什么,这留下的东西就决定了人这一生活着所创造的全部价值:

  下士精致利己,自私为恶不以为然,去后无人感怀,被人唾骂,下辈子还要接着还债;
 中士小才微善,没有什么大德,却也不伤害别人,尽管平庸,却也能得以走得不至于过分遗憾和后悔;
 上士一生修身进德为本,不失其所,尽性知天,己觉觉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福福人,德才兼备,身修而天下平,给这个世界留下的有形或是无形遗产都是其生命的延长,能超越当世,功盖千秋,福泽万代,得真正的大寿与不朽,正如老子讲:“死而不亡者寿。”   

    大部分人,只要有八九分的德信,立志笃定,不说修到上士,修到中上士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而少部分人,只要他们的德信十分充足,立志真切,成大德成圣也不过是自然而然。

    对普通人来说,假如自己一生平庸,眼看着未来是一眼望到底的那种,这时候还有一个补救的机会,那就是不要害了后人,对后人绝不能是只负责生而不负责养,要养用什么养?无法自己以身作则的话,当然就只有用圣人经典去养后人的德,成后人的德,进后人的德,让后人有机会将自己超拔出来,不再重蹈上一辈的覆辙。从小教后人养成诵读经典,知行合一的良好习惯,这样自然能建立起德信厚实的底子,往后必无大忧。假如反着来的话,比如只想着给后人留下更多的物质金钱等一类遗产的话,不仅自己过得虚妄,更会害了后人,林则徐先生就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财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汉书·韦贤传》中说得最切:“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