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州的雄心,岂止是万亿之城?|常州|徐州|无锡|江苏|烟台|苏州

 云语禅心 2022-08-23 发布于河南

江苏,全国GDP排在第二的经济大省。

截止到2021年,江苏有四个万亿城市,还有常州、徐州正在全力冲刺万亿俱乐部。

这其中,常州无疑是第一候选人!放眼全国,能与常州争下一个万亿俱乐部席位的,也只有山东第三城烟台。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2022年上半年常州GDP增速放缓,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26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2%。

这个数据,有压力也有动力!

因为,常州的雄心,不只是踏入万亿俱乐部。

常州的雄心,不止是万亿之城

江苏十三太保中,常州的经济总量属中上水平。

前有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四个万亿之城,后有徐州在争第五个万亿之城的席位。

如若只看苏锡常,常州的经济总量确实是被苏州无锡甩开了距离。

但从全国大盘来看,常州2022年上半年的经济成绩单还是可圈可点的。

长三角41地市中,常州排行第9,全国排名虽然被烟台反超回到了26名的位置,但下半年仍有翻盘的机会。远超沈阳、长春、昆明、南昌、石家庄、太原等省会城市。

迈入万亿俱乐部,对于常州来说,大概率也就是两年之内一定要完成的事情。

然跻身地区生产总值“万亿俱乐部”,也不过是新一轮城市竞争的开始。

在全国上下强调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今天,城市竞争也已不再追求“唯GDP论”了。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联合搜狐城市共同发布《中国大城强城指数报告2022》,常州跻身“TOP10”之列。

该榜单是从全国GDP超过5000亿的54座城市中,根据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本生产率、万人专利授权量、人才比例和人均GDP这6项指标来进行综合评定。

根据这个标准我们来看常州的各项实力:

常州每一名就业人员创造的GDP就高达29.31万元,基本上与武汉、苏州持平,远超部分万亿城市,位列全国第7;

平均103.68件/万人的专利授权量,常州排名全国第4;

2021年,常州人均GDP突破16万元,位列全国第7;

截止到2022年6月,常州常住人口总量达549.1万,同比净增16万人;

每百万人大学文化程度人口206899人,位列全国第25位。

这一项项数据,都是常州这座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

万亿GDP,只是常州城市发展的眼前目标。

对于常州而言,在城市能级跃升、人口量级、创新核级等各个方面的全面提升,才是对于其未来的充分畅想。

而一项项数据证明,常州也正在用实际行动实现畅想。

常州的城市格局,不止是向湖

重塑城市格局,是常州能级提升的一条重要路径。

这两年,随着“国际化智造名城 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的明确,常州一直在谋划全新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今年5月,常州“两湖”创新区规划正式曝光,这是一幅擘画常州未来15年的蓬勃画卷,不可谓不重磅。

很多人认为,“两湖”创新区只是常州谋划的又一座新城而已,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误解。

“两湖”创新区,是常州城市空间“大格局”的一次大胆谋划,也是一次对接未来的城市框架更新。

“两湖”创新区规划研究范围涉及常州17个镇(街道),面积约1485平方公里。

这个规划范围,相当于常州总面积的1/3。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规划提出“两湖”创新区处于常州全市的地理中心位置。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地理中心意味着什么?这在谋划大格局的同时,也将改变常州的发展未来!

大家可以展开一下想象,15年后,你觉得常州应该是怎么样一个城市?充满未来感的城市应该如何围绕人展开叙事?科技创新能否优化城市运行规则?城市规划该如何塑造生活的未来场景?城市模型该如何融于自然……

如果没有“两湖”创新区的全新规划,这一切,你们认为会有想象空间吗?

事实证明,只有在“两湖”创新区的框架中,我们才能更清晰地看到常州这座城市的空间生命力和进化力!

那么,在“两湖”创新区的发展新格局下,常州的空间发展重心,就仅仅是“两湖”了吗?

当然不是!

不要忘了,常州向北,还靠着一条长江!

对内,常州向湖谋划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外,常州也通过建设跨江通道(常泰大桥等),实现跨江融合,真正成为长三角南北协作的中轴“棋眼”。

这两年,苏锡常都市圈的协同发展再次被摆在了大众眼前。为什么我们一直说苏锡常协同发展,缺一不可?经济总量差一截的常州,凭什么在协同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

苏锡常三市,地理位置上紧密相连,经济发展模式趋同,弱势也同样一致,那就是缺乏承南起北的通道。

随着苏中、苏北等城市交通、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苏锡常都市圈融合发展,除了形成本身的内部协作关系外,打破与江苏其他城市的协作障碍也是重要一环。

而常州所处的地理位置,是苏锡常都市圈承南起北的关键所在。

很显然,如今的常州,不只是向湖而生,而是立足“江湖”之上,谋篇更为宏大的城市格局。

常州的底气,不止是工业

作为常州的立市之本,常州凭借“工业”二字拥有过不少高光时刻。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轻纺电和加工业,到现如今的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常州工业一路走来,尽管也遭遇过发展中的挑战,一度失落,但抢占了智能变革的先机,成就了常州决胜未来的“杀手锏”。

在2022年的新春第一会上,常州提出的工业规模总量最新目标是,早日突破2万亿。

2022年上半年,常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6%,增幅列苏南第一,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

当前,常州拥有同类城市中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国家工业门类41个大类中有33个,207个中类有189个,666个小类有598个。

每四台机器人,就有一台在常州制造;全国石墨烯产业,一半是在常州。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已成为常州的产业名片,新型碳材料产业入围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动力电池产能占江苏全省近三分之一。

毫无疑问,在城市竞争主赛道回归产业的今天,工业是常州这座城市的“底色”,但常州的发展“底气”,还在于科技创新。

2021年,常州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16位。

创新主体集聚水平及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同步显著提升,常州形成了“一核两区多园”的创新格局。而常州2022年提出的“两湖”创新区空间规划格局,其发展要义也在“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上半年,常州新兴动能加快释放——最亮眼的是新能源车整车制造、动力电池产业,同比增长分别高达188.3%、83.9%,整车产量超过5万辆。同时,常州渐成全球动力电池中心,全国前六大电池企业中在常州布局的有3家,已建和在建产能超过100GWh,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三。

近年来,通过产业链的创新、升级、重构,常州已崛起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高地,动力电池产能占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企业数量超过3400家,双双位居全国首位。

立足工业底色,依托科技创新,常州的“实力”和“魅力”,还将在未来进一步释放。

常州距离万亿之城还有多远?可能只是一步之遥!

常州的未来,又岂止于万亿之城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