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暑至,夏未央,用1碗滋阴汤,助孩子顺利度秋

 许尤佳育儿堂 2022-08-23 发布于广东

图片来源:稿定素材

8月23日11时15分,处暑节气至。

元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道:“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也代表炎热的天气即将过去,暑气将结束。

虽然处暑已至,但暑气仍未完全退去,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而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空气也会慢慢变得干燥。

针对这一系列的气候变化,孩子的饮食起居和调理重点应该如何做出相应的调整呢?下面就来给大家讲讲。

1

处暑至,注意2件事

处暑正处于凉热交替的时期,此时自然界的阳气将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也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期。所以,家长最好也要顺应节气变化,为孩子养阴护阳

① 处暑,宜敛阳

农历七月,阳气由夏长转为秋收,由升转为降。人的气血也一样,所以处暑后,就要开始为冬天和来年春夏的生长蓄积能量了,也就是要为孩子敛藏阳气

敛藏阳气,最好的方法就是睡。

经过一个夏季的炎热酷暑,阳气生发,孩子已经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因此,处暑过后,孩子可能会出现“秋乏”的情况。这时候,就要让孩子慢慢安定下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可以让孩子多睡1小时(比如早上晚起半小时,午睡延长半小时),以解秋乏、敛阳气。

收敛阳气,也不可忽视调摄孩子的情志。

处暑后,天气转凉,大自然中的生机也开始下降,人们很容易产生“悲秋”的情绪。孩子形气未充,对于这种季节的变化则更为敏感,容易出现烦躁、易醒、夜啼等症状。

所以,处暑后,家长更要顾护好孩子的情志,避免太大的情绪波动,对孩子的教育也要注意方法,注意跟孩子的沟通方式。

② 处暑,宜养阴

秋季燥邪当令,而处暑节气出现的燥属于“温燥”,与“凉燥”是不同的。燥邪与温热结合,孩子容易表现出发热、头痛、干咳少痰、咽干口燥、小便量少、大便干结等症状。

预防温燥,在饮食上除了要注意滋阴润燥,还需注意清泻肺热,可以食用百合粥、银耳粥、莲藕排骨汤、银耳杏贝汤等,果蔬方面可多食梨、荸荠、莲藕汁等清热润肺食品。

2

“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处暑过后,养护孩子宜养阴润燥,在饮食方面,可以给孩子吃什么呢?

鸭子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秋风起,鸭子肥”,全国各地都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而中医认为,鸭肉味甘、咸,性微凉,归脾、胃、肺、肾经,具有养胃生津、清热健脾的功效,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

所以,处暑过后,不妨给孩子煲点鸭子汤,沙参百合老鸭汤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沙参与百合都具有养阴清肺的功效,与老鸭一起煮汤,滋阴、润肺的效果更佳,每周可以给孩子喝1~2次。

推荐食疗方:沙参百合老鸭汤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沙参百合老鸭汤

材料:沙参10g,百合10g,老鸭50g,生姜1片。

做法:材料下锅,加约5碗水,大火烧开后转文火约40分钟至鸭肉烂熟,调味即可。

功效:养阴润肺,清热化痰。

适用年龄:3岁以上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除了今天介绍的老鸭汤,处暑后,还可以给孩子吃哪些食物,用什么食疗方补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