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禀赋的塑形大师:成长环境

 育邻人 2022-08-23 发布于云南

育邻梦

网友提问:熊孩子管不住,是家长的错吗?为什么感觉这个社会越来越不能包容人了?

回复:人生禀赋的塑形大师:成长环境,极个别孩子“熊”属于个体成长问题,若“熊孩子”越来越多,那便是社会给孩子们的综合成长环境出了岔子。因为,任何人类孩子的学习成长都不属于孤立事件,孩子是大环境中的小个子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形容不使用就不会得到规整的方形和圆。出自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章句上》。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所有自然生命都必须以被动适应+主动索取的方式适应自然生存环境。植物从自然物质中吸纳可溶于水的微矿物质结合光合作用生产生命养料、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动物体内......自然生命悄无声息地形成了具有相对均衡稳定性的“生态食物链”。

知道播种的植物种子未来可收获更多,才有人类积极耕种、知道动物幼崽未来可以产出更多肉+蛋+奶,才有人类乐意饲养鸡+鸭+鹅+猪+牛+羊+鱼+虾、知道开采的矿物能够制成便于人们使用的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才有人类积极开采&加工......人类是自然生命体系中综合智商最高、成长发育最慢、成长可塑性最强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动物,也是自然生命体系中唯一具备按照自主生存需求通过主动劳动创造收获生活消费物资的动物族群。

《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天地看待万物都是一样的,不会对谁特别好,也不会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饿了采摘植物果实充饥、偶尔捕食其它动物“打牙祭”、渴了喝山泉水、困了找个山洞或者树杈歇息、吃饱了就和同伴打打闹闹......人类诞生之初和其它自然生命一样,完全赖出生地的自然环境馈赠生活。当然,人类社会并不存在与生俱来的文明生产劳动分工协作制度、也不存在谁对某些特定消费资源拥有绝对支配权、更不存在谁必须按照其他人的意志生活。那么,为什么说人生禀赋的塑形大师是成长环境呢?

孩子是大环境中的小个子

晋朝文学家和哲学家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指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告诉人们一个人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就会受到好的影响,生活在坏的环境里也就会受到坏的影响,强调环境对人学习成长的综合影响。因此,出生在原始丛林里的人类祖先会辨识&采摘植物果实+捕获猎物+防御敌害、出生在农牧时代的人类先辈会耕种+畜牧+加工制作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出生在中国的孩子们讲汉语+写方块字+使用筷子吃炒菜&米饭&馒头&面条、出生在印度的孩子们讲印地语+写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吃手抓饭、出生在英国的孩子们讲英语+写ABC+使用刀叉吃面包&酱汁......

熊孩子、捣蛋鬼、淘气宝......人们对那些不怎么服从管教的孩子们有许多不光彩的称谓。然而,《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刚出生的人类婴儿不能自主控制自己的身躯、不能自己寻找食物、不能独自抵御生存环境伤害、不知该如何与同伴进行分工协作......作为自然生命物质体系中综合智商最高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动物,人类孩子出生后必须通过不断模仿学习才能从长辈那里继承综合生存技能。当然,为了将业已形成的文明生存方式世代传承下去,人类社会形成了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完备的群体生存技能传承体制——教育

有人说孩子犹如白纸,社会为他们上什么燃料他们就呈什么颜色;有人说养孩子如同作画,家长和老师是作画人、孩子是待呈现的作品;有人说教育犹如复印机,家长和老师是原件、孩子们属于待复印件。的确,孩子刚出生之时,除基本人类生理特征齐备之外,不具备任何独立生存技能、不知任何现代人类文明生存智慧。因此,刚出生的孩子们只知吃+喝+睡、不知真+善+美,10岁之前的孩子们几乎不会带有偏见地看待任何人。

作为家庭中的小公主&小王子,现代人类的孩子们几乎想要什么家长都会无条件满足;作为优生优育时代的孩子们,不是在学校学习就是在去校外接受培训的路上;作为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原住民,现代人类社会的孩子们一出生就与虚拟电子设备为伴......越来越多孩子长的向原野上的苗木那样与同伴“格格不入”。因为,他们从出生便极少需要与同龄伙伴协作,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适应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成长方式。

当家才感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意思是自己成家立业以后,才知道生活艰辛的滋味;自己有了子女,才知道养育子女不容易,从而感知、回报父母的恩情。同理,人类的所有孩子都必须积极融入群体,经历不断地磕碰才能适应如何与人友好相处。然而,当前职业奋斗剥夺了年轻家长与子女相伴的时间、寸土寸金的城镇剥夺了孩子们成群结队的自娱游乐场。因此,那些极少经历综合成长社交磨砺的孩子们,凭借着棱角分明的自我成长个性被视为“熊孩子”。所以,人生禀赋的塑形大师:成长环境,极个别孩子“熊”属于个体成长问题,若“熊孩子”越来越多,那便是社会给孩子们的综合成长环境出了岔子。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需要来自家庭的无私陪伴、需要来自学校和社会的谆谆教导。育邻人:探索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以期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建成社区邻里相帮的教育服务生态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