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王德明

 Loading69 2022-08-24 发布于四川

王德明出生于1925年,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等一系列战役。在历次战役中多次身负重伤,有严重后遗症,组织原先本不打算让他入朝。但王德明为了党和人民,坚决要求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1月,王德明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担任担架员。王德明抱着“上级叫干啥就干啥,人民需要什么就干什么”的信念,一心想着怎么把工作做好。

文章图片1

在艰苦的抗美援朝二次战役中,王德明所在的营执行阻击任务,战况非常惨烈,全营伤亡将近60%。王德明拖着残疾的身体,与其他担架队员一起穿行在炮火中。当时,他的脚已经严重冻伤,抬着伤员每走一步,都是钻心的痛,但他还是咬牙坚持着。最后,全营只剩下了王德明这一副担架,他一个人抢运下了29名伤员,运送弹药34箱,为战斗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1年春,第四次战役初期,王德明所在连在汉滩江南岸一高地阻击敌人。那时,汉滩江水依然凉得刺骨,敌人的炮火在汉滩江两岸和江心布成三道防线,企图切断我前后方的运输与联络的道路。

文章图片2

王德明往阵地上运送弹药,下阵地时抬回伤员,4天时间在冰冷的汉滩江水中趟过18次,没有出过一次事故。当连队干部相继负伤后,他挺身而出带领战友打退敌人3次冲锋,守住了阵地。他一人杀死杀伤敌人30余人。1951年4月,王德明晋升副排长。

“从朝鲜战场回来后,他所在的部队驻扎烟台,他也被提拔为排长。”丁桂申告诉记者,部队领导一度让他到营里担任参谋,但战争给王德明落下了神经性头痛的后遗症,他主动提出了返乡务农的请求。

虽然部队领导多方挽留,1956年8月,王德明与妻子丁桂申还是回到了诸城市桃林镇历家官庄村老家务农 。

1953年1月,经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批准,记特等功一次,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