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原本只是抬担架的,却临时当起连长,成为一级战斗英雄

 历史客栈 2020-11-04

在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共评选出了50位“一级英雄”,其中有一位,您可能想不到他的身份,他既不是指挥员,也不是战斗员,而是一名担架员。

一名担架员也能被评为“一级英雄”?大家可能都会有疑问,但等你了解了他的事迹后,你的疑问就会变成敬佩。

这位一级英雄、特等功臣,名叫王德明。

王德明是山东胶南人,1947年加入华东野战军,先后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中立过大功,胳膊、腿、腹部多处负伤,落下了残疾。

1950年11月,王德明随部队入朝参战,因为身体有残疾,并伴有严重的神经性头痛,上级本来不让他参战,但他坚决要参加战斗,上级只好对他的岗位作了调整,担任志愿军第26军73师227团5连担架员。

对这个任务,王德明没有丝毫的抵触,欣然接受,还高兴地说:“只要能上前线,让我干啥就干啥!”

第二次战役中,王德明所在的营执行阻击任务,当时,战况非常惨烈,全营伤亡将近60%,王德明拖着残疾的身体,与其他担架队员一起穿行在炮火中。当时,他的脚已经严重冻伤,抬着伤员每走一步,都是钻心的痛,但他咬牙坚持着。

最后,全营只剩下了王德明这一副担架,他一个人抢运下了29名伤员,运送弹药34箱,为战斗的胜利立下了大功!

第四次战役打响后,王德明所在的连在汉滩江南岸阻击敌军。战斗进行得非常惨烈,敌军为了切断我军后勤补给线,在汉滩江两岸和江心布成了三道防线,汉滩江两座简易的桥梁全部被炸掉。

我军的伤员运不下来,弹药送不上去,关键时刻,又是王德明带头,第一个跳下冰冷刺骨的汉滩江,涉水过河。在4天的时间里,他先后下水18次,抢运伤员18人,运送手榴弹36箱。

第4天早上,王德明刚刚运送两箱手榴弹到阵地上,敌人已经冲了上来,连队出现了短暂的混乱,原来,排以上的干部全部牺牲或负伤了,连队暂时没有人指挥。

紧急时刻,王德明站了出来,对大家说:“大家不要乱!我是党员,是老兵,现在听我指挥!”说完,他开始布置战斗任务,将全连剩下的15人编成3个战斗小组,侧冀两个机枪阵地5人,正面10人防守。

简短布置完后,敌人已经黑压压地冲了上来,王德明亲自带着1个人坐镇左翼机枪阵地,很快打退了敌人的第一次攻击。

敌人撤下去后,王德明立即下令出战壕捡弹药,然后迅速布置迎接敌人的第二次冲击。

这一次,王德明将所有人分成3个小组,两个小组在刚才的机枪阵地,形成一个半环形阵地。王德明下了死命令:不准开一枪,所有人每人3颗手榴弹,敌人到近前15米再扔。

果然,敌人刚刚冲上来,就被一阵手榴弹雨打晕了,狼狈而逃。

敌人第三波进攻很快又来了,这次至少有一个连的兵力。此时,我军全连只有100发子弹和5枚手榴弹了,王德明知道,该拼刺刀了!

(图:晚年的王德明)

打光所有弹药后,王德明摔掉了机关枪,大吼一声:“兄弟们,该拼了!”说完,第一个冲出战壕,直接冲着穿大衣的敌军指挥官杀去。

敌军被我军冲天的斗志吓傻了,纷纷撤退。就在这时,我方增援人员赶到,牢牢地守住了阵地。

这一战,王德明一人歼敌39人,荣立特等功,被授予“一级英雄”荣誉称号,还被晋升为排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王德明回国后,原本上级安排他继续在部队任职,但他说,自己不识字,还有头疼病,不适应部队的工作了,要求回家当农民。上级拗不过他,只好同意了。

2002年,王德明去世后,他的老伴儿丁桂申虽然也有残疾,但她拒绝了政府的补助,说:“我自己能自理,不能给国家添麻烦,也不能给死去的老伴儿丢脸。”

历史客栈作者:荒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