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大将蓝玉为什么敢霸占蒙古王妃?

 心灵牧场书馆 2022-08-24 发布于河南

洪武21年,蓝玉色心大起,但他的手段太激烈,最终,王妃羞愤难耐,选择自尽。朱元璋勃然大怒,可蓝玉不以为然,他知道,朱元璋不敢杀他。

文章图片1

蓝玉是明朝著名将领,也是常遇春的小舅子,深得常胜将军常遇春的真传。

洪武21年,蓝玉率领15万军队北上征元,大获全胜。元主的儿子、公主、妃嫔等都沦为阶下囚。

按照朱元璋的计划,蓝玉应当把这些人妥善带回来。毕竟,他派兵北伐征元,破蒙古一带,目的就是想要征服这个民族,而不是杀人掳掠。

然而,蓝玉却破坏了他的计划。

文章图片2

当时,蓝玉既不上报朱元璋,也不听身边人劝阻,当即对着元主妃嫔下手,手段激烈,最终导致元妃自尽,民怨沸腾。

纵观整个明朝,敢越过朱元璋,直接侮辱敌军妃嫔的人,只有蓝玉一个。

蓝玉为什么敢霸占蒙古王妃?

答案很简单,他非常清楚,朱元璋不敢杀他,也不会杀他。

文章图片3

其一,蓝玉的地位,无人可以替代

蓝玉敢霸占蒙古王妃的第一个理由,是他的地位无人可以替代。

他知道,朱元璋不会因为这件小事找自己麻烦。

历史上真实的蓝玉,有勇有谋,屡立战功。

在《明史》的记载中,蓝玉饶勇略,有大将才”。

可见,蓝玉是个有真才实学的大将军。

  • 洪武7年之前,蓝玉大多以副将之名,外出征战;
  • 洪武7年之后,蓝玉开始担任主将,带兵打仗,并且履立奇功,如:先后俘获元国公贴里密赤、征讨西蕃的叛变动乱等。

洪武12年,因军功卓著,蓝玉被册封为永昌侯。自此,他成为了公认的军事天才。

文章图片4

被封为永昌侯的蓝玉,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觉,而是继续征战,且所向披靡:

  • 洪武14年,蓝玉以左副将的身份,南征云南,不战而拿下昆明,而后攻下大理,平定滇池……回朝后,被朱元璋大加封赏。
  • 洪武21年,蓝玉已成明朝当之无愧的大功臣,此时,明朝的头号战将徐达、二号战将常遇春相继去世,蓝玉也成了明朝大将第一人。

他的地位,无人能与之争锋,也无人能取而代之。

而这一年,正是蓝玉霸占蒙古王妃的年份。

文章图片5

洪武21年,元顺帝的脱古思帖木儿继承皇位,骚扰明朝边疆,朱元璋派蓝玉出征,决心一举破元。

整整15万大军,都归蓝玉一人掌控。

蓝玉没有辜负朱元璋的信任,在他的指挥下,大军运动自如,从情报到行军,基本一气呵成。

这场大战,大获全胜:太尉蛮子被杀,部众投降,元主及太子的妃嫔、公主,3000多官属人员、7万7多男女被俘虏。

此外,蓝玉的战利品还有以及宝玺、符敕、金银印信、15万多头马、驼、牛、羊……

不久之后,蓝玉又攻占哈剌章营,获人、畜六万。

这样的功绩,堪比已经去世的徐达、常遇春。

此时,蓝玉是明朝唯一活着的战神,朱元璋需要他,绝不会因为侵占皇妃这样的小事杀他。

文章图片6

其二,蓝玉的亲缘关系稳固,牵一发而动全身。

蓝玉敢霸占王妃的第二个理由,是因为他的亲缘关系稳固,朱元璋要动他,就是动整个功臣集团,会导致朝廷动荡。

蓝玉是响当当的皇亲国戚。

他是常遇春妻子的弟弟,而常遇春又是太子朱标的岳父。换言之,蓝玉就是朱标的舅父,而且深受太子朱标的信任。

太子朱标,是朱元璋钦定的继承人,打压蓝玉,就等于打压太子的势力。

朱元璋巴不得儿子能扛起大旗,又怎么可能动手摘除儿子的羽翼呢?

文章图片7

另外,蓝玉还和开国功臣冯胜、常遇春家族有密切的姻亲关系,大家抱团取暖,根基稳固。

冯胜,在开国功勋中,被朱元璋列在了第三位。

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冯胜居于第三。

常遇春的长子娶了冯胜的女儿,次子和三子分别与开国武将胡大海、吴良的女儿联姻。而蓝玉与开国武将叶昇是姻亲,又试图与曹震结亲。

此时,朝堂之上,基本形成了以常家为大核心、蓝家为小核心的联姻圈。

这种抱团现象,的确有功高盖主的危险,但也让皇帝不敢轻易处罚他们。

而蓝玉的女儿,还是蜀王朱椿的王妃。

这种里三层、外三层的亲缘关系,让蓝玉成了朱元璋的自己人,只要他不想着造反,就算把俘虏过来的妃嫔、公主,都侵占了,也不会受到任何实质处罚。

文章图片8

其三,朱元璋的优待,给了蓝玉信心

有句话说得好:别人对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你自己允许的。

蓝玉敢霸占王妃的第三个理由,是因为朱元璋一直优待他,他已经打心眼里认为,他做任何事,都会得到朱元璋的宽容。

换句话说,某种程度上,蓝玉欺凌蒙古王妃,是朱元璋“允许”的。

文章图片9

明朝开国初期,朱元璋对武将很优待活着的给爵位、死了的封谥号,允许他们畜奴,赐予他们实权,田宅财物、法律特权、子弟世袭权等给了他们。

对于开国武将们的子女,朱元璋也特别注重奖赏和联姻16个女儿,八个嫁给了开国武将的后代。而开国武将的女儿、孙女们,也都嫁给了朱家皇子。

开国武将们利用身份,横加干预地方政治,甚至影响百姓生活,赶出抢占民田、强抢民女的事情,朱元璋也都不做任何处置。

当时,很多武将强抢民女,逼良为娼,朱元璋基本上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宋濂全集》:台临海王参理妹有姿色,许适嵊县竺氏,其内兄方敬觇其将嫁,夜率众劫至家,逼为妻。王诣永嘉侯朱亮祖讼,事下邑,方贿吏欲傅轻典。君(熊鼎)知有贿,急逮吏治之,吏具状,竟至方死葬,而归女竺氏。

在这种状况下,蓝玉理所当然认为,朱元璋不会因为侵占王妃,而处罚他。

文章图片10

此前,蓝玉也做过很多比这还要过分的事情,比如纵容手下横行霸道、偷偷开始畜养庄奴、抢占民田、赶走查问御史……而朱元璋都没有处罚他。

很自然,蓝玉的气焰就更嚣张了。

北上破元时,蓝玉抓到元妃后,不假思索地霸占,在回朝途中,甚至直接闯大明关卡……

或许,蓝玉压根不觉得这是在挑战皇权,而是在行使朱元璋给他的优待。

此时,蓝玉就好像被惯坏的孩子,自然敢对王妃动手。

文章图片11

蓝玉霸占王妃之后,受到了处罚吗?

答案是没有。

正如蓝玉所预料的那样,朱元璋并没有处罚他,只是小惩大戒。

原本,朱元璋打算册封蓝玉为“梁国公”,最后改封他为“凉国公”,然后在丹书铁券上记下蓝玉这段违规操作。

严格来说,这是一种惩罚。

可这种惩罚,对蓝玉而言,不痛不痒。

另外,朱元璋还当众夸赞蓝玉,称他堪比卫青。

由此可见,朱元璋压根没有因为蓝玉霸占王妃,而处罚他。

文章图片12

或许是安全感太充足,成了凉国公的他,开始肆无忌惮地收义子,堂而皇之地培植势力,甚至经常干涉地方政务。

对于他的这些举动,朱元璋视而不见,依然惯着他。

例如,洪武25年,蓝玉家奴的麦苗,被军马践踏,家奴怒而打伤军马。

换了别人,打伤军马,绝对性命不保。

可朱元璋却说:“家奴伤马,只因为有点蠢,但军马伤了麦苗,说明掌管军马的官校失职,应当被杖责。”

《明太祖实录》(洪武二十五年冬十月乙丑)西河中护卫奏:“军旗牧马践凉国公家奴麦苗,奴妻掷嫌,伤马足与孕驹,俱毙,请治其罪。”上曰:“纵马践麦苗,非也,掷镰伤马,此一时之忿妇人之愚也,勿问。但掌马官校失约束,不得无责,命杖之。”

文章图片13

再比如,蓝玉曾派人去云南贩卖私盐,结果东窗事发。

盐业,在任何朝代都由官府把控,不允许任何人贩卖。根据《大明律》,蓝玉犯了此罪,拖出去砍了都不过分。

结果,朱元璋却说:“蓝玉是功臣,就没收这些盐罢了。”

《国初事迹》蓝玉令家人中到云南盐一万余引,倚势兑支。事发,太祖曰:“此是便扰民利,沮坏盐法。但是功臣家中到盐引,尽行没官。”

由此可见,蓝玉无论做了多过分的事,朱元璋都始终纵容。

文章图片14

在朱元璋的纵容下,蓝玉四处横行,做了很多天怒人怨的事。

如果太子朱标没去世,蓝玉的人生会一直顺遂下去。

只可惜,天公不作美。

朱标突然去世,而朱元璋直接杀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以谋反的罪名,捉拿他入狱,3天不到,蓝玉就被处以“剥皮实草”的刑罚。

剥皮实草,是朱元璋发明的,对付贪官污吏的残忍刑罚。

蓝玉肯定不会想到,自己戎马一生,位及人臣,最终却落得一个身败名裂被凌迟灭三族,被朱元璋录入《逆臣录》的结局。

文章图片15

写在最后

蓝玉的结局,让人唏嘘,但是,纵观蓝玉的一生,他其实也没有那么冤枉。

他或许没有谋反之心,可他太狂妄、鲁莽,行事骄纵,太不把皇帝当回事,不知道收敛……就算朱标没死,等朱标当上了皇帝,他的结局也未必是好的。

历史上,任何一个不懂得分寸,不守君臣之礼的大臣,最终的结局都不会太好。

色字头上一把刀,但蓝玉敢霸占王妃,可绝不止动了色心。

他只是非常清楚,朱元璋绝不会杀他,仅此而已。

是蓝玉不霸占王妃、不硬闯关卡,被封凉国公后,吸取教训,谦逊守礼,或许还能保住性命。毕竟,朱元璋对待那些老老实实的功臣,还是很好的。

只是,话又说回来,以朱元璋登基之初,对武将的“处处溺爱”,能及时收敛、时时反省的人,又有几个呢?

欢迎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