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懂得维护自己的利益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点

 给儿童的心理学 2022-08-24 发布于浙江

养 育 内 心 强 大 的 孩 子

前两天早晨送儿子和同学踢球,我们去的比较早,一个小时之后,球场一下涌来了二三十个小朋友,原本“坐拥整个”球场的孩子,开始变得有点不淡定了。

有孩子说:“咱们走吧”。

也有孩子说:“凭什么我们走,是我们先来的。”

“对啊,总有个先来后到吧”有些孩子附和。

还有孩子,继续踢球,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是不是很有意思?

环境中一个小小的扰动,马上就让孩子们呈现出了不同的沟通风格。

这是托马斯-凯尔曼冲突风格模型,美国冲突解决专家托马斯和凯尔曼根据利益和关系两个维度,把人的沟通风格作了如上分类。

简单来说,纵轴看重自己的利益,横轴注重和他人的关系

第一种风格,在图形的左上角,被称为竞争型。为了赢,不惜破坏关系。

第二种风格,退让型,在右下角,为了维护与他人的关系,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

第三种风格,妥协型。他们会考虑对方,也不愿意一味委屈自己,是一个分布在竞争与退让之间的类型,有点类似我们说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第四种风格,是回避型,不在乎利益也不在乎关系,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

从孩子的表现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各种不同的风格,一看见别人进入球场,马上就想走的,属于“退让”型,强调先到先得,维护个人利益的,属于“竞争型”。

这些风格几乎体现在一切可能和他人发生冲突的情境中,抢玩具是不抢到手绝不罢休,还是一看见别人想玩,马上就让给别人?

咨询中,这两类孩子的家长都会为自己孩子的表现苦恼:太凶的,担心自己的孩子伤着别人,惹来麻烦。懂谦让的,又觉得孩子过于懦弱,不忍孩子总被欺负……

之所以陷入两难,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掉入了非此即彼的陷阱正如“孩子被打了,要不要打回去?”的万年老问题,引起那么多讨论和纠结,同样也是源于类似的思维陷阱。

针对孩子打架的问题,要不要打回去,其实是一个比较低级的思考路径,是零和博弈,不是你吃亏就是我吃亏。

如果家长能够忍住自己插手和讲道理的冲动,多观察一下孩子,只要他们没有出现人身危险的攻击,我们就多看看,多听听。

结果我们总能发现,孩子最终都会一笑泯恩仇,打完闹完照样做朋友,都能因短暂的冲突而实现关系的升温。

孩子是一种开放性高,不记仇,注重感受而不是价值判断的生物。他们活在当下的体验,不畏将来,不念过去。打过,这事就过去了。

所以,无论我们引导孩子大度忍让,还是被打了一定要打回去,其实都是在用我们认知的局限,给孩子的格局设限。除了竞争和退让,一定还有更好的选择。

任何事,都至少存在三种以上的解决办法。

熊浩在《奇葩说》用掰断铅笔的方式,展现了这一点。铅笔被掰成两截之后,是分成了两部分吗?不,是三部分,因为还有两截断笔之间的广阔空间。

也就是说,并非只有“赢”和“让”两条路可走,回到开头的球场问题,孩子们可以选的,并不只是“走人让位”和“坚持不让”两条路。

作为当时在场的唯一家长,原本我在周围锻炼,看到对方教练到场之后,我回到球场观望,看看孩子们面对新加入的一个成年人,会有什么反应。

尽管教练并没有以大欺小,让他们让位,但几个孩子开始催促同学:“走吧走吧。”尤其是听说对方有一个校队队长之后,她们更不想踢了,招呼大家:“咱们走吧,免得颜面扫地。”

有几个男生继续喊着“先到先得”,却也在对方人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给他们让出了半场,最后还和对方教练商量好了第二天的使用时间。

我看到儿子笑咪咪地跟对方说:“先到先得嘛”,我又从他身上学习到了那种“既不敌对,也不妥协”的态度

人人都有竞争欲,每个人都想充分满足自己的意愿,然而这种天然的本性,必然会收到来自生活的暴击。

被过度压制敌意、竞争欲的孩子,更倾向于退让,避免发生冲突。被过度纵容的孩子,常常又拿捏不好关系的尺度,让他人不舒服。

“既不敌对,也不妥协”,源自沟通中的弹性,父母要允许孩子适度地攻击,竞争,跟自己谈条件,提出不同意见。跳出非此即彼,不是听你的,就是听我的零和陷阱,寻找让双方都满意的第三种可能。

这种态度,是合作的基石。

托马斯-凯尔曼冲突风格模型当然不崇尚妥协和退让,但也不支持竞争。因为竞争并不是收获最大的选项,共赢、合作,才能创造新的价值增量


   改变从现在开始
   家庭教育咨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