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费巨变,看电商业务如何打赢每场战役?

 乔诺咨询 2022-08-24 发布于上海
▪ 受访/专业支持:溪山,全球100强企业17年工作经验,电商业务负责人 
▪ 关注乔诺之声,做行业领导者(ID:geonol)

过去一年,我们身边发生的变化恐怕比大多数人一生的变化都深刻。

互联网反垄断、重罚上市公司独董、严控资本无序扩张,遏制房价、限制地产、中介信息严控,中考分流、教育双减、教培整顿和资本团灭,医药行业采购与评价措施推出,医药行业反贿赂重拳颁布。

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底层逻辑已经从前四十年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重商主义快速切换到“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现代新型社会关系构建上。

本文将从经济系统重装,消费领域地位,新零售新迹象,电商变化红利,电商胜仗打法五大维度展开,讲解消费赛道企业电商业务从宏观趋势到微观打法。

 中国经济进入系统重装  

中国进入了一个系统重装的时代,这个重装不仅仅是一点改变,其实是一种变革。

这是对改革开放40年的一次发展逻辑的修正,过去40年经济高速发展至今GDP100万亿,经济增速绝冠全球,这个时候调整社会底层运行逻辑,社会才会平稳健康有序的发展,才有利于中国经济长期有效增长。

教育、医疗、房地产、互联网四座压在普通百姓身上的大山,通过宏观调控得到集中治理和整顿。正是系统重装过程中顶层架构内核发生实质性变革的必然结果。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每位个体、每家企业都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变量,应与时代同频,与未来共进,顺势而为,才能更好的将自己注入这个时代,正确的走向历史的深处。

中国经济已从地产驱动调转至消费拉动,2030年中国人均消费水平将达到如今上海人均消费水平,同时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中产崛起,系统重装,消费主权,百姓生活方式全面改善,一场静水流深之变正在消费领域流淌。

商品小而美,商业大可为

未来20年,是中国消费服务业和中国消费品牌崛起的20年。

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上层倡导有质量的发展一定需要科技和创新,淘汰落后产能,产业不断升级,价值往上游聚集,消费作为经济核心增长引擎,在未来中国社会百姓生活方式改善中间承担重要角色。

不论创新消费和传统消费,本质区别在于创业者和企业家对市场变化的洞察,是否能够更好的理解今天中国市场的消费行为、消费结构、场域变迁、产业变迁,是否能够洞察到新的消费时代里消费人群,对用户、对产品的洞察。

从观整个零售行业的发展历程,从过去的生产主权时代来到今日的消费者主权时代,当下占领消费者心智变得至关重要,抓住消费者需求成为核心,如何更好的帮助消费者释放情绪价值等等,新形态的消费方式会层出不穷。

整个消费赛道内,商品小而美,商业大可为。在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里,一定会诞生未来最大的全球消费品牌。

未来超级品牌的竞争,一定是全领域 、全场景、全流量的竞争。



从双十一看新零售新迹象

任何一家消费品公司都绕不开数字化驱动下的电商业务。今年双十一的低调表现,与中国经济体现出同样的底层逻辑变化。

不得不承认双十一的增速在放缓,整个中国互联网电商增速趋于平稳,企业电商业务的经营逻辑从过去的野蛮增长,到如今呈现出以下新的迹象。

新趋势

以双十一现象为缩影看电商消费发展趋势,用户消费行为趋于理性,消费热情趋于平稳,消费心智趋于成熟。

这意味着品牌商家争夺的关键,将从用户数量转变为用户经营,电商狂欢的常态化需要企业更加注重消费者体验和用户经营能力。

双十一售卖节点从原先的一天拉长至如今的半月之久,其中对品牌商家的精细化运营能力,电商大促活动的运营能力,用户全面经营的能力都提出新的考验。

双十一此类的电商节,也不再仅仅是一次销售爆发的机会,更是品牌营销的正向曝光,同时也是与消费者建立良好关系的机会点。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品牌可以在越来越多的平台之间协调渗透,新格局的改变对品牌在全渠道、多平台之间的营销投入、产品促销政策、货量分配、用户经营等方面规划以及操盘和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机会

国潮崛起一方面给新品牌、新品类创造新机会,另一方面对一些传统老化的品牌带来压力,但也是驱动传统品牌升级的机会窗

90后、95后、00后成为主流电商消费人群后,电商集成全新的潮流阵地,引领线上消费升级和增长,品牌如何满足年轻人追逐潮流的需求,如何做好差异化人群经营,如何增加高价值群体的用户粘性,他们身上追求品质和国潮文创的细化需求,都是值得关注的机会点。

Z世代人群之外,中国50岁以上的网民数量高达2.84亿,银发族成为消费人群新的增量市场,对于想做国民品牌,或者海量规模的品牌,往往需要全人群策略,需要进行洞察后通过对应的营销重点和方式进行匹配,吸引更多银发人群。

新生态

消费大潮叠加疫情不断,有人说消费升级了,有人说消费降级了,全民消费的需求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既有人追求高端、追求品质、追求个性,也有人在意性价比、价格敏感、货比三家,数据不断沉淀各类消费者习惯后,各类需求逐渐显现,其实这是一个消费分级的时代。

新锐品牌的崛起正是切中了这类细分、多元的需求,快速崛起,但后期面临的系统化能力搭建,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如果这些系统化的能力搭建没有做好,这些新锐品牌未来的健康增长或将受到制约和影响。

自身系统能力之外,整个电商平台内容化,内容平台电商化趋势也愈演愈烈,尤其是短视频领域已经成为购物转化的主要场景,比如抖音这类内容平台自建电商的闭环,从趋势上看,一定会快速增长并远超预期。

这类短视频释放出的爆发力是平台和商家需要去发展的新蓝海,在这类平台上快速布局,构建短视频运营能力,不仅需要品牌商家在老阵地稳扎稳打,同时也要在新阵地渠道生态内排兵布阵,快速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加强。 

从三个维度分析,电商变化的红利 

一、场的维度

品牌商不论是日常还是双十一大促,都需要在全渠道联动、协同、共振,形成全域整合。

其中的协同和共振,不仅仅指电商平台自身,还要通过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内容平台进行联动,三方联动才能达到1+1>2的效果。

但这也是企业经营中遇到的难点所在,每个平台和阵地都在经营,但就是没有联动起来,出现很多断层,流量割裂,内容没有转化为购买的闭环。

这类现象的根因是企业经营人群的效率不高,流量的全卢丽安没有连接,需要一套方法去实现全域的整合和联动,形成更多消费者触点,最大限度的卷入用户,让流量有效转化。

这里的全域主要包括:

经营场:天猫就是一个用户经营的中心品牌营销高地,

直播场:抖音就是一个短视频和直播内容生产和营销的能力中心,

互动场:各类晚会或者平台的互动游戏,正是品牌强调与消费者进行强连接,提升消费者粘性的场域,

话题场:眼球经济催生出话题炒作吸引用户的方法,可以快速打破用户便捷实现扩圈,达到全域营销传播的效果,

舆论场:从消费者认识,到认知,再到购买,体验,品牌需要整个闭环的跟进,给消费者提供关怀,做好公关预案,随时解决消费者投诉问题,

生态场:品牌在站内、站外、线上、线下的场景全部打通,多元化的产品需求覆盖到全渠道形成一个生态场,

未来场:新的阵地随时会出现,当新的机会出现时,品牌是否会及时关注并抓住新元素带来的红利,品牌的进入能力够不够快,在新阵地上的能力构建快不快,至关重要。

二、货的维度

品牌要在特定的场景下传递什么品牌调性,以及不同时间节点、不同消费人群的关注焦点,都需要找到核心抓手。

针对性的制定产品策略:

特色产品可以匹配定制联名礼盒,打造特色品。

新品产品就要利用平台推广的资源,快速推新。

爆品产品需要持续曝光的差异化策略,扩大爆品生命周期规模,形成滚雪球效应。

品牌全年的目标和沙盘规划需要提前布局,各个大促节点上什么新品,去哪些平台,用什么产品布局和展位,兼顾平衡日常销售和大促节点,都需要品牌的长期规划,把大促规划和全年整体布局链接在一起,形成联动达到双赢局面。

当消费者的一项新型需求出现时,品牌需要快速切入电商阵地,并抢占先机去获得平台操作的专项扶持资源,快速拉升产品销售,顺利进入相应的阵地或领域。

关于货品运作方面,操盘和运作即要在平台之间进行联动共振,也要善于捕捉各个平台的大促战略目标策略和资源投入节凑,以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针对高客单价的产品,品牌围绕分期免息折扣等多种优惠促销组合,就能撬动更多高端人群的成交。尤其是高端高客单价产品,要善用互联网运营工具,调动转化。

关于产品供需关系,品牌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针对大促节点的产品策略和供应链准备,要提前进行对标对齐,大促供应节奏,产品生命周期供应和销售节奏对标关联,才不会出现供不应求,或者尾货消化不掉的残局。通过滚动刷新和不断对标,缓解品牌备货压力,不断提高操盘货品操盘能力。

三、人的维度

年轻人群:品牌通过大幅度、个性化沟通,战略上与年轻人需求对齐,不断为品牌注入活力,也是帮助品牌取得新增量的机会。

下沉市场人群:比如淘宝特价、拼多多、京东惊喜等等的推出,不断渗透下沉市场获得增长。

会员经营:不论是日常还是大促,各大电商平台都在更加注重私域用户的深度经营,比如天猫88VIP,京东plus会员等等,品牌商会抓住各类大促活动的用户经营机会,去发力品牌的会员体系挖掘,挖掘高价值人群,利用积分激发用户消费潜力。

重要节点 电商如何打胜仗?

品牌电商能力可以通过以下三大方面进行构建:
 
一、建立系统化的能力
 
当双十一现象越来越常态化的趋势下,品牌的系统化能力不足,就意味着基础能力不足,计划能力不足,品牌将无法应对大型战役。因此构建系统化、智能化的能力,才能支撑品牌的可持续增长,才能支撑起各个平台的全域联动。
 
电商系统化能力建设包括:
大数据运用和决策能力,
全消费者生命周期的经营能力,
全生命周期产品的精准运营能力,
全渠道全场景融合经营能力。
 
从人货场维度,到局部能力建设,站内外流量经营能力,短视频和直播等内容生产和运营能力,高精准的广告投放能力,整套能力建设组成整个品牌的系统化能力,才能保证品牌的可持续增长。
 
需要注意避免的现象是,一些新锐品牌和互联网品牌以流量为先,追求快赢,一旦流量枯竭品牌也不复存在。
 
二、建立体系化的组织运作和流程机制
 
品牌需要形成支撑全域经营,或者全域高效经营,与加速高效增长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并形成跨领域的高效精准操盘和决策机制。不论是双十一,还是其他大促节点,品牌商家都需要形成一套流程机制来应对,不能各自为战,通过端到端、系统化的组织运作和流程机制,最终落在消费者体验和企业数字化能力对齐。
 
三、针对大促形成完备的战役打法
 
品牌面对各类大促活动,都要建立战役作战能力,把每一次大促都当做品牌营销、销售和用户经营的战略高地,需要当做一场战役去打,而不仅仅把大促当做快赢手段。
 
因此在整个战役的打法上,组织上需要指挥部和各个作战室,组织队形要整齐高效。运作上最好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协同拉通,资源整合,做到力出一孔。


战役前期,同时注重产品提前策划,工业计划,营销规划,各个平台合作的资源沟通和匹配,包括整个动态过程中,定期的审视和调整。作战过程中,也要时时匹配平台策略的变化,抓住变化中的机会和红利。另外还要向对标精品对齐,做到像素级的对标竞品。
 
战后复盘,需要在这一次大促战役付款之后,也是下一次大促的起点,做系统化复盘,做到各个场域的联动,包括线上、线下协同,内部资源高效利用,外部平台合作最大化撬动流量和消费者触点,一场大的电商战役,是全维度的饱和进攻才有更大胜算。
 


企业电商业务如何有效引流?如何盘活自己的私域流量?如何拉通全域联动?背后都有系统破解困局的方法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