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凤娘,砍下宫女双手的嫉妒皇后(宋孝宗-宋宁宗)

 历史的精神世界 2022-08-24 发布于北京
作者 戈大只 彭小瓜子

主要观点

嫁女儿,早期风险投资很重要。

1

赵惇被立为皇储后,赵惇夫妇的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

李凤娘性格嫉妒,爱搬弄是非,作风凶悍,经常在后宫搅合。

闹得不行,宋高宗和宋孝宗都头疼不已。

宋高宗对妻子吴太后说:“这是个悍妇,我被皇甫坦忽悠了。”

宋孝宗屡次训斥太子妃:“你举止言行要以皇太后作为榜样,不然,我就把你废掉。”

但从结果来看,宋孝宗的训斥丝毫没起作用,李凤娘仍旧我行我素,甚至变本加厉,将在后宫掀起更大波澜。


‍‍‍‍‍‍‍‍

2

公元1187年,宋高宗赵构崩逝。

宋孝宗失声痛哭,两天一粒米未进,并要服丧三年。

这是最后一次给养父尽孝的表演,宋孝宗当然要全情投入。

这段时间,宋孝宗让太子赵惇参与政事。

此时宋孝宗也起了禅让皇位之心,一年多之后,便完成了禅让。

一方面宋孝宗也年过六旬,有倦政之心。

另一方面也希望表达出孝心,仿效高宗禅让之举,以示对高宗亦步亦趋。

这里插个题外话,赵惇是先封恭州王,十八年后接受禅让登基即位。

所以当年八月,光宗赐令龙兴之地恭州,为重庆府,意为“双喜重庆”,重庆市由此得名

所以宋光宗当了十八年太子,从二十五岁的青年,熬成四十三岁的中年。

他当然内心也焦虑,何况还有个二哥赵恺虎视眈眈,夜长梦多,谁知道哪天就会风云突变。

根据《四朝见闻录》记载,在焦虑之下,赵惇有次到宫中问安,故意向爸爸孝宗感叹道:“我的胡须都开始变白了,有人给我送来染黑胡须的药,我还没敢用。”

孝宗立刻听明白儿子的弦外之音,话带机锋的说:“有白胡须正好,可以向天下展示你的成熟,染须药有什么用?”

这则野史故事不一定真实,但赵惇继位之前,等得颇为焦虑,甚至蠢蠢欲动,情势也可见一斑。

当然,赵惇背后的太子妃李凤娘,肯定没少吹风。

毕竟,娘家风投都二十年了,不上市怎么变现?


3

总算是媳妇熬成婆,公元1189年完成了禅让,宋光宗登基,李凤娘当然也晋升皇后。

但登上皇位之后,宋光宗夫妇就直接翻脸了。

宋光宗经常独自率领嫔妃游览聚景园,但不带着太上皇宋孝宗。

当年孝宗出游,是必须带着太上皇高宗的。

光宗不顾礼数,故意不带着老爹,引起了大臣们的不满,纷纷上书提意见。

结果弄的光宗和孝宗都很生气,引起父子之间的隔阂。

李凤娘一边给娘家捞钱,一边也设法离间孝宗、光宗父子。

两父子的矛盾逐渐激化,引发历时数年的“过宫风波”。

所谓“过宫”,就是宋光宗,应该定期到父亲宫中请安。

但父子猜忌之下,光宗不再踏足重华宫,不再谒见太上皇。

皇帝孝道有亏,臣子纷纷劝谏,却更引起光宗的反感,父子形同陌路。

宗室、大臣们大哭劝谏,甚至拉着光宗的衣襟强迫他“过宫”。

几次光宗动摇了,但在皇后李凤娘的强烈阻挠下,终究是一次也没有成行。

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儿子儿媳是白眼狼,但孝宗的做法也成问题。

光宗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册立太子。

光宗和李凤娘的独子赵扩,当然是唯一人选。

但孝宗和光宗夫妇矛盾加深,于是孝宗就阻挠立赵扩为太子。

孝宗这时候后悔当初选择了赵惇为太子,委屈了二儿子赵恺,所以他坚持要立赵恺的儿子赵抦为太子。

这也属于胡闹,既然当初你已经废长立幼,此时手也伸得太长。

所以两方到底孰是孰非,很难辨别,总之是清官难断家务事,矛盾逐渐激化。

皇后李凤娘不但搅合父子关系,还搅合光宗的后宫生活。

一次,光宗在宫中洗手,看见侍奉的宫女一双玉手白皙嫩滑,便称赞了几句。

但悍妇李凤娘居然在当天下午就给光宗送去一个食盒。

光宗打开一看,正是宫女那双玉手!

光宗立刻吓得神经错乱,大病一场。

另外光宗宠爱的黄贵妃,也在一次光宗离宫祭祀时,被李凤娘谋杀了,光宗知道又大病一场。

还有张贵妃、符婕妤,都算是光宗喜爱的嫔妃,都被李凤娘逐出宫嫁给平民。

皇后如此凶悍,再加上父子之间势同水火,诸事不顺。

光宗李惇处于半疯状态,身体精神双重垮塌。

这种情况下,发生了政变,我们下篇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