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欲至上的母亲

 老庄友华 2022-08-24 发布于海南
在唐人笔记中,见到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李傑做河南尹的时候,碰上一个寡妇来告自己的儿子忤逆不孝。李傑打量这寡妇,虽是徐娘半老,但风韵不减,很是有几分姿色。尽管唐朝崇儒不若其他朝代,但儿子不遵孝道,依然是个大罪过,一旦父母告儿子忤逆,这个儿子是要被杀头的。

然而,李傑命衙役把寡妇的儿子带来,发现这孩子温文儒雅,说话都怯怯的,不大像个忤逆不孝的人。就问他,你为何不孝?这儿子只是流泪,连声说道,得罪于母,死所甘分。不做任何解释和辩解。

转过头来,李傑跟这寡妇说,你可就这么一个儿子,真要是定了他的罪,你可就没儿子了。寡妇非常决绝地说,此子无赖,不孝于我,要他干甚。李傑说,那好吧,你准备一口棺材吧,过两天来收尸。然后就让寡妇先回去,儿子就扣押在了衙门。

在寡妇出门之后,李傑暗中派了一个人,盯着这个寡妇,寡妇回家之后,来了一个道士,寡妇迎出门,急冲冲地对道士说,事情了了。过了两天,寡妇雇人,带了一口棺材上衙门来了。这时候,李傑还是再三劝这寡妇,是不是再考虑一下,但寡妇就是不改口。在寡妇进衙门的时候,道士就在外面等着,李傑让人把道士抓了,一审还没等上刑,道士马上招了。原来,寡妇跟道士是相好,但儿子不大乐意,使得两人来往,多有麻烦,于是,就商量下来,用这种方式除掉这儿子。

最后,李傑放了那儿子,把寡妇和道士都给杖毙了,就用这一口棺材埋掉。唐朝的地方官,可以在不判死刑的情况下对人犯行杖,杖得多了,即便打死朝廷也不管。

这样的故事,后来在明清人的笔记中,也有类似的。只是,在明清人的笔下,寡妇是不会死的,顶多是明白的官员把儿子给放了。因为,明清的律例,在父母与儿子之间,绝对偏向前者,父母有绝对的权威,所谓的孝道大于天,即便冤杀了儿子,也罪不至死。

这样的母亲,所在皆有,人之为人,跟动物还有点不一样,如果是动物的话,做母亲的,护卫子女是第一位的,但人就不一样,虽然多数人依旧母性第一,但也有些人,情欲第一。在那个社会,一个寡妇跟人偷情,儿子多半是不高兴的。因为,在宗法社会里,这意味着家族的耻辱。在今天看来,这样的不高兴乃至阻挠母亲的偷情,无疑是不人道的,但人都是时代的产物,没办法用后人的价值观来说前人。

曾经看过一个类似的故事,说一个人做了大官,他守寡的母亲,天天夜里趟过一条小河去和一个和尚约会,他就偷偷在河上修了一座小桥。然而母亲死后,他却把那和尚杀了。人问他为何这样做?他回答:修小桥为母尽孝,杀和尚替父报仇。在一个宗法男权社会里,有一个讲情欲而且守寡的母亲,面临的,就是这样的悖论。

所以,这样的人伦悲剧,就总是会有。一般来讲,只要母亲告了儿子忤逆,地方官即便看破了玄机,也很少会主持公道,不由分说,就判儿子忤逆,杀了了事。如果非要追究真相,自己倒有麻烦。弄不好御史会奏上一本,说他不维护礼教的尊严,事儿可就大了。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