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缺了中医的观念,外科一样失灵

 ycd2468 2022-08-24 发布于重庆

从一个朋友的就医过程想到的

昨天朋友和我聊起他最近的就医经历,他左臂疼痛去了医院:

甲(普通骨科):肩周炎。治疗方案是:打封闭、贴膏药、爬墙训练……

乙(专家骨科门诊):高尔夫肘,即:一种肌肉劳损。治疗方案是:多休息,少运动……

丙(骨科、主攻颈椎微创):颈椎神经压迫所致,非手术不可治。治疗方案:微创、颈托、疗养……

丁(放射科主任):颈椎不是问题。无治疗方案,但建议:少趴电脑、少低头玩手机,多预防……

戊(上海某院颈椎专家):颈椎不是问题,查肩臂骨头。

丁(某院放射科专家主任)一边查看核磁共振的影像,一边指点着,说:肩关节积液软组织水肿。治疗方案:须好生慢养,疼痛厉害可服止痛片……

戊(知名颈椎专家教授):肩关节损伤、软组织退行、须吃药慢养兼功能训练。治疗方案:红外、中频理疗;口服用药;功能训练,负痛也要坚持,因为肌肉已经萎缩得厉害,……

己(知名骨科专家):静态锻炼,可辅以理疗,但一切理疗都是外力,终究需要自己主动训练,防止肌肉进一步萎缩……

过了一月余,仍疼痛难忍,继续就医。

庚(上海某院颈椎专家门诊):颈椎有轻度问题,肩关节不足虑,须牵引缓解疼痛……

至今,仍疼痛依旧,他已近乎疯狂!

其实,朋友在求医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就是每个医生都从自己专攻或熟悉的领域出发,基于专业限定的逻辑进行结论推演,而且不管有意无意,都潜在地朝着自己熟悉的结论或者期望的结论去推演,其实就是潜在里先有结论,再找证据来支持结论。

比如:普通骨科,见症状为“疼痛、不能抬举、不能后转”,直接推断为“肩周炎”。朋友曾反驳“离肩周炎还很远”并解释为什么他自觉不是肩周炎。但医生显然只听进去“离肩周炎好远”而没听进去朋友关于症状差异的描述。所以,医生面露不悦,只回朋友一句“也有人是肩周炎手臂疼痛的!”就低头写病历(医生最讨厌患者冒充专家了……)。

当朋友去另一家医院骨伤科去看时,那位医生没听朋友描述完症状,就说:“颈部拍个X光片吧!”……,然后,举着X光片说:“你看,这里有点变形。神经压迫,不做手术不行!”朋友出来时在走廊橱窗里看到,这位大夫主攻颈椎微创……

而且,直到戊医,朋友疼痛的是胳膊,此前却没有一个医生针对朋友的胳膊进行X光片或核磁共振方面的检查。

我不是说医生们有错,他们绝大多数是敬业的好医生。我是想说:我们在培养专业思维的同时,一方面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也固化了思维。在固化的思维体系下,大多数人思考时会自然而然地优先因循惯例去推演因果关系,而较少反思现有惯例后再去推演因果关系以及其他可能的因果关系。

更严重的是,我们甚至在不知不觉间先给结论,再努力找各种证据来维护结论,这个过程中,发生证据过滤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这表面上看是专业分工与专业训练导致的偏见,但深入到个体,就是所谓的“有限理性”,是人本身的认知局限。

我们都应该明白自己的认知局限所在,要自觉自知。具体到生活与工作中,更需明目扩胸、小心求证。每一次克服,都是一次自我超越。

共勉!

【点评】

记不记得,被误了卿卿性命的乔布斯最后呼唤?

乔布斯……发现,自己正面临着一个从不允许在苹果发生的问题——他的治疗是零零散散的,而不是综合全面的。他有多种多样的疾病,每一种都是由不同的专家治疗的——肿瘤学家、疼痛专家、营养学家、肝脏病学家和血液学家——但是他们并没有以一种有序的方式被协调起来……

“医疗行业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缺少个案服务专员或协调人,他们的作用就像是橄榄球队里的四分卫一样。”鲍威尔(乔布斯妻子)说。在斯坦福尤其如此,似乎没有人负责研究营养跟止痛以及肿瘤学之间的关系。《乔布斯的最后呼唤:医学的整体观

如今同样的问题被摆在了这个左臂疼痛患者的身上。

我们看出什么问题?

首先,并没有标准化诊疗,就像我们前一篇看见的一样《湘雅刘翔峰事件:不要迷信“标准打法”》,如果医生乱来,更谈不上标准化诊疗;现在医生不乱来,所有的科室还是无一例外都从自己的角度盲人摸象。

其次,并没有整体诊疗。并没有一套工具提供给医生做整体诊疗,哪怕是在西医内部做到逻辑自洽。

同样,我们还要注意到,如果病人听见医生的建议就相信,那么病人已经被治了七八次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病人只会有一种真实的原因导致病情如此。胡乱治疗而没有章法,是不是可能因为医源性的问题导致病人的疼痛加剧呢?

最后,我们来看看,从中医的角度怎么看?

第一,先要判断是不是器质性的问题,如果是颈椎结构的问题,正骨可以解决。(前面甲乙丙丁午己庚七位医生,是不是一直停留在这个层面。)

中医如果也停留在这个层面,那就不是中医了,我们继续分析下去。

第二,是不是经络的问题。如果是在少阳经上的手臂痛,比如我们扎外关、阳陵泉。

第三,是不是病人体质的问题。比如病人风寒湿痹,那我们就要用药方将其去掉,调理整体,来达到局部的缓解;又比如可以用外敷的药来去掉局部的痹痛。

第四,固定不移的痛,是不是淤血的问题导致的呢?

等等。

是不是我们除了看见物质,还看见经络,气血的运行。

好了,现在美国针灸早就是显学了,我们不承认经络,能治好这个臂痛吗?

现在我们用中医中药治好了新冠,如果我们不承认中医背后的阴阳气血的基本逻辑,能治好这个臂痛不?

最后作者的话也值得玩味。说什么“我们都应该明白自己的认知局限所在,要自觉自知。具体到生活与工作中,更需明目扩胸、小心求证。每一次克服,都是一次自我超越。

——心灵鸡汤有用不?病人要的不是心灵鸡汤,是疗效。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只是一味强调人要打破认知局限,却一直在现代医学里面打转转,其实还是无法破局。只有引入中医经络、阴阳五行的观点,才是解决医疗碎片化问题的唯一出路。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