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女人的乳房,正被这 4 件事伤害!尤其第 1 件

 黄之中 2022-08-24 发布于上海

最近知妹看到了一条广告:

图片

来源:网络

揉一揉就能让胸从A变D,还包治百病?

是不是看得心痒痒?但不好意思,真没这种好事……

图片

来源:soogif

“拔苗助长”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知妹发现生活中像这样的误区还真不少!

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和乳房有关的那些坑~

 01 这些事都在伤害你的乳房  

01 乳房按摩

很多美容院号称按摩能“通乳腺,疏散结节”。

但乳腺结节拥有复杂的组织和结构,不可能光靠按摩就消失,反而按摩也许会加重某些乳腺问题。

比如很多宝妈选择按摩催乳,但哺乳期的乳房就像一串串饱满的葡萄,暴力按摩催奶,只会让“葡萄”破裂,导致乳汁淤积,诱发乳房脓肿。

图片

还有些乳腺癌,本来定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完全有可能治好,却有不少人被美容院、养生馆欺骗,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更可怕的是部分美容院使用的精油、丰胸霜中违规添加激素,它们都可能加速癌细胞的生长,导致病情恶化得更快,真的令人痛心!

02 高热量饮食,不运动

这个夏天,小龙虾奶茶大西瓜都安排上了吗?

图片

来源:soogif

但如果只吃不运动,小心热量囤积。

多余的脂肪会“转化制造”雌激素,让我们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供大于求”。

肥胖还会降低我们的身体对胰岛素的灵敏度,也就是所谓的“胰岛素抵抗”,最终让我们更容易患上乳腺癌[1,2,3],英国医学期刊(BMJ)的一项荟萃研究揭示[4]:

体重每增加5公斤,乳腺癌风险会增加11%

图片

来源:网络

如果你的BMI超过24,就算超重,超过28就为肥胖[5],要特别小心。

BMI

即身体质量指数,用来衡量人胖瘦及是否健康的标准。

计算公式为: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

长在腹部的肥肉比长在屁股或大腿上的更危险,所以腰围也是重点关注对象,女性腰围≥85厘米即是肥胖[6]。

03 忽略筛查

很多女生都认为,“平时胸部都不会痛,说明没有问题”。

实际上90%的乳腺癌都不痛,更常见的异常表现是:

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房皮肤出现凹陷、橘皮样、皮疹等变化,以及乳房摸到硬块。

图片

来源:世界乳腺癌组织

也有一部分人完全没症状,但千万不要因为没异常就忽略检查,特别是有以下特点的女性[7]:

月经初潮过早(<12岁),闭经过迟(>55岁)

从未生育,首次生产、怀孕>35岁

母亲、姐妹、祖母等亲人患过乳腺癌/卵巢癌

04 选不合适的内衣

江湖上总流传着这句话:“沟,挤挤就出来了”。

但聚拢型内衣虽然穿着好看,却会挤压乳房,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及淋巴液的正常流通。

图片

图源:make a gif

在女性活动时,过紧的内衣也会频繁摩擦肌肤,这些都可能诱发乳房疾病。

  02 怎么做才能有效保护乳房

01 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

一首顺口溜送给大家:

绿色蔬菜要多吃,五谷粗粮要勤吃;

豆类水果不可少,加工肉类限制好;

炸鸡烧烤不要馋,含糖饮料不健康;

精制谷物与食品,减少摄入最重要。

合理饮食才能帮助我们保持健康体重。

图片

02 坚持运动,锻炼身体

运动应该成为女生的生活常态。

美国癌症协会饮食和身体活动指南建议:

每周应进行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做家务、遛狗),或75~150分钟的剧烈运动(比如球类、跑步、爬山)。

03 定期体检,科学预防

在注意日常生活习惯之余,科学预防才是重中之重。

我国乳腺癌筛查推荐起始年龄为40岁,若为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提早筛查。

知妹也建议大家,每月在月经结束的第2、3天进行1次乳房自检,下面附上自检方法:

:脱掉上身衣物,平躺或站立;

:注意观察乳房皮肤或乳头有无发生改变,如有无皱褶或凹陷等;

:使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照上下往复或者同心圆的顺序,对乳房所有区域进行按触检查;

:轻挤乳头,看有无溢液。

图片
图片
但要注意,乳房自检不能代替常规乳腺体检哦。定期去医院进行乳腺检查,才是预防乳腺癌的最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Brown, K. F. et al. The fraction of cancer attributable to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in England, Wales, Scotl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United Kingdom in 2015. Br. J. Cancer 118, 1130–1141 (2018).

[2]Secretan, B. L. et al. Special Report Body Fatness and Cancer — Viewpoint of the IARC Working Group. (2016). https://www./doi/10.1056/NEJMsr1606602?url_ver=Z39.88-2003&rfr_id=ori:rid:crossref.org&rfr_dat=cr_pub%3dwww.ncbi.nlm.nih.gov(link is external)

[3]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 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Diet, Diet,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Cancer: a Global Perspective. A summary of the Third Expert Report. (2018).

[4]Kyrgiou M, Kalliala I, Markozannes G, et al. Adiposity and cancer at major anatomical sites: umbrell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BMJ. 2017 Feb 28;356:j477. doi: 10.1136/bmj.j477. 

[5]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6]周北凡. 我国成人适宜体重指数切点的前瞻性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06):431-434.

[7]CDC.What Are the Risk Factors for Breast Cancer? https://www./cancer/breast/basic_info/risk_factors.htm (February 25, 2021)

编辑:姜珊、陈韵伊

美编/运营:陈韵伊

统筹:吴家翔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腾讯医典她知(ID:TXydtazhi)。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