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常规腹部手术后会放置引流管,至少大多数情况下会。 假如术后放置了引流,上级医师查房一定会重点询问引流相关的情况。一面被上级为难教导,一面吸取经验教训,在临床上更好地观察和思考,是每个医生成长的必经之路。 本文就引流液的量,颜色,以及如何鉴别,临床上常规的处置方法有哪些 4 个常见问题展开。 Q 1:引流液的量 术后留置引流管一个非常重要目的就是观察有没有出现术中并发症。 当引流液突然增多时,需要积极明确病因,警惕出血,消化道瘘,术中损伤输尿管引起的尿瘘等。 如果引流液逐渐减少,在排除包裹形成和引流管阻塞、移位后,就可以评估拔管时机了。 Q 2:引流液颜色 对于留有引流的病人,只在护记上匆匆抄一个引流量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身体力行到床边观察。 走进病房,远远就可以看到引流液是什么颜色,其实这个最直观的性状已经包含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A、红色:术后前 3 天较常见,以术后当天最明显。其主要成分是血液,可以是手术冲洗后残留的积血,或者小的血管渗血,或者术中变异血管的结扎不确切等。 B、黄色:此类型最难判断,常可有红色渐变为黄色,既可以为渗出液或者漏出液,或者胰瘘,也可以是肠瘘形成的,此类常伴有气体和食物残渣等。 C、乳白色:常见乳糜漏,可由手术中损伤胸导管和腹腔淋巴管等导致,比较少见。 D、其他颜色:墨绿色,见于胆道相关手术后的胆瘘;脓性物质,可见腹腔感染,或者感染灶清除不彻底等 Q 3:引流液是渗出液还是漏出液? 相比于像红色、白色、墨绿色等特殊颜色而言,黄色的引流液在临床上较难鉴别。 黄色引流液可能是消化液瘘,比如肠瘘(粪渣样颜色,伴有气体),胰瘘(术后 ≥ 3 d 任意量的引流液中淀粉酶浓度高于正常血清淀粉酶浓度上限 3 倍以上, 同时必须有相应临床表现)。 同时也需要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 A、病因上看:渗出液多因炎症、肿瘤等导致腹膜通透性增加;漏出液因非炎症(心衰、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等)导致血管内外静水压的改变。 B、颜色:渗出液颜色较深,呈透明或者浑浊的草黄或棕黄色,或血性,可自行凝固;漏出液外观清澈透明,无色或浅黄色。 C、Light 标准(符合以下 1 项即可诊断为渗出液):
Q 4:临床处置方式 1、红色: 处理:
2、黄色: A、较为澄清的黄色: 处理:
B、浑浊且伴有气体:多提示发生手术并发症肠瘘。 处理:根据量的多少和患者生命体征判断。
3、白色: A、可能为乳糜漏,行乳糜试验定性阳性即可确诊。 处理:
B、应考虑是否为胰瘘,进行引流液淀粉酶浓度测定可以初步诊断,必要时可辅以 B 超、CT、MRI、ERCP 等手段。 处理:
4、墨绿色: 处理:
5、脓性物质: 处理:根据量的多少和患者生命体征判断。
参考文献: [1] 杨刚, 周晓俊, 单治理.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乳糜漏的临床分析 [J]. 腹腔镜外科杂志,2020,25(11):817-820. [2] 楼文晖, 刘颖斌, 梁廷波, 白雪莉, 杨尹默, 庄岩, 金钢, 郑楷炼, 张太平, 蔺晨, 孙备, 秦仁义. 胰腺术后外科常见并发症诊治及预防的专家共识 (2017)[J]. 协和医学杂志,2017,8(Z1):139-146. [3] 葛均波. 内科学. 第 8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排版:张洁 投稿:zhangjie4@dxy.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