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制内退休金揭秘,羡慕不来!

 金苹果6 2022-08-24 发布于北京

体质内和体质外退休金的高低差距,一直是网上讨论的热点话题。

一有风吹草动,必定是热搜一片。

譬如前两天有90后小伙写的,工作4年工资被国企父母退休金倒挂的文章,就掀起一阵热议。

一、体制内外退休金差距有多大?

现在私营企业普通员工退休,30年的工龄,刚退休时月退休金2000多元都算高的。

而同样的工龄,体制内普通员工的退休金,差不多5000元起。

譬如上面提到的工作4年的90后小伙60后的爸妈,今年从国企退休,退休金分别是6000多元、5000多元。

如果工龄长,退休金更高,譬如下面这位网友分享的:

图片

如果是级别高的干部, 或者是有职称的老师、医生,退休金就更高了,基本上万,譬如下面这些网友分享的自家情况:

图片

图片

图片

略比比,体制内的退休金,差不多是体制外退休金的两三倍再往上走了。

所以体制外的人对体制内的退休金,真的是羡慕到飞起。

二、体制外的退休金算法

体制内外退休金的差距,其实就是制度的产物。

私营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一直施行的是缴费确定型,即:

按照规定的缴费基数每个月固定缴费,到达领取条件后才能领取退休金。

缴费的标准,一般是企业缴纳基数的16%左右(各地有所不同)、个人缴纳8%。

达到领取条件后,退休时能领取的退休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其中: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本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本人退休时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因为多数私营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都是按最低档缴费基数缴纳,几十年累积下来,最终能拿到的退休金,一般只有退休前工资的30%左右。

如果缴的时间长、基数高的话,最高差不多也就能拿到退休前工资的50%。

如果想知道自己将来可以拿多少退休金,是可以测算的。

譬如“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上,就提供测算服务:

图片

图片

不过,因为未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未来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未来缴费工资增长率(上图红框内容)现在不确定,所以实际测算的结果并不是最终的数据,只能当个参考而已。

另外,又因为基础养老金与本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有关,所以不同省份养老金水平会有差异。

如果在多个省份都有缴纳社保,最好能提前规划下,尽量争取在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更高的地方退休,至于最终该在哪里办理退休领养老金,我之前写过:

多地缴社保,该在哪里领养老金?

三、体制内退休金的优势

而体制内的退休金,不同时期算法不同。

在2014年以前,体制内员工退休金享受的是待遇确定型,他们不用自己缴费,退休金大概是退休前工资70%~90%。

这个养老金领取比例,与私营企业职工的30%~50%形成鲜明对比,再加上体制内名目繁多的各类补贴,就造成了体制内外退休金的巨大差异。

而这种明显的不公平,引发社会不满情绪。

在各方力量的驱使下,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将体制内的待遇确定型,改成了与体制外一致的缴费确定型。

但改革嘛,也不能太激进,所以采用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过渡方式,即以2014年10月1日为分水岭,将体制内退休金分为三类:

  • 改革前已经退休的老人,依旧维持旧制度待遇不变;

  • 改革前参加工作、在2024年9月30日前退休的中人,实行新老制度结合,简单理解就是新旧制度哪个领钱多就按哪吧个;

  • 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统一按照新制度计算养老金待遇。

按照这个时间线,大家现在感受到的体制内退休金水平,其实还是旧制度下的结果。

那改革后体制内的新人退休金呢,会与私营企职工一样吗?

当然不是,即使是按新制度,体制内退休金其实还是会比体制外的高不少。

原因至少有三:

一是因为体制内的缴费基数高。

体制内养老保险的缴费,单位是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缴费,个人则按本人实发工资8%来缴费。

而私营企业的缴费基数,大多数是按照最低基数缴纳的,也就是按当地上年度在岗平均工资的60%来缴纳。

所以即使是按同样的计算方式,因为体制内的缴费基数比体制外要高得多,不论是基础养老金部分、还是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算下来都是体制内的更高。

二是体制内有职业年金。

我们常说的养老保险三支柱,基本养老保险金是第一支柱,职业年金则是第二支柱。

作为第二支柱的职业年金,现在基本只有机关事业单位才会建立,按官方数据,到目前为止仅覆盖到几千万人。

职业年金的缴费,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实发工资4%缴费。

这笔钱,现在就等于是体制内员工专享,私企职工基本没有。

三是体制内缴费稳定、缴费期长。

体制内工作是出了名的“铁饭碗”,只要不作死,可以都一直干到老,所以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的缴费稳定、缴费期也长。

缴费稳定、缴费期长,不论基础养老金、还是个人账户养老金,都会相对较高。

而体制外呢,且不说现在大环境不好、朝不保夕,就算是经济环境好的时候,很多人的工作都是频繁跳动,在跳动期间交不了社保、社保断缴是普遍现象,所以可能有些人工作了几十年,到退休年龄时社保还没有交满15年。

总之,上面三大因素算下来,再加上体制内可能的各种补贴,即便同样采取缴费确定型的养老金制度,体制内的退休金依旧比体制外高不少。

四、体制外的养老规划

体制内的养老金香归香,但想要享受体制内的高退休金,一要有本事能进去,二要有耐心待下去。

尤其是现在大环境不好,一些地方的公务员都开始背卖房指标了。

所以我们也别只盯着体制内的养老金有多高,而忽略这份工作背后的难熬。

体制外的退休金确实是少,基本只能顾温饱,将来养老想要过得好,除了要努力挣钱外,还得尽早做好养老规划。

即在缴纳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再额外存点养老的钱,以保证将来退休后的生活质量。

退休是将来的事,而养老规划则是现在的事。

个人储蓄养老的钱,可以选择合适的个人养老金融产品,日积月累、专款专用。

个人养老金融产品,除了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外,还有官方着手搭建的个人养老金账户、银行养老理财产品、特定养老储蓄产品等。

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优势是能锁定长期的固定收益,最匹配的就是终身养老年金,如我们之前写过的养多多2号,随着时间的推移复利收益能达到4%以上;增额终身寿也能用作养老,如弘康金玉满堂、限时附加金多多万能账户的增多多3号(泰山版)等,复利收益接近3.5%、使用灵活,万能账户还能拉升收益

个人养老金账户,之前也写过(点此),最大的优势是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只是虽然政策已出台,但需先运行后才能全面铺开,而且每人每年最高限12000元。

银行养老理财产品,目前发行了两批,产品的收益会有浮动;

特定养老储蓄产品,也是最近推出的新政策,就是提供养老专属的银行长期定存,分为5年期、10年期、15年期、20年期四档,将于11月20日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五个城市进行1年的试点。

总之呢,不管我们现在是钱多、还是钱少,想要将来养老压力小,关键是现在做好规划并执行起来,日积月累,让时间的魔法给我们将来的养老生活添光彩。


图片
好看的都在点“赞”和“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