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物共生,无废功成皆自然

 无知一熊 2022-08-24 发布于广东
万物之间既斗争又统一,斗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统一的结果是“相互依附,共同生存”;前者是达尔文式竞争进化,后者是马古利斯式共生进化。共生进化,和竞争进化一样,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进化途径。
“共生”最早是作为一个生物学概念,意指“不同种属的生物按某种物质联系共同生活”,广义上包括“寄生”“共生”“共栖”,由德国真菌学奠基人德巴里(H.Ade Bary)在1879年提出;在1970年美国生物学家马古利斯提出连续内共生理论后,逐渐被应用到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和生态学等领域。
中华传统讲究共生,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奠基人费孝通对此总结出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儒家推崇人与人之间的“亲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并推及人与物之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佛家推崇慈悲为怀的利他,道家推崇万物一府、道法自然、不争无尤和无为而治;可见,儒释道关注主体共生、主客共生;不仅如此,中国传统还关注文化共生,三教合流即是自证。三教合流在北宋成型,明代以后成为社会主流,从而将“治世”“治心”“治身”融为一体,推崇“天人合一”“天地人和”。文化共生赋予文化创新活力,是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动力。
农业是经济之母。农业孕育出轮作、间作套种、轮间结合的生产共生方法和种养(牧)结合、工农商结合等产业共生方法,具有增产丰收价值和生态环境保护价值。中国农业共生配置历史悠久和方式多样,西汉晚期的《氾胜之书》记录了瓜豆间作,北魏末年的《齐民要术》记载了桑和绿豆或小豆间作、葱和胡荽间作,明代以后麦豆间作和棉薯间作已较普遍;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多种稳定、成熟、科学的配置方式,如甘蓝和小红萝卜混种,收成后轮种芹菜、莴苣,并混栽番茄等轮间结合方式,可有效避免阳光争夺、水性相悖、营养争夺和病虫害乱上作乱等矛盾。至于种养结合,早在公元前770-403年的春秋战国时期便形成了生态、低耗、高效的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以“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循环模式为特征,桑地和池塘相连相倚,种桑和水产养殖相辅相成,农业和工商业相得益彰,展现了一种完美的江南水乡的经济共生模式
工业领域也借用共生理念建设产业园和改造旧的工业区,使之成为“生态工业园”,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园区公用设施之间建立起一种类似“食物链”的生态链,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减轻负面生态环境影响。此外,共生理念也被应用到区域经济领域,指导建立区域经济生态圈,优化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生产之间、正生产与逆生产之间、地方市场之间、政府设计与监管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知,共生理念具有普遍的指导价值。所谓“共生”是共生体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下依据物质、能量、信息(包括数据)、技术、管理等资源的交流共生模式所形成的互赢共存关系,依据共生体可以是人、物、产业、区域乃至自然等住客体和生产、经济、文化等活动,形成主体共生、主客共生、产业共生区域共生生产共生、经济共生、文化共生等形式,这些共生形式可以也应该用于循环经济之中,打通垃圾回收、转化(过腹转化、加工、生物转化)、二次原材料和能源的生产、供应与应用、商品销售、节能节水节电减碳与垃圾减量等环节,建立健全正生产与逆生产共生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和生态圈,实现万物共生之无废功成皆自然。《道德经·第十七章》曰:“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