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训宝典之一百七十七:冯班家训《家戒》之一

 ptzhangyh 2022-08-24 发布于福建

冯班,字定远,晚号钝吟老人,江苏常熟人。明末清初诗人,入清未仕,专心治学,著有《钝吟杂录》、《钝吟集》等著作和诗集。

冯班的《家戒》,主要记述了自己对于教育子弟、为人处世、读书治学方面的见解。冯班感叹历史上所流行的《太公家教》无缘得见,“顾尝思之矣,谓之家教,是父兄以教其子弟者也,不应雕饰文词,其理是矣,则于圣人之所谓修身齐家,入以事父兄出以事长上者,必有当焉矣,是天下之良书也,惜哉我不及见,不得采取以善我身教我子弟,可胜叹耶!”因此,就把自己数十年来的人生感悟与治学体会诉诸笔端,希望对于子弟的教育和成长有所助益。

文章图片1

冯班家训《家戒》之一:

读李习之《答朱载言书》云:“其理是而词章不能工者,太公家教也”,今此书不传习之,所谓不工者我不能与之覆较。顾尝思之矣,谓之家教,是父兄以教其子弟者也,不应雕饰文词,其理是矣,则于圣人之所谓修身齐家,入以事父兄出以事长上者,必有当焉矣,是天下之良书也,惜哉我不及见,不得采取以善我身教我子弟,可胜叹耶!我无行,少年不自爱,不堪为子弟之法式。然自八九岁,读古圣贤之书,至今六十余年,所知不少。更历事故,往往有所悟。家有四子,每思以所知示之,少年性快,老人谆谆之言非所乐闻,不至头触屏风而睡亦已足矣。无如之何,笔之于书,或冀有时一读,未必无益也。是即李习之所谓词章不工者,勿以文字求我。  

孟子曰:“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只如此,便完全是个尧舜。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俗人只为不知学问,识见浅薄,遇要紧处料理不来,任情随俗,做得不好,便把人品弄坏。但孝悌二字甚不易料理,没有十二分学问,举手动足便错了。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此是儒者功夫。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是儒者学问,蒲团上騃坐,殊不了事。  

程子教人读书,曰:“一部《论语》,未读时是这般人,读了只是这般人,便是不曾读一般。”此言最恳切。最难读者《论语》,圣人说话简略,说得浑融,一时理会不来。是难读也亦最易读,读一句是一句,理会得一分是一分,是易读也。不似他书,认错了要误人。赵普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大是会读书。如吾所见,只一二句便终身受用不尽。庄子曰:“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亦是一句说话,但此是道家学问,不如《易》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积”字最妙。积善成名,不是虚名,这名便不害事。若为恶,于冥冥者不有人祸,必有天殃,不于其身,必于其子孙,恶字一毫来不得。如老子云“天网恢恢,疎而不漏”,这话却好,小人只看了疎处,不曾看他不漏处,便去放肆,是他识见不济,看理不明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便是积的工夫。  

俗语亦有益人处。吴人谚云:“风潮过了,世界在吾。”一生用之,虽经历事变,至今无大患。但众人汹汹时,不可随他,自己有个把捉,汹汹的定了,便受用。  

太平时做错了事却有救,乱世一毫苟且不得,一失脚便送了性命。  

“信而好古”,“温故而知新”,是读书得力处。  

儒者有一种门户有一种习气,须洗得尽,方是好学的人,方是真儒。

君子之孝,莫大于教子孙。教得好,祖宗之业便不坠于地。不教子弟,是大不孝,与无后等。  

儒者之业,莫如读书。记诵以为博,是读书病处,亦强似不读。  

读书有一法,觉有不合意处,且放过去,到他时或有悟入,不可便说他不是。  

译文:

读唐代李翱《答朱载言书》写道:道理正确而语句不太工整的,有《太公家教》,现在这本书没人能传授学习,所谓语句不工整我也不能再去考校。曾经思考过,称之家教,是父亲兄长用来教导子弟们的,不应该精心雕琢文辞,道理正确,那对于圣人所说的修身齐家,在家里侍奉父兄出去侍奉长辈,一定很适用,是世上的好书,可惜我没能看到,不能用来提高自己教导我的子弟,太可惜了!我品行不佳,少年时没能珍惜自己,不能作子弟的榜样。但从八九岁,读圣贤的经典,到今天六十多年,知道的也不少。经历了很多事,往往有所领悟。家里四个儿子,总想把自己的所知所想告诉他们,少年人性格爽快,老人絮絮叨叨的话不喜欢听,没有头靠着屏风睡着就不错了。没有办法,记录下来,期望他们能读一读,未必没有好处。这就是李翱所说语句不太工整的文章,不要拿文辞不工苛求我。

孟子说:“尧舜提倡的道理,就是孝悌。”孩子幼年时,都知道爱父母;等到长大,都知道敬兄长。这样做,就完全像尧舜一样。所以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俗人只因为不懂得学问,见识短浅,关键地方把握不住,做得不好,就败坏了人品。只是孝悌两个字很不好把握,没有十二分的学问,一举一动就会犯错。

有子说:“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义才能产生。孝悌,就是践行仁道的根本。”这是儒者要下的功夫。《中庸》说:“要广博的学习,审慎的发问,慎重的思考,明白的分辨。”这是儒者所做的学问,只在蒲团上坐着发呆,就不会有成效。

程颐教导人读书,说:“一部《论语》,没有读之前是这样的人,读了之后还是这样的人,就像没有读一样。”这句话最恳切。最难读的就是《论语》,圣人说话简略,说得融会不显,一时半会明白不了。但难读也最容易读,读一句是一句,明白一分是一分,这就是容易读。不像其它书,读错了耽误人。宋代赵普用半部《论语》治理天下,就是很会读书。我的看法,哪怕只需要一两句就受益一辈子。庄子说:“做善事不追求名誉,做恶事不至于受刑罚。”也是一句话,但这是道家的学问,不如《易经》说“不积累善行就不足以成名,不积累恶行就不足以毁灭自己”,“积”这个字最妙。积累善行成名,不是虚名,这个名就不会惹麻烦。如果作恶,在暗中没有人为的灾祸,也一定有天降的灾难,不落在自己,也一定落到子孙,所以一点恶事也不能做。就像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句话很好,但小人只看到疏字,没有看到不漏,就去肆意作恶,就是这些人没有见识,不明白道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就是积累的功夫。

俗话也有帮助人的地方。吴人的谚语说“风浪过去,世界还要靠自己。”一生领会这句话,虽然经历很多世事变化,到今天也没有大灾患。只是人潮汹涌的时候,不能跟着,自己要有定力,人潮过去之后,才知道好处。

太平时做错了事情还有救,乱世中一丝都不能马虎,一旦失足就会送命。

相信并爱好古代经典,温习旧知识而能有新见解,这是读书有成效。

儒者都有一种门户之见和不良习惯,要能去除干净,才是好学的人,才是真正的儒者。

君子的孝道,最重要的是教导子孙。教导的好,祖宗的家业就不会败亡。不教导子弟,就是大不孝,和没有后代一样。

儒者的职业,不如读书。为了学问广博而诵读强记,是读书方法有问题,但也比不读要强。

读书有一种方法,感觉有不符合自己想法的地方,暂且放过去,说不定之后会有感悟,不能马上认为这种观点不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