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儿媳当成亲生女儿靠谱吗?67岁婆婆的忠告:真这么做,你就输

 谢耳朵馆长 2022-08-24 发布于四川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以前的观念中,婆婆往往是“一家之主”,让儿媳做饭洗衣,伺候老公,孝顺公婆,教育孩子,和婆婆相处也成了很多女人的心病,生怕一不注意就被婆婆抓住把柄,训斥一顿。
而现在观念推陈出新了,儿媳的地位反而高了起来,婆婆开始包揽了所有的累活,被媳妇呼来唤去 的,有什么事还不好和儿子说,有苦难言,身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67岁的王婆婆就是这样一位善良又善解人意的婆婆,也把感情看的很重,年轻时也有幸遇到了爱情,年老被丈夫儿子疼爱。

直到儿子结了婚生了孩子,在生孩子之前,儿子儿媳就已经搬到外面单独居住了,只有周末才回来吃顿饭,儿媳每次都很乖,回家也会主动帮忙做家务,直到小两口带了孩子,回来的就少了,但是王婆婆特别高兴,主动提出去儿子家给儿媳带孙子,顺便伺候儿媳坐月子。
去之前老伴儿再三叮嘱王婆婆:不要过多掺和杂事,最重要的是和儿媳的关系要点到为止,不要真把儿媳当成亲生女儿,要有边界。
可是王婆婆并不这样认为,本来自己就是去帮忙伺候带孙子的,对方怎么可能对对自己有意见。

结果刚呆上半个月事情就出端倪了,儿媳开始习以为常,对王婆婆呼来唤去的,王婆婆主动关心儿媳的穿衣吃喝,还被儿媳向儿子告状,说她管的太宽。
直到有一次,王婆婆生病了还在坚持做家务,儿媳都舍不得帮忙,小俩口因为这件事大吵了一架,王婆婆为了平息矛盾只好给儿子找了个理由灰溜溜地回了老家,一回家在老伴儿面前肠子都悔青了……
儿媳不领情成了很多婆婆的“心病”,婆婆要么希望把儿媳当做女儿对待换取对方的真心,要么就希望对方进门起就把自己当作亲妈对待,这种需求错位的场景在心理求助里面也经常看到, 其实归根到底还是爱和边界线的问题。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每个人在不同的 场景中都扮演者不同的角色,也有不同的职、权、利。在家庭关系中,女儿和媳妇,婆婆与母亲,两个女人的角色永远都不可能平等
因为当婆婆看到媳妇进了自己的家门,就会本能地生成一种期待,那就是希望儿媳妇像对母亲一样对待自己。
而媳妇的预期又不一样:我又不是你带大的,我对你做 的也该做了,能待到到这个份上已经很不错了。
就比如这则故事中 的王婆婆,其实就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母亲的角色,而儿媳却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女儿的角色。

儿媳一方面接受了婆婆作为“母亲”无私的奉献,另一方面又不能接受这位“母亲”跨越边界的“干扰和关心”,像极了普通家庭中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矛盾,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婆婆也是想借着过度 的“关爱”侵入儿媳的 生活,希望对方把自己当母亲,而儿媳却不愿意被越界,也不愿意承认对方的母亲身份。
故事中,儿媳固然有错,可以看出她很不成熟和任性,不能体贴婆婆的用心良苦。但其实,无论媳妇成不成熟,都逃离不了这个定律:婆婆永远都会把儿子和儿媳区别对待母子女关系一定比婆媳关系要好。
婆婆一方面期待着儿媳对自己好,一方面又永远做不到真正对女儿那样对儿媳。这就是为什么儿媳会觉得婆婆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子理所应当,矛盾点也就在这里。
那些能处理好这层关系 的家庭,多有一个高情商的婆婆和一个聪明的儿子,只有这两人 的态度摆好了,家庭才能和谐。
因为男人本能的生理取向是站在母亲这边的,他们“潜意识”里会一直认同母亲,即使结婚后,也本能地选择“疏远”自己 的妻子站在母亲的立场,就像王婆婆的儿子一样,而妻子作为“外人”的存在无法调节本质的矛盾。
但现实生活中,许多男人的角色很尴尬,一方面想顺着母亲,一方面又不想要妻子受委屈,于是更多的男人选择了“逃避”,不愿意处理婆媳矛盾,让两个本就角色错位的女人争执不休。
一个聪明的男人敢于承担两边的责任,在处理婆媳关系的时候会懂得“两头瞒,还有说好话”,而高情商的婆婆更容易化解矛盾。
她们选择更多的站在儿媳面,哪怕只是表面上的,聪明的婆婆不会一味的付出,更不会道德绑架,不会把自己的付出当成绑架儿媳的枷锁,只有明确了边界感的矛盾和问题,婆媳关系才能真正地化解。
总而言之,婆媳关系的和谐还是要多方的共同建设,做媳妇的自然要更加成熟,体贴长辈的良苦用心,为自己的孩子做好“未来婆婆”的榜样,毕竟孩子总会向父母学习如何对待长辈! 当婆婆的应该宽豁大度,不计小事。
儿子也应积极面对问题,不要逃避问题,其实无论是什么人际关系,都要“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最大矛盾点,很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以家庭大局为重,共同为构建和谐家庭尽一份责任,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