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水鉴心05济世——报国与济民

 dtmz 2022-08-25 发布于山西

白水鉴心05济世——报国与济民

中条山客

位卑未敢忘忧国,有能耐则济世。扫除天下,立功边境,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丈夫不逆旅,何以济苍生?力薄不能推一饭,义深长愿散千金。民安足遂心中愿,年壮何妨到处家。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

——【山客辑后语】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宋代文天祥诗《过零丁洋》。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谁没有一死,要紧的是使自己报国忠心能够永远在青史闪耀。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出自《抱朴子·广譬》。意思是:壮烈之士爱国好像爱自己的家一样。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出自顾炎武《日知录》。意思是:保卫国家,虽然是地位低微的平民百姓也有责任。

  【位卑未敢忘忧国】 出自陆游《病起书怀》。意思是:地位低下也不敢忘记为国担忧。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出自《后汉书·陈蕃列传》。意思是:大丈夫活在世上,应当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怎么会只顾自己一家呢!扫除:这里喻指整治。

  【大丈夫处世,当为国家立功边境】 出自《后汉书·张奂列传》。意思是:男子汉活在世上,就应当奔赴边疆报国立功。

  【得拘絮而失才能,非立功之实也】 出自《后汉书·仲长统列传》。意思是:为保身自洁而不去发挥才能,这样的人哪里能为国立功呢?絮:同“洁”。拘絮:束身自洁,即隐逸之人。

  【极身毋二,尽公不还私】 出自《战国策·秦策三》。意思是:终身尽忠而无二心,一心为公,不谋私利。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出自诸葛亮《后出师表》。意思是:不辞劳苦地献出自己的毕生精力,直到死才停止。

  【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出自明代海瑞诗《樵溪行送郑一鹏给内》。衽席:寝处之所,这里指安居乐业。意思是:大丈夫的志向是要为国家的治理做贡献,希望天下的黎民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

  【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 出自宋代陆游诗《太息》。意思是:我平生的意志如铁石般坚硬,就是要将家庭置之脑后,一心建功报国。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做鬼雄】 出自宋代陆游诗《书愤》。意思是:我报国的雄心壮志并没有随着我年龄的变老而衰减,就算是死去了,也要做鬼中的雄杰与敌人搏斗。

  【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 出自清代顾炎武诗《五十初度时在昌平》。河:黄河。意思是:路途遥远,也不必为天色将晚而犯愁;老年人还在每天企盼着哪一天能看到黄河之水变得澄清。诗句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振兴所抱的坚定的信念。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出自《后汉书·马援传》。马革裹尸:用战马的皮包裹尸体,比喻战死沙场。意思是:好男儿应当为国家而战死沙场,用战马的皮包裹着自己的尸体回来安葬啊!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出自(战国·楚)屈原《九歌·国殇》。意思是:肉体虽然死去了,但精神不死,坚毅的灵魂仍然要做群鬼中的豪杰。颂扬了将士们为国捐躯的壮烈精神。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出自清代林则徐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如果。以:给予,交出。意思是:如果是对国家有利,我的生命都可以交出来,怎么能够见福就迎受、见祸就逃避呢?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出自《礼记·儒行》。意思是:只求有利于国家,不求个人富贵。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出自近代秋瑾词《鹧鸪天》。金瓯:金制酒器,比喻疆土完整。金瓯已缺:指中国台湾和辽东半岛被帝国主义所霸占。意思是:祖国的部分领土已被别人霸占,山河破碎,总要将它收复回来,为了祖国的事业,我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还怎么敢吝惜自己呢?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出自明代戚继光诗《韬钤深处》。海波:海上的波浪,这里指倭患,因为当时倭寇经常侵扰我国沿海地区。意思是:我的意愿并不是封侯拜相、获取功名,我一心想的是早日让海上的倭患平息下来。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出自(战国·楚)屈原《九歌·国殇》。秦弓:古代以秦国的弓最为强劲,这里指最强的弓。惩:害怕,恐惧。意思是:身佩长剑,手持强弓,奔赴沙场,就算身首异处也毫不畏惧。

  【常思奋不顾身,而徇国家之急】 出自汉代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徇:同“殉”,为了某种目的而牺牲自己的生命。意思是:常常想到要奋不顾身,牺牲自己的生命来解救国家的危难。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出自宋代陆游诗《金错刀行》。意思是:过去楚国只剩了最后三户人家,尚且将秦国灭掉了,堂堂的中国怎么会没有人来抵御侮辱呢?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出自宋代陆游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轮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里指代边塞。意思是:僵卧在荒凉孤寂的小村庄里也不感到悲伤,心里所想的依然是要到祖国的边塞守卫国家的安全。

  【但期处死得其所,一死政自轻鸿毛】 出自宋代刘过诗《从军乐》。但期:只希望。政:同“正”。意思是:只希望我能够死得其所,为了国家而死,我就将生命看得和鸿毛一样轻。诗句表现了战士为国捐躯的伟大志向。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出自清代徐锡麟诗《出塞》。意思是:我只知道要征战沙场,为国捐躯,何必非要用马革将尸体包裹回来安葬呢?

  【岂无怀土心,所羡千里途】 出自清代顾炎武诗《丈夫》。意思是:哪里是我不怀恋故乡呢?但大丈夫更向往的是在千里征途有所建树。诗句表达了作者愿为国家有所作为的积极心态和爱国热情。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出自清代顾炎武诗《精卫》。意思是:我立定志向要填平东海,就算是身体被海水淹没,我的志向也不会改变。只要东海填不平,我的心志就永远不会终止。表达了作者将复国的斗争进行到底的决心。

  【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出自《周易·鼎·象辞》。意思是:木上有火,君子应当端正自己的位置,固守安国定邦的使命。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 出自《国语·晋语八》。意思是:最高明的医生能医治国家的疾病,然后才给人看病。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是:把国家的危急放在前面,个人恩怨放在后头。

  【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 出自金代元好问诗《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沧海横流:比喻社会局势动荡不安。意思是:秋风不要吹动我花白的头发,国家这种危难的局势还需要我去尽心挽救。诗句表达了作者虽近暮年,但依然不忘报国的高尚情操。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出自宋代汪洙诗《神童》。意思是:王侯将相本来就没有固定的种族,好男儿只要能发愤图强,就一定会有所作为。

  【人生一死浑闲事,裂眦穿胸不汝忘】 出自宋代宇文虚中诗《在金日作》。裂眦:撕裂眼角。不汝忘:不忘汝。汝,指国家。意思是:死是非常平常的事,就算是被挖去了双眼,剖开了胸膛,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国家。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出自宋代文天祥诗《扬子江》。磁针石:用磁石磨制的磁针。南方:代指南宋。意思是:我的心就像磁针一样,不指向南方就绝不肯罢休。诗句表现了作者永远忠于国家的拳拳爱国之心。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出自明代张居正《答福建巡抚耿楚侗谈王霸之变》。以:给予,付与。意思是:只要是对国家对社稷有好处,我就会连生命都全部献上。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出自(三国·魏)曹植《白马篇》。忽:轻视。意思是:为了国难而牺牲自己,把死看得和回家一样从容。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出自宋代岳飞词《满江红》。尘与土: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即没有成就,这里做谦词。云和月:指作者南征北战的生活。意思是:年近三十,可为祖国所作的贡献还是那样微不足道,为了收复疆土,还要披星戴月,转战千里。千万不要虚度年华,不然,到老时,就只有徒然悲叹了。几句词表现了作者视“功名”如“尘土”,却渴望与云、月作伴,驰骋疆场,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

  【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出自宋代陆游诗《感事六言》。意思是:我的头发早在多年以前就白了,但我的心却至死都是赤诚的。两句诗表达了作者至死为国的忠诚。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出自唐代白居易诗《新制布裘》。意思是:大丈夫贵在以天下人的利益为重,怎么能够仅仅满足自己,而不顾别人呢?《孟子·尽心上》中曾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表现了作者救世济民的伟大抱负。

  【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 出自《礼记·檀弓上》。意思是:活着的时候要对人民有益,死了也不做害人的恶鬼。

  【士君子尽心利济,使海内少他不得,则天亦少他不得,即此便是立命】 意思是:靠正道谋生的人都尽心尽力去做些有益于他人和世界的事,这使得世人都离不开他,老天爷自然也离不得他。如此做法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最好途径。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意思是:自然形成的禀赋叫做人性,遵循各自的人性叫做道,修明并推广这些道叫做教化。

  【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 出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意思是:为正义事业而谋求的必有所获,为民众利益办事的必然成功。

  【才所以为善也,故大才成大善,小才成小善】 出自《三国志·魏书·卢毓传》。意思是:才干是用来做善事的,因此才干大的能做成大善事,才干小的能干成小善事。才:才干,才能。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出自宋代李纲诗《病牛》。羸病:瘦弱有病。意思是:只要能够让人们都能吃饱饭,就算是耕地累得病倒在残阳之下,也在所不辞。诗句表达了作者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操和伟大的奉献精神。

  【君子之为君子也,一人死而万人寿,一人痛而万人愈,一人忧而万人乐,一人劳而万人逸】 出自明代庄元臣《叔苴子内篇》。意思是:君子之所以称为君子,是因为他所企求的是牺牲他一个人,而让万人得以长存;病倒他一个人,而使万人痊愈;烦劳他一个人,而让万人得以快乐;辛苦他一个人,而让万人得以安逸。

  【带得无边春下,等待江山都,教看鬓方鸦】 出自宋代辛弃疾词《水调歌头》。带得:带来。鬓方鸦:鬓发如乌鸦一样的黑,比喻青春常在。意思是:将无边的春色带到人间,等到江山垂老,看看我们依然是鬓发乌黑。这首词为作者给朋友祝寿所作,词以收复失地,报国雪耻与朋友互勉,其中也寄托着作者本人的豪情壮志。

  【费千金为一瞬之乐,孰若散而活冻馁几千百人;处眇躯以广厦,何如庇寒士于一廛之地】 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冻馁:受冻挨饿。眇躯:短小的身躯。廛:古代指一户人家所住的房屋。意思是:与其耗费千金来博取一时的快乐,哪比得上将这些钱分散给挨饿受冻的人让他们活命呢?与其用宽敞高大的房子来安顿自己短小的身躯,哪比得上将贫苦之人都庇护起来,给他们每人一小户地方呢?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出自《孟子·尽心上》。见:通“现”。意思是:得志的时候,要将恩泽施于百姓,不得志的时候,要修养身心,将自己的高尚品德展现于世。此二句表达了作者的济民利国之志。

  【愿为飞絮衣天下,不道边风朔雪寒】 出自清代陈恭尹诗《木棉花歌》。衣天下:给天下人做衣裳。意思是:我愿意化作漫天飞扬的木棉花絮,给天下人当做衣裳,让他们不再抱怨风雪的寒冷。

  【丈夫不逆旅,何以及苍生】 出自明代俞大猷诗《秋日山行》。逆旅:客舍,四海为家,这里指南征北战。意思是:大丈夫如果不转战南北,四海为家,怎么能够为百姓出力呢?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出自明代于谦诗《咏煤炭》。意思是:只要能够让天下的百姓都吃饱穿暖,煤炭就会不辞辛苦地走出山林。诗句抒发了作者想为百姓献身的博大胸怀。

  【但愿天下人,家家足稻粱!我命浑小事,我死庸何伤】 出自宋代文天祥诗《五月十七日夜大雨歌》。庸何伤:有什么可悲伤的呢?意思是:只要天下百姓家家都能丰衣足食,即使我死了,又有什么可悲伤的呢?

  【何当一夕金风起,为我扫却天下热】 出自唐代王谷诗《苦热行》。意思是:如何才能在一夜之间刮起秋风,为我扫除天下的酷热呢?诗句表达了作者想为人民解除酷热的急切心情。

  【英雄心性由来热,待竞苍生衣被功】 出自《岭云海日楼诗钞·棉雪歌》。衣被功:指为人们谋福利。意思是:英雄志士向来都是满腔热情,他们的心愿就是要为天下百姓谋福利。

  【力薄不能推一饭,义深长愿散千金】 出自宋代陆游诗《冬夜思里中多不济者怆然有感》。意思是:我家道贫困,不能为饥饿的人们送上一粥一饭,对他们深深的情义让我总盼望着有一天能够给他们散发千金!诗句表现了作者关心人民疾苦的高尚境界。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出自宋代王令诗《暑旱苦热》。意思是:如果不能带着全天下的人前往乘凉,我怎么忍心独自去游历呢?“何忍”二字充分显示了作者甘愿与人民同甘共苦的高尚情怀。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出自唐代罗隐诗《雪》。瑞:这里指降雪,因有“瑞雪兆丰年”之说,故称。意思是:在长安还有许多饥寒交迫的人,因此,即使是瑞雪,也还是不宜多下。

  【宁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寒飕飕】 出自宋代王安石诗《杜甫画像》。庐:简陋的房舍。飕飕:刮风的声音。意思是:我宁愿只让我一个人的草房破旧,宁可让我冻死,也不忍心看着天下百姓都在瑟瑟的寒风中颤抖。作者用杜甫自己的诗句赞扬了杜甫体恤百姓的高尚精神。

  【民安足遂心中愿,年壮何妨到处家】 出自明代于谦诗《连日灯花鹊噪漫成》。意思是: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我现在正值年壮,四海为家,又有什么关系呢?诗句平白真挚,将作者为了天下苍生的安定生活宁愿自己吃苦受累的高尚精神表现得酣畅淋漓。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出自唐代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庇:全部遮护。寒士:受冻的人。见:同“现”,出现。意思是:怎么才能得到成千上万间高大的房子,能够遮蔽着天下所有贫寒的人,使他们都笑逐颜开地住在那里,无论刮风下雨,都安然不动、稳如泰山呢?如果真能有那么一天,就算只让我一个人的房子破陋,受冻致死,我也心满意足了。几句诗充分表现了作者舍己为民的高尚情操。

  【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 出自宋代陆游诗《春日杂兴》。野老:田野间的老人,这里指普通百姓。流民:四处流浪的人民。意思是:我现在也成了普通的百姓,已经没有什么责任了,然而,一见到路上有四处流浪的人民,我的心就忍不住荡起波澜。诗句表现了作者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

  【忧民之溺,由己之溺;忧民之饥,由己之饥】 出自宋代邓牧《见尧赋》。溺:落水,比喻陷入困境。忧:同“犹”,犹如。意思是:为人民的忧困担忧,就如同为自己的忧困担忧;为人民的饥饿忧伤,就如同为自己的饥饿忧伤。

【愿移灾咎及予躬,免使苍生受憔悴】 出自明代于谦诗《入春狂风大作加以久无雨雪因以自咎》。予躬:我一个人的身体。意思是:我愿意将全部灾祸都转移到我一个人的身上,而让天下的百姓免受困苦。

2022年8月25日星期四,古虞上阳书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