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几个特定的时间点,会络绎不绝的有人来找我聊天。 一个是执医考试前,新考执医的学弟学妹会来要题库,想多刷题,想把加试的那20分都拿到······ 一个是临近考研报名,辛辛苦苦准备一年,却不知因为什么原因,领导不同意自己报考研究生,短期内不知道该怎么缓解情绪,少部分还会出现无意义感甚至想解脱的感觉。你品,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你细品,当你置身其中,你会做什么来表达你的立场。 再一个是服役期满即将离开体制的兄弟,他们会问带CF影不影响考研、影不影响找工作这一类问题。emmmmm,我就说一点,你打电话给人家招生办的老师:老师您好,我是今年XX(情况)的考生,请问你们学校收带CF的学生嘛?(直白一点,我要是招生办的老师,你都这么问了,我肯定不收你,哪怕你考研考了500分,我也不要!) 曾经有师兄这么问过我:你后悔么? 还有这么问的:你过上你想要的日子了么? 我:???我后不后悔,我过上什么样的日子,跟你有什么关系? 如果我说我过得很好,你盲目地离开了体制,然后过得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回头让你再来埋怨我? 如果我说我过得不好,然后让你借题发挥:看吧,那个傻逼出去以后还不如我在里面过得好!还是你有先见之明:先观望观望,等那几个傻逼出去了,看看他们过得好不好我再做打算等等。 我一直都主张一个人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根据你想要去的目的地再来考虑你要怎么努力,需要花几年的时间和多少精力,预期的结局等。再有就是,你实现了自己的目的以后该往哪里去的问题——不管你在哪里,你努力的最终目的是想让你自己过得舒服。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我是一个不习惯被过度束缚的人,所以会经常有一些看起来不那么切实际的想法,然后还会将其付诸实施,所以有了MMUmedic和所谓的传闻中的金老板(但实际上我还只是一个打工仔)。我有时候会反思,我跟别人的区别,可能也就是想到什么就会去做,先不管能做成什么样,至少我会去做,仅此而已。 近期发的内容,有学弟反馈质量不高,建议调整方向。我有想过,但是因为毕业论文跟小论文还没搞定,实在是精力有限。我只能说,我会努力提高后面的发文质量。同时也鼓励大家踊跃来搞,视稿件质量给付稿费。 最后的最后,基于我的专业,再次推销我的心理咨询: 在读本科的你是否迷茫? 在基层工作的你是否迷茫? 在读研读博的你是否也在迷茫? 当时光褪去颜色 你是否距离你最初的梦想越来越远? 当你不再年轻的时候 你是否会因为现在在虚度光阴而追悔莫及? 当你用尽所有努力终于离开体制时 你是否还有再出发的动力和能力? 本咨询师拥有5年J校,3年J层经历,在此期间承担单位的心理健康相关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咨询经验,尤其擅长人际交往、个人成长、情绪问题、职业规划、生涯咨询和亲密关系等领域的心理咨询。 曾经有一本书叫做《我有故事,你有酒吗?》,我想说,我不仅有故事,我还有烈酒,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来治愈你的人生。 |
|
来自: 昵称7093470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