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生于山村,孤独写作20年,没想到居然写出了如此打动人心的诗歌

 kslztqs 2022-08-25 发布于山东
原创2022-08-09 14:42·黑历史与冷知识

如果现在要给所有文体排个座次,中文现代诗肯定不会排在最后一位,因为它连参加排位赛的资格都没有。

中文现代诗最后的辉煌,大约定格在33年前的黄昏时分——25岁的年轻诗人海子躺在山海关与龙家营之间的铁轨上,用瘦弱的身躯与慢行的货车碰撞。

从此往后,它的神圣、壮烈、先锋、价值,甚至是存在意义本身,都开始逐渐异化、逐渐消解了。

有的现代诗走向了晦涩的极端,语词成为了意义的黑洞,语法被丢进了无尽虚空,诗里的每一个意象都是需要推理的谜题。

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写一段话,单押一个Flow,然后敲几个回车分行,宣称一切都可以叫做诗。

现代诗有用吗?现代诗在当代应该是没用了。虽然伟大的《诗经》定下的“诗言志”传统,在中国文学的世界里足足传承了三千多年,可现在我们还需要“以诗言志”吗?

此刻你手机屏幕上的APP里,肯定至少有一个能让你用更直观、更简单的方式,表达情绪与思想

——甚至可能还有现成的模板和文案,直接发出去就好。

所以这个时代看起来真的并不需要现代诗,甚至已经不需要诗人了。

在中文现代诗的黄金时代,《星星》诗刊曾在成都举办过一场“中国·星星诗歌节”,邀请了顾城、北岛、舒婷等当年评选出的十大青年诗人。

那次诗歌节,成为了一场全国最轰动的追星活动。只能容纳800人的剧场里挤进来了1万多人,买不到票的狂热粉丝们爬墙翻窗也要挤进会场里,以至于将整个剧场的窗户全部挤成碎片,诗人们的朗诵和演讲不断被台下的欢呼声打断,每个人都被粉丝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在后来关于这场活动的回忆录里,有人写道,因为当时的场面实在热情地太过激烈,北岛他们只能悄悄躲进更衣室里,关掉灯光,一声不吭地等待寻找他们的人潮自行散去。

但如今,最受人追捧的诗人往往只是因为他们奇遇、苦难被看见,至于诗歌,不过是阅读人生故事时顺手一翻的赠品。

而那些如今已经没有这些故事的诗人呢?

2020年,在一首旧诗被年轻的网友们围攻许久后,70岁的老诗人北岛,选择闭麦。

所以,如今我们还有阅读现代诗的必要吗?当代还有什么现代诗值得我们去阅读吗?在这个时代选择继续热爱诗歌真的还有那么一星半点儿的意义吗?

当然有,因为我在上文所说的一切结论,都是错的。

1

一提起中文现代诗,最容易被大家想起的,总是那些被人当做战旗、当做一束熊熊火把高举于长夜的“大诗”。

它们是神圣崇高的理想、火焰炽热的浪漫、尖刻激进的檄文,甚至,远比永夜还要阴黯的绝望。

这些诗歌,即便是纯粹抒情,也要抒情的磅礴炸裂,要将自己最真挚的情感献给土地、灵魂、时代。

但现代诗不仅只有这一种,现代诗也不能仅仅只是这一种,另一半的“小诗”更值得被当下的我们看见。

这些“小诗”不理会宏大叙事,不会把视角放置在一个世界、一个星球;不打算探寻文化与种群的意义,也不试图唤醒一种主义;它们不寻觅完美、不打磨意义、宏大、伟大、巨大、庞大…所有可以冠上“大”字的词语都不在它们的叙述里。

它们做的是另一件事:

比如从刚刚落下的一片叶子里看见秋天;比如思念一个具体的人;比如描写一棵歪倒的枫杨,一朵无心的白云,一粒放进嘴里的豌豆,一个充满疑惑的思想;

比如为世间最小最卑微的事物,倾注一生。

那些“大诗”和它们的书写者,当然值得我们追寻与体悟,但这些“小诗”同样值得。

因为它们一个是神圣的星空,一个是真实的土地。人当然要仰望群星,可人也需要好好生活。

特别是在如今这个日益乱七八糟的世界里,这些“小诗”尤为珍贵,因为它们的书写,能够帮助你我更真实地感知到生活,看见日常岁月里应当珍重的爱。

从这个意义来说,它们和“大诗”一样,也是武器、一种帮我们抵抗精神内耗,抵抗人生虚无,发现“人生如此普通,但是它就是值得一过”的武器。

它们所能告诉我们的,正如今天想要真诚地介绍给你们的这本,诗人海桑新作诗集的题目——我爱这残损的世界。

2

海桑本名王海桑,是当代诗坛里一位极其特别的诗人。

海桑与诗歌初遇在刚考入大学的1989年——海子、骆一禾英年早逝,第三代诗歌运动渐渐消隐,现代诗开始持续走向落寞的那一年。

但这一切对海桑似乎完全没有产生任何影响。毕竟他可能生来就是一个要与诗歌相依为命的人。不,倒不如说诗歌就是他的命,他甚至在90年代的10年间先后卖了三四十次血,这些钱后来成为了他第一本诗集的印刷资金。

但诗歌的疯子对于诗歌真挚的献祭,最终换来的只是两手空空,诗歌没有回应他什么,可生活却在他写诗的时候,把几乎一切悄悄夺走。

可他,依旧还是写诗。

孤独地写了快二十年后,海桑终于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但让人惊讶的是,这位在长年深陷于坎坷生活与跌宕情感,像一位虔诚的教徒般,将一切都献祭给诗歌的中年诗人。

他的诗,居然清澈温柔地像一杯明前春茶。

海桑的诗,极有特点。他不书写苦难,也不激情呼喊,他的诗篇始终都像是一位平和质朴的人间观察员,就那么静静地观察着自己生活的世界,用简洁洗练的文字,记录着在生活瞬间里盛开的诗意。

你呀,你别再关心灵魂了,那是神明的事。你所能做的,是些小事情,诸如热爱时间,思念母亲,静悄悄地做人,像早晨一样清白。

你几乎没有办法在海桑的诗歌里找到什么“大词”,甚至也看不见什么“大事”,他好像只喜欢谦卑地看着具体生活里,最朴素的人间草木,就像他在《我爱这残损的世界》序言里所写的:

我爱这残损的世界,似乎比爱完美更多些。我明白,于万物当中,爱草木,爱虫鱼,爱天空大地,乃至爱高于人类之上的存在,却并不困难,爱人才是最难的。不是说爱人类,是说爱人,爱一个个具体到眼睛鼻子的人。

所以,你很难看不懂海桑的诗,因为他书写的,就是你经历过的生活、看见过的世界。但明明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寻常瞬间,他却总可以在其中找到质朴的诗意、质朴的美。

托在手心的红草莓\每一颗\都是春天的小心脏

——《与一盏灯说说话(节选)》

春日的夜里\屋顶上有猫儿打架\咣啷一声\不小心蹬下一片瓦来\摔碎在空空的院子里\月光也动了一下\月光只动了一下

——《春夜》

清晨路边的早市\稀稀拉拉地散了\卖萝卜的人\拿萝卜在地上写字\一抬头\看见我笑了\

菜地里新拔的萝卜\连泥巴也卖给我了\新鲜的泥巴,值这个价\

红萝卜红\白萝卜白\有雪花从天上飘下来

——《卖萝卜的人》

小时候村里的两个傻子\都喜欢找我玩\姐姐总说我不在家\我说在呢在呢我在呢、就从屋里跑出来了

——《在呢在呢》

但海桑的诗歌,不仅仅只是刻画寻常生活的质朴之美,仔细阅读,你能感受到这些看似平实的句子,其实每一句都经过了内心情感的过滤,从而呈现出一种更悠远的情致。所以他不用任何繁复的书写技巧,但诗句却拥有深刻的抒情内核。

总有这样的时刻\说什么都不合适\沉默也不合适\抱着两只大手来回走着、仿佛那手不是自己的

——《总有这样的时刻》

跟别人拥抱,会笑\和你,会哭\离别的话,想着我先说来着\你突然说出来了

久久地,两只脚钉在原地\几百颗心脏,全部熄灭

——《两只脚钉在原地》

大病初愈又下雨的日子里\把发热的脸颊\贴着冰凉的窗玻璃、觉得一辈子不说一句话\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初愈》

只因为吃了太多的苦\才笑成今天这个样子\秋风起了\我只想轻轻抱住一个人

——《秋风起了》

在喧嚣的世界里,细读海桑的诗,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帮他按下宇宙的静音键,一切杂音都在他的诗歌里消失了,只有纯色般的平静。

热搜、算法、时事、危机、内卷、体制、焦虑、抑郁……明明我们每个普通人如今都被迫卷进时代的洪流,在无数的词语和事件中晕头转向,但海桑却总是稳稳地坐在那里,稳稳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海桑的诗歌,归根结底可能都是在回答一个问题,“在乱七八糟的世界里,一个发觉了生活荒诞的人,应当怎样活着?”

在《我爱这残损的世界》里,他这样回答道:

“与万物恋爱,只能是这样。爱具体的事物,单个的人,把人类当作个体来爱。用恋爱的方式,与世界保持联系,世界不是他者,所有的存在,只是你和我,一对一,面对面,我永远不会转过身去。”

一个人活到了八十岁\有些事\也不过刚刚开始\把碰见的每一只蝴蝶\都当作春天的第一只

——《孤单又落寞地走着》(节选)

薄薄的春天\厚厚的冬日\命运和我\各自做各自的事\生活是日出日落的经文\红口,白牙\白纸,黑字

——《日出日落的经文》

世间最小最卑微的事物\都值得倾注一生\一生里日夜打磨\用掉一寸寸光阴

——《黎明提着一颗心脏》

海枯石烂,我知道了\山崩地裂,你还好吗\生老病死我都在这儿\把一切短暂的事物\当作永恒来爱

——《生老病死我都在这儿》(节选)

爱具体的一切,爱那些你正在体验的每时每刻,爱那些与你息息相关的事情,把视角倾注在你真实的生活。

那时你会发现,任何生活都值得一过,因为你总归能看到细节里本真的美,所以多么不堪的生活,你都能在其中找到一点光亮。

这就是海桑的诗歌最让人感动的内核,也是他的诗歌,能带给你我的重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