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篇文章读尽中国史——中华帝国的法统继承

 嘟嘟7284 2022-08-25 发布于北京

欢迎阅读硕哥侃大山第18期,今天我们继续回归到历史的主题上。有很多小伙伴都和我说,我也想以史为鉴,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学习中国历史。的确,中国的朝代这么多,史料浩如烟海,如果没有一条清晰的脉络来整理思路,是很难系统的去学习历史的。

那么我们何不换个思路,抛开王朝划分,抛开民族划分,按照西方的法统继承论重新回头看我们的历史,其实数千年历史,不过区区三个帝国的时代。因为无论王朝的名字怎么变换,只要法统的继承未曾断绝,就可以算作一个帝国。(实际你学西方历史就会发现,所谓的罗马共和国,拜占庭帝国,神圣罗马帝国都是从法统继承的角度说的,实际上执政的家族已经变换过数次了。)下面我来逐一介绍,让大家从硕哥这一篇文章就读尽中国历史。

中华第一帝国时期

历经时代:周、秦、两汉、曹魏、两晋、南朝

中国的古代史起于何处,其实现在还没有定论。如果去掉上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真正有历史资料可以参考的,是从夏朝开始。如果从目前的考古发现角度来说,是从二里头文化开始。而关于二里头文化到底是不是夏朝,其实已经不是很重要了,我们只要知道中华文明起源于此就可以了。

但是,无论夏朝还是后来的商朝,都只能算是中华文明的古王国时期,也就是松散的部落联盟。作为君主的夏王和商王,不过是部落联盟的盟主,其他所属部落的领导人的统治权并不是来自夏王和商王的册封授权,而是天然形成的。也就是部落之间没有法统继承的说法,谁的实力强,谁就是盟主。

图片

但是这一切,从周朝的建立,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周武王灭掉商朝,建立了新的王朝,之后四处征服,将整个中原地区的土地基本都纳入了自己的统治范围。周王作为天下共主,实行封建统治,在各地大封诸侯国,所有的诸侯国都来自周王的册封。所有诸侯国君主的统治权力从法理上来说都来自周王的授权。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法统继承。

之后,西周灭亡,宗室东迁,诸侯并起,王权衰微。然而,不管你是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从法统角度说,都是周王册封的诸侯国,无论你实力多强,表面上还是要尊周王室为天下共主。

图片

再之后,秦国崛起,变法兴盛,奋六世之力合一天下,秦始皇称千古一帝。秦国兵锋之强,扫灭北方戎狄,又南灭百越,将中华民族的统治范围空前扩大。然而无论秦国实力多强,从统治权上来说,最初还是来自周王朝的册封,继承的是周的法统。

秦朝末年,各地起义,六国旧贵族揭竿而起,反抗暴秦。最后是楚汉两国争霸,楚国本身就是华夏苗裔,最初来自周王朝的册封。刘邦建立的汉国,是来自当时天下共主楚怀王的册封。从权力来源角度来说,君主臣子的臣子也是君主的臣子,因此,汉朝统治的法统是来自楚国,也是继承周的法统。

图片

西汉继续征服周边领土,国力强盛,第一次开拓西域,第一次将势力扩张至朝鲜半岛和中南半岛。西汉末年,外戚王莽改制建立新朝,由于理念太过于先进,导致天下大乱。之后,刘秀光武中兴,建立东汉,继续维持汉朝统治,一直到东汉末年,王朝统治崩溃,军阀并起。

军阀之中的佼佼者曹操,奉天子以讨不臣,统一了北方当时中华民族的基本盘,南方仅仅剩下蜀国和吴国两个割据政权。后曹丕代汉,建立魏国,曹魏的统治权力受禅于汉,因此继承了汉朝的法统。

图片

曹魏权臣司马家族代魏建立晋朝,灭蜀伐吴,再次统一天下,司马晋继承了来自于魏朝法统。晋朝短暂统一之后,是宗室内斗的八王之乱,中国北方出现权力真空。五族胡人借机入主中原,史称五胡乱华。北方士族衣冠南渡,在南方再建晋朝即东晋,中华第一帝国的法统继承至此已经偏安于江南一方。

直到刘裕出现,讨灭桓楚政权,收复淮南、关中、山东,为帝国中兴建立不世之功。因此接受晋朝禅让,建立南朝刘宋政权。而在北方,鲜卑拓跋氏悄然崛起,经过十几年东征西讨,逐渐统一北方,建立了鲜卑贵族为统治主体的北魏政权。中国从此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图片

之后中华第一帝国的法统在南朝延续,历经宋、南齐、梁、陈四代,各代的统治权力从法理上都是来源于上一代的禅让。到了梁朝后期,南方经历了侯景之乱,国力一蹶不振,淮南和巴蜀都沦陷于北朝。到陈霸先建立陈朝的时候,国土面积仅仅只剩下江南一隅之地。最后陈朝被再次统一北方的隋朝所灭,中华第一帝国的法统传承至此断绝。

中华第二帝国时期

历经时代: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两宋

隋文帝杨坚,灭亡南朝,再次统一中国。但是此时第一帝国的法统已经灭亡,那么隋朝的法统来自何处呢?答案是可以上溯到北魏。

北魏原是北方鲜卑族政权,开端于晋朝八王之乱后的五胡十六国,之后北魏在继续维持半游牧的鲜卑政权还是成为中原汉化政权的选择题中,选择了后者。其中北魏孝文帝功不可没(全盘汉化,把国都从大同迁到洛阳,鲜卑人普遍改汉姓,皇帝从拓跋氏改为汉姓元氏),中华第二帝国的建立就是开端于这一举动。这是一个跨时代的举动,中华民族自此不再是单一民族,而是包含多民族的更广泛的概念了。


此时的北魏自认黄帝苗裔,需要给自己找一个名正言顺的法统依据,经过朝堂之上的多此讨论,认为北魏皇族拓跋氏曾是西晋臣子,因此继承西晋法统。至于司马睿衣冠南渡建立的东晋,北魏人认为那不是晋,司马睿根本不姓司马,是牛金给皇帝带了绿帽子生下来的,没有合法性,以至于继承东晋的之后南朝四代也全都不合法。这就给北魏和后来的整个北朝提供了权力来源的合法性。

图片

当然,历史发展不能一蹴而就。北魏孝文帝南迁国都加上全盘汉化,导致统治基础的鲜卑贵族产生分化,一方面南迁贵族彻底汉化并过上与中原士族一样的糜烂腐化的生活,另一方面留在北方的六镇军人待遇大不如前,甚至于差点到了难以解决温饱问题的境地。

两方鲜卑族人互相鄙视,直到六镇军人起义,使得北魏帝权旁落,其中权臣高洋逼走北魏孝武帝,扶立傀儡皇帝。孝武帝投奔到长安投靠宇文泰,结果次年被杀,宇文泰同样扶立了一个傀儡皇帝。北魏因此分裂成东西两魏,且都被权臣掌控。

有意思的是,东魏权臣高欢是汉人,但他的统治基础为原六镇流民,为得到鲜卑贵族的支持,高欢竭力推行鲜卑化政策。而西魏的权臣宇文泰虽然是鲜卑族,但他的统治基础是关陇汉人大族,因此支持原北魏的汉化政策,摈除鲜卑遗俗。

这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东魏是汉人统治,却自认为鲜卑族人,过着鲜卑族的习俗,同时还有鲜卑姓。西魏的鲜卑族人却自认为是汉人,沿用汉姓汉俗。在东西两魏争霸中,东魏资源上占优势,而西魏政策上占优势,一时间难分高下。

图片

侯景之乱以后,东魏权臣高欢去世,其子文宣帝高洋受禅自立,建国齐,史称北齐。西魏权臣宇文泰身死,其子宇文觉同样受禅自立,国号周,是为北周。北周和北齐的皇位都是魏国皇帝禅让而来,因此它们的法统都来源于北魏。

北朝两国最终是由北周击败北齐,之后北周外戚杨坚把持朝政,最终废帝自立,建国为隋。北朝统一,仅剩偏安一隅的南陈,不久隋文帝派其子晋王杨广为统帅,攻灭了南陈,全国一统,承自周秦汉的第一帝国世系就此消亡,第二帝国的北朝由此成为正统。

图片

隋文帝去世之后,次子杨广即位,史称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开科举,通运河,定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把能干的千秋功业都干了!于是隋朝国力耗尽,各地暴动四起。最后,在隋末群雄争霸中,关陇贵族唐国公李渊占据长安,并立皇孙杨侑为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之后废帝自立,建国号为唐。后来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同时降服周边各国,被称作天可汗。到唐高宗时期,疆域达到空前广阔,中华第二帝国的统治达到顶峰。

从西魏北周到隋唐各朝,其文化传统和法统依据都是源自汉化的北魏,与其一脉相承,中华民族的涵盖范围前所未有的广泛。而唐帝国能够得到西域诸国的认同,也是其有部分鲜卑血统,同时第二帝国在文化上汉胡交织,包容并蓄,极度开放,也更容易受到其他族裔的欢迎。

图片

唐玄宗后期开始,历经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掌权。唐帝国由盛转衰,皇权旁落,各地的节度使掌握极大自主权。一直到唐末黄巢起义,天下大乱,汴州节度使朱温趁扫平黄巢起义的机会做大,最后朱温接受唐哀宗禅位,建国号为梁,史称后梁,这就是五代的开端。

后朱温又被其子所杀,诸子争位,梁国大乱。原河东节度使沙坨族人晋王李存勖仍奉唐为正朔,拒不承认后梁正统地位,与其相争,后自立为帝,复国号唐,并最终消灭后梁,入主中原。但李存勖并非唐皇族,乃是唐朝皇帝赐姓为李,故被称为后唐。

不久,河东节度使石敬塘以割让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借契丹兵消灭后唐,自立为帝,国号为晋,史称后晋。石敬瑭对契丹称臣,甘当儿皇帝,失去幽云的代价极为惨痛,自此中原王朝在北方边境无险可守,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如入无人之境一般。石敬瑭侄子即位后,不愿意再对契丹俯首称臣,但实力不济,最后被契丹灭国。

之后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定国号为汉,史称后汉。次年,刘知远因病去世,其子后汉隐帝即位,大肆屠戮武将,最后逼得大将郭威反叛,自立为帝,建国号周,史称后周。因郭威所有的儿子都被后汉隐帝所杀,只能传位于养子柴荣。柴荣在五代诸帝中算是最有作为的,此时朝政治清明,轻徭薄赋,国力大大增强,渐有统一全国之势。

梁唐晋汉周合称五代,五代的权力法统皆来自于唐朝。而此时天下纷乱,南方还有许多割据政权。后柴荣在征契丹途中病死,其子即位。主少国疑,定州,镇州谎报契丹来袭,声势浩大,令赵匡胤领兵北上御敌,至陈桥驿,部将拥立赵匡胤为帝,是为陈桥兵变。赵匡胤回师开封,兵不血刃夺得帝位,建国为宋,史称北宋。

图片

北宋承自后周法统,延续了中华第二帝国的世系。后来又消灭了南方各割据政权,逐渐一统天下,但因一直未收回幽云十六州,对北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一直处于战略防御状态。而且周边中华文化圈里尚有西夏和大理等割据一方的国家未能征服,因此北宋的领土基本盘比之前代隋唐,已经大为缩水。但宋朝政治开明,士大夫地位极高,同时经济空前繁荣,文化昌盛,是中华第二帝国里最富裕的时代。

北宋末年,女真族部落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朝崛起,并在几年内横扫曾经不可一世的契丹辽国。后来金国挥军南下,进逼开封,掳走徽钦两帝和北宋宗室,北宋灭亡,金国占领淮河以北的大片土地,史称靖康之耻。

图片

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奉命外出招兵幸免于难,后来在临安建立南宋。南宋偏安一隅,不思恢复旧土,对金国割地赔款,俯首称臣,维持着半壁江山。

直到后来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崛起,先灭西夏、金国,后扫平大理、吐蕃。最后由建立元朝的元世祖忽必烈灭亡南宋,重新统一天下。至此自汉化北魏开始传承一直到唐宋的中华第二帝国法统就此断绝。

中华第三帝国时期

历经时代:辽、金、元、明、清、北洋政府

蒙古帝国攻灭南宋后改国号为元,很多人认为,蒙古人是外族入侵,且其并未完全汉化,元朝皇帝仍用蒙古语为国语,理应不列入中华帝系范畴。

但我认为蒙古帝国和元朝应该分开来看,蒙古帝国各方面都不应该算是中华帝国的范畴,但是元朝从国名取自中国的易经“大哉乾元”,到元朝皇帝接受儒家册封,利用儒教统治汉地。元朝的文化对后世影响颇深,元朝创新的行省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元朝应该算是中华帝国体系的一部分。

图片

元朝末年,开河变钞,天下大乱。南方汉人趁机纷纷打起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旗号。最后由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一统天下,将蒙古人的势力逐回漠北。那明朝统治的法统从何而来?这个问题朱元璋着实是费了一番心思。此时中华第二帝国的法统早已断绝,从实际利益出发,朱元璋称元朝为天命真人兴于草原,后入主中原,其运亦终,钦定元朝的合法性,明朝的法统继承自元朝。

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对于明朝有两个好处。一是弥合南北汉族族群的裂痕,安抚元朝的遗老遗少。自辽国侵占幽云十六州开始,后又经过金国一百多年的统治,北方汉人在生活习惯、风俗、衣着穿戴等方面,与南方汉人已有了较大区别。虽然语言犹存,但观念已变,对南方汉人的认同感大幅减弱。

蒙古灭亡金国、进而灭亡南宋后,将南、北方的汉人并不视为一个族群,将北方的汉人及契丹等族合称为汉人,而将原南宋地区的汉人称作南人,对二者的管理方式也有区别。北方地区,在原金国的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杂糅一些蒙古草原的部落式管理方式。在南方,则仍延续南宋的管理办法,与士绅阶层合作,联合统治。这种办法,称作“因俗分治”。

因俗分治的办法让南北方的汉人进一步分化。北方汉人与契丹、奚人等融合,更加尚武,对蒙古习俗的接受程度也较高。而南方汉人仍旧秉承诗书耕读传家的传统。

元末明初,或许南方一些汉人对曾经的宋朝还有印象,还有怀念之意,北方汉人对宋朝是毫无关切,没有半点印象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朱元璋否认元朝的正统,以宋朝的继统者自居,起不到笼络北方汉人之心的作用,反而会加大南北汉人的裂痕。

二是承认元朝正统地位,有利于继承元朝的政治遗产,特别是领土这个遗产。承认元的正统,认为自己是继元朝而立国,明朝政权就可以理直气壮的主张对西藏、东北、大理、西域等地的主权,当然,能不能实际占领是另一回事,但可以理直气壮的主张,甚至攻打。反之,就无法理直气壮了,须另找理由扩张。

当然,承认元朝统治中原的法统,就得继续追溯。蒙古曾经是金国的臣子,其统治中原的法统来自金朝,而金朝又曾经在辽国治下,其法统来自辽朝。所以,虽然实际上中华第三帝国开始于明朝,但是其法统可以追溯至辽金元三代。

图片

明朝历经将近三百年的统治,到末年土地兼并严重,财政入不敷出,各地流民四起。同时东北地区的建州女真崛起,其祖努尔哈赤原是明朝建州卫所官兵,在明万历年间统一女真族,并反明自立,建立金国,史称后金,后改国号为清,寓意以水覆火,以清覆明,同时将其统治下的各族军事联盟编为八旗,并称为满族。

明朝都城北京被闯王李自成攻陷后,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宁远总兵吴三桂与满清摄政王多尔衮合谋,引清兵入关。历经十数载,清军消灭了明朝在南方的残余势力,成为中国之主。

后期清朝不断地扩大版图,康熙朝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经略西北。到乾隆朝,彻底平定新疆,对西藏采取金瓶掣签制度来有效掌控,对西南土司改土归流。领土达到空前强大。满清在政治上吸收南北朝时期北魏汉化和元朝北逃的经验和教训,仅在部分方面承袭明制,强制剃发留辫,更易汉服,在人方面满汉并举。

清朝虽然仅仅部分承袭明朝,而且满汉文化并存,但又奉明朝为正朔,自称是为明朝报仇,对中国的统治法统来源于明朝,因此可以算是中华第三帝国的延续。

图片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进入近代时期,资本主义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我们也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曾经气吞天下、不可一世的中华第三帝国已经垂垂老矣。后来,太平天国的崛起给了清朝致命的打击,南方汉族军阀纷纷趁机崛起。同时,现代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封建时代的老式帝国的统治基础已经不那么牢固了。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国最后的王朝清朝倒台。清帝退位,把中华第三帝国的法统交给了北洋政府,北洋政府则保留了清朝皇族的部分特权及优待政策。一直到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开始,历经两年时间,期间宁汉合流、北洋军阀冯玉祥、阎锡山倒戈加入国民军,最后张学良东北易帜,北伐结束,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中华第三帝国至此法统断绝。

中华第四帝国以及其它

这部分,其实是不能说太多的。中华第三帝国的法统亡于北洋政府,那么之后的国民政府以及我们现在的法统来源于何处呢?

答案是来源于孙中山先生的建国理念,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这就是为什么,虽然我们和对岸意识形态不同,但是都尊奉孙先生的原因。因为我们的法统都是来源于他。

最后,还是给大家留一些想象空间吧。

图片

我们中国的历史历经数千年,其中法统数次断绝,但道统从未中断;国家数次灭亡,但文化永存。

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永远感到无比的骄傲。

铭记历史,以史为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