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一盏心灯前行

 词语寄居者 2022-08-25 发布于浙江


北宋大儒张载的“横渠四句”——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犹如一盏长夜的明灯,高悬在教育的天空之上,光辉熠熠,为教育者设立了最高的标准,足可照耀古今。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每一个教育者都要心存一个高尚的教育目标,编织一个崇高的教育理想,用它照亮脚下的路。否则,如水中之船失去桨舵,如空中之鸟失去翅膀。理想之于教育者,是生命中的灵魂,是行动中的纲领,是追求中的梦想。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置身于祖国传统的文化氛围中,朝霞升起的时候,耳边飘过的是唐诗宋词的平仄音韵;夕阳落山的时候,脑中思索的是诗经楚辞的比兴譬喻。课上有孔子庄子的厚重古音,也有老舍鲁迅的敦敦劝告,正是这一位位文化巨匠打造了非凡而特别的中华文化,让龙的子孙立足于现代。

我们有责任将民族文化借我们的口我们的手传承下去,呵护、培育这把文化火炬,融进我们自己的因素,结合现代社会的元素,增彩添光后亲手传递给莘莘学子,让中华文化不灭,让中华儿女荣光。

为着这个理想,我们必须一头扎进书籍中去,精读传统典籍,走进圣贤的生命内心,明白文化的血脉之源,领略先人的精神内核,知道我们从哪里来,然后告诉我们的孩子,他们从哪里来。

不光如此,在梳理民族文化历史珍藏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继承和接受更要挑选和剔除,那些因时间打磨而化为齑粉的就让它们随着流水消失在历史的烟云处,而那些因岁月沉淀而化为珍珠的就把它们捧在手心细心磨砺发出与时俱进的光芒。让那些经过我们之手的文化带上我们的体温带上当代中国的基因,打包赠送给下一代,并叮嘱他们,他们该往哪里去。

因了这个理想,我的课堂会跳出字里行间在悠远的历史深处探寻,会讲讲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听听项羽的垓下悲歌;会谈谈《世说新语》里的名士风骨,见见阮籍的醉酒明志;会说说诗词曲背后的那个李白和杜甫、稼轩和易安、马致远和关汉卿。从古探寻到今,让学生感受活生生的精魂和意念,让文化带有生命的气息和脉动。

我也会在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留下一道展现克己抒怀之志的作文,让学生的心和古仁人的心在纸笔间碰撞、交汇、融合,见众生、见天地、见自我。从而,将文化基因根植进他们的血脉之中。

你听,学生们的朗朗书声是不是在现代中隐含着古朴的厚重,于新潮中融入了诗词的神韵?你看,学生的作文中是不是越来越有文化的丰盈和视野的博大?如果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从容优雅的微笑,能从他们的言行中看到真而有礼的神态,我们的教育理想就有了希望和光芒,我们的所有付出就有了期待和回报。

把语文教学投进民族文化的海洋中,让这一滴水永远得益于祖国母体的濡沫,必将恒久流传。

心里有盏灯,眼里才会有点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