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维:多情与无情之间

 词语寄居者 2022-08-25 发布于浙江

王维:多情与无情之间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是谁,能够让千古奇才苏东坡大加称颂而毫无违和之感?上溯千年,历数数代,就只能是王维王摩诘了。
盛唐的大诗人都有一段非凡的经历,王维的故事则更加传奇。他纵横儒佛之间,深得禅宗妙趣,晚年游弋于山水间,在辋川过着“深林人不知”的生活,只伴随一轮明月“来相照”。“诗佛”的名号就自然而然落到他的头上了。
他的一生在多情与无情之间缠斗。他不求名利,却被世俗牵绊;他不为功业,却能青史留名。
早年的王维是多情的。面对红豆,他像所有人一样内心爱情的种子迎风而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分明是少男少女热烈情思的寄托,那么纯粹又那么鲜亮。此时的王维一定有了自己中意的女子,否则怎能发出这样彻骨的春思?17岁那年他奔赴长安赶考,时令悄然就到了重阳。在异乡的他,多情的一面马上就爬上心头,为了抚慰孤独,他在旅店的客房里挑着烛火写下“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一首思亲的偶作,一不小心就成了千古名篇传诵至今,每年重阳,诗中的每一个字都会轻轻挑拨国人最敏感的愁思。
来到京城的读书人当然是带着满腔报国热情来的,进入仕途是那个时代实现理想的不二法门。那时的科举制度虽然已经实行了多年,但还存在不少漏洞,经常有士人托请关系,借权势内定名次,甚至一度形成风气。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只要你的才华得到了皇家或权臣的青睐,那么平步青云、一飞冲天就指日可待了。才高如李白也曾献诗给韩朝宗,风流如孟浩然也赠诗给张九龄。每个急于扬名的读书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表演性最强的当属陈子昂,他在大庭广众之下摔碎古琴散发自己的诗歌,凭借这一行为艺术一时名声大噪。我一直以为陈子昂的举动是那个时代最好广告策划。
王维自然也不例外。19岁,他要参加京兆试了。他打听到太平公主已经内定了头名解元,内心十分不安,他知道,自己纵然才华横溢也断然斗不过潜规则的。那就只能找关系走后门了,他找到了岐王。岐王非常欣赏王维的才学,决定帮忙。他带王维走进了太平公主府。见到公主后,王维献上自己的新曲《郁轮袍》,公主读后觉得很好,表面称赞了几句,但已经内定的名字怎能随便更改呢?王维何等聪明,看出了公主的心思,知道不出狠招绝对不能打动公主。他马上从袖中拿出几首抄录好的诗来,递给公主:“烦请公主再看看这几首拙诗!”公主礼貌性地接过来,只是这么扫描一眼,就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杏眼圆睁:“都是你写的吗?不可能啊!这些诗是我每天都在背诵的,特别是这一首《阳关三叠》,我喜欢得不得了,我一直以为这是古人的作品啊!”待得到王维肯定的回答后,公主的态度立马变得恭敬起来。有了太平公主的称赞和扶持,那个解元的名号自然就落到了王维头上。
要为国出力也是不容易的,王维的多情让他备受折磨,各种政治势力容不得他有这样的家国情义。李林甫担任丞相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他被派出使凉州,一个边远的关塞。面对这种波折,一开始他是极不情愿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说自己像蓬草无依无着,被命运摆布。当看到塞外广阔无垠的壮美风光时,他的情绪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他兴奋了,毕竟他是一个多情男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扫颓废,格调高亢,豪迈映照河山,无愧盛唐气象。
政治斗争让他很快厌倦了官场,再加上她深受母亲佛理影响,他开始了半隐半仕的生活。母亲长年信奉佛法、虔诚向佛,这份信仰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王维的心胸气度,他仁慈,他悲悯,他用善的眼光打量世上一切事物对待世上一切事物。他在辋川找了一所住处,称为“别业”,他住进去了,对酌青山绿水,细品草木葱茏,徜徉大自然,放浪形骸中,以求得心灵的宁静、生命的安适。“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是他自娱自乐的常用姿势,不过问人间世事,不涉及跃马扬刀,简直就是魏晋竹林中人。
他的多情让他仿佛一下变得无情了。中年丧妻之后,他不再续娶,一直过着吃斋念佛的生活。母亲去世,他更是万分悲痛。他开始钻研禅宗,摸索人生的超脱和禅理的意趣。“中岁颇好道”证明了他由儒到佛的转向,经过不断修炼,终于,他领悟到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和随缘,他跳出名利场,像庄子一样“道法自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离离翠竹,尽是禅理;郁郁黄花,莫非妙道”,用无功利的审美去探寻最平常的自然之物,无欲无求,天地广阔,心身超然,妙趣横生。
可是人生不会就如他所愿的那样平顺。不知道什么时候总会有一些人被某种力量裹挟,跳上历史舞台,上演一出喜剧、闹剧或悲剧。公元755年,一个叫安禄山的人发动叛乱,带重兵攻破长安,皇帝携嫔妃和一众手下外逃。有一些来不及逃走的官员就成了安禄山的阶下囚,王维不幸就在其中。安禄山初入京都,江山未稳,自然要笼络人心,起用一批有名望的人,王维就这样进入了他的视野之中。安禄山多次向软禁在普施寺的王维发出邀请,请他出来助自己安定乾坤。对国家一往情深的王维当然不愿意为叛军出力,他想服毒求死,以明心志,不过最终没有成功。他最终屈服于叛军的淫威,在官员册里挂了一个名。但他心里从来没有屈服过,他写下“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表明对唐王朝平定内乱、拯救黎民的渴望。正是这样的两句诗,正是这样的情深义重,在后来帮了他的大忙。安史之乱后,朝廷要处分在叛军中任过官职的人员,王维也在名单中。此时,很多官员拿出王维的这两句诗为他求情,诉说王维“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苦衷,朝廷也就宽恕了他。这一回,是多情救了他。
王维晚年向佛参禅的无情正是由于他爱国爱家的多情。他眷恋家和国,又遭受亲人离世和政治打击。欲求超脱又超脱不得,欲求功名又觉功名无味。徘徊在隐于仕之间,纠缠在人世与山水之间,最终在空灵和冲淡中安放自己的灵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无挂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