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7年刘伯承晨练偶遇捡粪老人,因此顺利脱险,捡回了一条命

 疯癫史鉴 2022-08-25 发布于河北

刘伯承元帅是我党有名的军神,参与过很多艰苦卓绝的战斗。有一次,他因为带头冲锋,不幸被敌人的枪炮打中眼睛。

因为担心影响神智,他在没用麻药的情况下,进行了手术。负责为他治疗的医生,看着他那咬牙坚持的样子,被他钢铁一般的毅力深深折服。

事后,医生对身边人感慨说,我做了那么多手术,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坚强的人,真是英雄。

其实,刘伯承元帅除了意志坚定之外,还是一个相当敏锐的人。1947年,他因为一次晨练,偶然间遇到了一个捡粪老人,随口跟老人聊了几句,立刻调来大军,打了一场胜仗。

刘伯承元帅也因此顺利脱险,捡回了一条命,这是怎么回事呢?

从时代背景来看,那时候刘伯承元帅已经带领晋冀鲁豫野战军横渡黄河,进了大别山。

当时,解放军气势如虹,迅速在大别山区站稳脚跟,控制了很多区域。蒋介石对此非常不满,为挽回局面,安排白崇禧带领部队围攻刘伯承军队。

不仅如此,蒋介石还亲自下了一个悬赏令,如果有人能除掉刘伯承的话,就能来国民政府领取2000万元赏金。

这笔钱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天大的诱惑。刘伯承元帅的处境,因此危险了很多。

不过,他没有被敌人的威胁吓倒,而是一如既往地坚持斗争。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刘伯承元帅丝毫没有害怕,带着战士们不断反击。

为了争取更大的战争优势,刘伯承元帅带领战士们经过一昼夜的急行军,抵达了北向店地区。

当时,战士们都特别疲累,如果继续急行军的话,肯定会给战士们造成更大的负担。

刘伯承元帅一直都很关爱士兵,为了让大家调整状态,他带着大家到了村里安营扎寨。

因为来得过于仓促,当天晚上刘伯承元帅没有去打扰村里百姓。直到第2天,他才找机会跟村里人说了一些家常话。

因为起得比较早的缘故,刘伯承元帅照例到村口晨练,偶然间遇到了一个捡粪的老农。

刘伯承元帅当时是我军的高级干部,不过他并没有像国军官员那样总是摆架子。

他参军这么多年,始终牢记初衷,一直坚持原则,尽可能为老百姓服务,所以每次碰到乡亲们,他都会非常热情地打招呼,跟大家说一些家常话。

看到那名捡粪的老人后,刘伯承元帅主动走过去与他交谈。看着热情的刘伯承元帅,这个原本还有些拘谨的捡粪老农,不由得咧嘴笑了笑。

在交谈的过程中,捡粪老农有些抱怨地对刘伯承元帅诉苦说,最近除了你们之外,也来了一帮人,他们一会儿看这里,一会儿看那里,还说是要砍树修东西,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反正弄得动静很大。

刘伯承元帅一听老农这话,立刻提高警惕。他知道肯定是敌人又追来了,如果不提前准备的话,十有八九会被敌人围堵。

不过,刘伯承元帅并没有跟老农说这些,而是安慰了老农几句,找机会告辞回营地安排工作。

刘伯承元帅安排侦察兵,去老农描述的地方观察情况,同时派人联系主力部队紧急救援。

当时,在村子里生活的人,都是一些负责拿笔杆子的干部,能战斗的人,满打满算也就一个警卫连的兵力。如果真跟敌人战斗的话,十有八九会吃大亏。

幸好刘伯承元帅及时发现异常,把主力部队调来,没有让敌人的阴谋得逞。

不久之后,战争正式打响,刘伯承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与国民政府整编第11师对战。

由于战斗过于仓促,负责在前线吸引火力的第2旅4团,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负责领导这支部队的干部,名叫晋士林。他知道刘伯承元帅和其他干部正在后方,如果自己被击溃了的话,后方的干部,很可能会被敌人迫害,必须坚持到底,保护大家的安全。

在这个极度危险的关键时刻,刘伯承元帅没有选择逃离,他安排其他干部进行转移,自己则是冒着巨大的危险,带着一部分警卫,去了距离前线几百米的地方。

随后,刘伯承元帅让人传话前线:我就在你们身后,相信你们一定能守住阵地,打退敌人。

刘伯承元帅这种与大家生死与共的战斗精神,感动了许多人。大家因为不愿意辜负刘伯承的期望,在前线拼死作战。

不管敌人如何狂轰滥炸,战士们都没有后退。经过15个小时的艰苦战斗,处于弱势地位的2旅4团,硬是顶住了敌军3个整团的轮番进攻,始终没有让敌人突破阵地。

在此次战斗中,我军的人员伤亡,大约是1000多人,但是却给国军第11师造成了3000多人的伤亡。从数据来看,解放军算是赢得了一次比较大的胜利。

刘伯承元帅也因此脱离险境,成功跟着干部们完成了战略转移。结束这次战斗后,刘伯承元帅没有特别激动,迅速安排通讯员,给其他干部发信息说,我们已经成功脱险,下个目标是直出淮西。

在这之后,刘伯承元帅带领解放军战士,赢得了更多辉煌的胜利。在不断战斗的过程中,刘伯承元帅遭遇了很多危机。

每一次,他都能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指挥能力,躲过敌人的围追堵截,并且带领大家赢得胜利。因此,军神这个称呼,刘伯承元帅当之无愧。

建国之后,刘伯承元帅因为功勋卓著,奉命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任职期间,刘伯承元帅鞠躬尽瘁,为国家创建海军、空军、炮兵等体系,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高级军官。

时过境迁,曾经弥漫中国的战争硝烟,已经因为时间的推移逐渐消散。

但是刘伯承元帅等人的辉煌事迹,并没有被人遗忘。没有他们的努力付出,就没有后来的幸福生活。只有牢记这些曾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功臣,才能更好地激励自己奋力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