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爨宝文化,滇东之门

 江南收藏 2022-08-25 发布于云南

离开家乡的时间长了,但对家乡的思念却随着年岁慢慢地增长。这或许就是中国人共有的乡愿,也或许是对童年记忆的强化。对于家乡云南,位于滇东北的城市——曲靖,外省的朋友所知不多。坐火车去云南旅游的朋友倒都有个印象,火车进入云南的第一个大站便是曲靖站,这也正好应景了曲靖在云南所处地理位置的地位。曲靖自古都被称为“入滇锁钥”之城,占据着乌蒙山的天险之势,让云南大地得以安定生息。这一片彩云之南,自古也是帝王垂涎之地,从庄蹻入滇,到秦始皇修五尺道,再到诸葛亮平定南中,云南便成为蜀汉的大后方。这里物产丰富,有天地奇秀,民族众多,人文风貌也是百花齐放,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迁居到此。

为了稳定云南的政治,诸葛亮有意识地扶植南中大姓, 从西晋咸和八年(333)爨彪、爨琛任交州刺史起,直至唐天宝蒙恬诏灭爨,爨氏父子世袭相传,实际统治云南达400多年。

云南滇东地区称为爨乡,与国家级保护文物——两块碑有关,这两块碑分别是《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其中《爨宝子碑》一直存于曲靖一中校园中,是曲靖一中走出的无数莘莘学子青春年少的记忆。这两块碑都刻于两千年前东晋时期,其中《爨宝子碑》成文的年代更早。这两块碑的书法风格鲜明,字势险峻,于是人们便把这两块碑上的字体称为“爨体”。从清代爨碑被发现,伴随着考据之风的流行,一代代书家都把爨体奉为法书,其中又以清代康有为,尤为推崇爨体。在书家临贴受困于王体“滑而俗、行而媚”的书风之时,爨体往往像一剂清新剂,其雄浑、厚重,但又不失活泼之态的笔触,不以精研为丽,而以朴质为真。历史上凡领悟了爨体之拙,爨体之朴的大师,都在书法史上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我记得十五年前,在苏州时有一次去书画家乔小龙的工作室,看到他正在临《爨宝子碑》。当时他用的帖子是一个放大版的。我看乔老师写的字雄壮出奇,飘逸潇洒,尽显江南文士的自信,不经意间随口说了一句:“这个碑的原字不大”,乔老师很惊讶地看着我说“你怎么知道”?他露出了一脸不置可信的表情。经解释,我是云南曲靖人,并且就在曲靖一中读的中学,乔老师方才相信,并且那真诚的羡慕之情,让我既有自豪的感觉,又有自愧的心理。自豪的是《爨宝子碑》在江南书家心目中竟然有这么高的地位,自愧的是我并没有好好练习书法,浪费了身为爨乡人这么好的书法资源。

爨体的留传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却是滇东大地丰富多彩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缩影。就美食这种集人文风俗和物产资源之大成者来说,滇东由于处于和中原交流最多的地区,再加上拥有丰富美味的食材,一直都是美食家向往的乐土。曲靖有宣威火腿,又称云腿,这种传承自江南的腌制肉品,来到云南后在近代一百多年成为美食界的奇葩。如果细细推敲,云腿甚至可以列入近代新民主主义运动的功臣之一。昭通盛产天麻,红河开满鲜花,还有葡萄美酒和米线,文山有三七……这些丰富的特产都是爨乡美食的骄傲。爨乡的人们得天独厚,辛勤耕耘着这片既肥沃也壮美的土地,并且秉持着古老的传统工艺,为世界奉献着可口生态的家乡风味。

原文发表于《东方风情》杂志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