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末代装甲巡洋舰——生不逢时的布吕歇尔号

 朝_五_晚_九 2022-08-26 发布于湖北

前言

在1906年时,'无畏'号的横空出世,将原本已经开始白热化的英德海军竞赛推向了新的高潮。在惊诧之余,德国人听闻英国又在设计建造一型划时代的装甲巡洋舰。

经受了'无畏舰'冲击的德国人,虽然并不清楚她的具体指标,但大体也有一些猜测。应该是一艘装备6~8门9.2英寸(234mm)主炮,配备蒸汽轮机,航速至少在23节以上的大型巡洋舰。

于是,为了避免像“无畏”号出现时,那样临时抱佛脚。德国人决定先投石问路,也造一艘新式大型巡洋舰,代号“大型巡洋舰E”。他们在“沙恩霍斯特”级的基础上,加大吨位,将210mm主炮增加到12门。采用和“拿骚”级一样的六边形炮塔布置,使得战舰在任一方向均可保持6-8门210mm的火力密度。就这样,德国人确信新的大型巡洋舰——“布吕歇尔”号,就算不能力压英国人,也能与之分庭抗争。

但不幸的是,她的竞争对手——英国的“无敌”级战列巡洋舰。是一型排水量2.3万吨,航速25节,装备8门12英寸主炮的大型军舰。不仅身手敏捷,还火力强大。而火力和动力仍处于装甲巡洋舰水平的“布吕歇尔”号,自然不是其对手。于是,德国的设计人员又回到了绘图板上,拿出了第一艘战列巡洋舰——“冯·德·坦恩”号。

虽然,“布吕歇尔”号面临一出生就落后的尴尬局面。但按照传统,她完工后,便进入德国海军的侦察集群服役。并且,她还拥有一个特殊的历史地位——唯一一艘“全重型火炮”的装甲巡洋舰。

“布吕歇尔”(Blücher)号的线图

技术参数

“布吕歇尔”号的船体由横向和纵向的钢结构组成,分为13个水密隔舱,双层船底占船体长度65%。

她的标准排水量为15842吨(15592长吨),满载排水量达17500吨(17200长吨)。船体总长161.8米(530英尺10英寸),水线处长161.1米(528英尺7英寸)。最大舰宽24.5米(80英尺5英寸);在船体两侧安装了防鱼雷网后,舰宽增加到25.62米(84英尺1英寸)。舰首的吃水深度为8.84米(29英尺),而舰尾的吃水深度稍小,为8.56米(28英尺1英寸)。全船的稳心高度为1.63米(5英尺4英寸)。

据海军档案馆的文件显示,她在海上的纵摇较轻、动作柔和。然而,船体的横摇十分严重。在满舵时,她的垂直侧倾会提高到10度,并损失55%的航速。

船上一般编制有41名军官和812名水兵。当她担任舰队旗舰时,还额外编有14名军官和62名水兵。

此外,她还携带了一些小艇,包括:两艘警戒艇、三艘驳船、两艘大汽艇、两艘小划艇和一艘救生艇。

“布吕歇尔”号,拍摄于1912年

动力系统

“布吕歇尔”号的动力系统拥有3台立式四汽缸三胀往复式蒸汽机和18座燃煤船用水管锅炉组成,分别放在三个独立的舱室中。它们各自驱动一个螺旋桨前进,但只有一个方向舵。其中,中部螺旋桨的直径为5.3米(17英尺5英寸);而外侧的两个螺旋桨稍大,直径为5.6米(18英尺4英寸)。

她的引擎额定功率为34000马力,设计最高航速24.5节。但在试航期间,她输出了装备往复式蒸汽机的战舰的最高功率——37799马力,航速达到25.4节。

船上原本设计可存储900吨(890长吨)燃煤。如果合理利用船体上的空隙,则最多可存储2510吨(2470长吨)燃煤。这可以让她以12节的航速,航行约6600海里;若将航速提高到18节时,航程则减少到3250海里。

另外,船上的电力由六台涡轮发电机提供。在225伏的额定电压时,总功率为1000千瓦。

奥斯卡.帕克斯创作的“布吕歇尔”号草图

武器装备

“布吕歇尔”号拥有12门210mm(8.27英寸)SK L/45型速射炮,安装在6座主炮塔中。呈六边形布置,分别为舰首和舰尾各一座,以及船舷两侧各两座。每门备弹85发,总计1020发。使用的炮弹长610mm(24英寸),重108公斤(238磅)。炮口初速900米/秒(3000码/秒),射速4-5发/分。位于舰首和舰尾的主炮塔的水平射界为-150°至+150°,而船舷两侧的则为+30°至+150°。主炮的俯仰角为-5°至+30°,最大射程19100米(20900码)。

船上的副炮为8门150mm(5.9英寸)SK L/45型速射炮,安装在舰舯部两侧各4座MPL C/06型炮廓中。每门备弹165发,共计1320发炮弹。炮弹重45.3公斤(99.9磅),发射药则为装在黄铜箱子中的RPC/12推进剂,重13.7公斤。炮口初速为835米/秒(2740英尺/秒),射速5-7发/分,炮管寿命1400发。它们的服役角为-7° ~ +20°,最大射程为13500米(14800码)。

为了防御鱼雷艇的袭击,船上配备了16门单管88mm(3.5英寸)的SK L/45型速射炮,安装在炮廓和炮架上。其中舰艏、舰艉和舰桥附近的炮廓内各设有四门,另外四门则安装在后部舰楼的炮架上。使用10公斤(22磅)重的高爆弹,装有3公斤(6.6磅)的RPC/12型发射药。每门备弹200发,总共3200发。射速为15发/分,炮管寿命约为7000发,最大射程为10700米(11700码)。

另外,“布吕歇尔”号还装备了4具450mm(18英寸)水下鱼雷管。布置方式为舰首和舰尾,以及船舷两侧各一具。共计携带11条鱼雷,并装有110公斤(240磅)重的弹头。这种鱼雷有两个速度设置:当航速为32节时,射程为2000米(2200码);而将航速设置为36节时,射程减少到1500米(1600码)。

1913-1914年,战前的“布吕歇尔”号

装甲防护

与当时的德国主力舰一样,“布吕歇尔”号也使用了克虏伯装甲提供防护。装甲甲板在船上的重要区域更厚,而次要区域则更薄一些,大体在50-70mm(2-2.8英寸)之间。水线主装甲带在船的中心部分厚达180mm(7.1英寸),负责保护在那里的动力舱、弹药库,以及其它重要区域;延伸到船体的次要区域时逐渐减少到80mm(3.1英寸)厚,而舰首和舰尾则没有装甲防护。在整个主装甲带的后面背衬着一层厚30mm(1.2英寸)的柚木。并且,还有一层覆盖在前后主炮塔之间的防鱼雷舱壁,厚35mm(1.4英寸)。

主炮塔的侧壁厚180mm,顶部厚80mm;150mm副炮的炮廓厚140mm。而船体的中央装甲堡则由160mm厚的装甲提供保护。她的前部司令塔是全船防护最好的位置,侧壁厚250mm(9.8英寸),顶部80mm。但后部司令塔的防护明显不足,侧壁只有140mm厚,顶部更是只有30mm厚。

“布吕歇尔”号 ,拍摄于一战期间

建造服役

1907年2月21日,代号“大型巡洋舰E”的新型巡洋舰在基尔的皇帝造船厂开工建造。她于1908年4月11日下水,并以战胜拿破仑的普鲁士元帅“格哈德·冯·布吕歇尔”命名,1909年10月1日服役。

从1911年起,她开始担任海军炮手的训练舰。在1914年,她和战列巡洋舰“冯.德.坦恩”号、“毛奇”号以及旗舰“塞德利茨”号一起进入第一侦察集群服役。她参加的第一次行动是对在波罗的海的俄军的扫荡。在1914年9月3日,“布吕歇尔”号与第四战列分舰队的7艘前无畏舰、以及5艘巡洋舰和24艘驱逐舰一起驶入波罗的海,试图消灭一部分俄国军舰。“奥格斯堡”号小巡洋舰在达格岛(现希乌马岛)以北遇到了“巴扬”号和“帕拉达”号装甲巡洋舰。前者试图引诱俄国人到“布吕歇尔”号那里,以便摧毁她们。但俄国人没有上钩,反而撤退到芬兰湾。到9月9日,行动结束时,两支舰队之间没有发生任何重大交战。

1914年11月2日,“布吕歇尔”号与“毛奇”号、“冯.德.坦恩”号,以及“塞德利茨”号一起,在四艘小巡洋舰的陪同下,驶向英国海岸。第二天清晨,舰队出现在大雅茅斯港附近的海面上,炮击了港口。而“斯特拉尔松德”号小巡洋舰则布设雷场。英国潜艇“ D5”号试图前来驱赶袭击者,但撞到了“施特拉尔松德”号布设的一枚水雷,迅速沉没。此后不久,希佩尔率领舰队返回德国水域。在途中,赫尔戈兰湾笼罩着大雾。因此,希佩尔命令舰队原地待命,直到能见度提高,可以安全通过防御雷区时。在航行中,大巡洋舰“约克”号导航出错,进入了己方的防御雷区。她撞到了两枚水雷,很快沉没。船上的629名船员中,只有127人获救。

12月16日上午,英德双方舰队的位置

炮击斯卡布罗、哈特尔普及惠特比

德国公海舰队司令弗雷德里希·冯·英格诺尔上将决定对英国海岸进行另一次突袭。他希望能引诱出一部分大舰队的战舰,与之交战,并摧毁她们。在1914年12月15日,欧洲中部时间3时20分,希佩尔率领“布吕歇尔”号,“毛奇”号,“冯.德.坦恩”号,“塞德利茨”号和新的战列巡洋舰“德弗林格尔”号。在小巡洋舰“科尔贝格”号、“斯特拉斯堡“号、“施特拉尔松德”号、“格劳登茨“号,以及两支鱼雷艇大队的掩护下,离开泊地。向北驶过赫尔戈兰岛,到达喇叭礁灯塔,然后向西驶向斯卡布罗。在希佩尔的舰队离开12小时后,由14艘无畏舰和8艘前无畏舰组成的公海舰队主力,在2艘装甲巡洋舰、7艘小巡洋舰和54艘鱼雷艇的掩护下出动,为炮击部队提供远距离支援。

但早在1914年8月26日,德国“马格德堡”号小巡洋舰在芬兰湾搁浅。俄国人俘获了她的残骸,发现了德国海军使用的密码本和北海的航海图。这些文件随后转交给皇家海军。随后,海军的40号房开始解密这些德国密码。在12月14日,截获了炮击斯卡布罗计划有关的信息。虽然,不清楚计划的具体细节。但皇家海军认为公海舰队会像上次炮击一样留在港口。就这样,贝蒂的四艘战列巡洋舰,在第三巡洋舰中队和第一轻型巡洋舰中队的支援下,连同第二战列舰中队的6艘无畏舰,将伏击希佩尔的编队。

12月15日晚至16日,公海舰队的主力遇到了英国驱逐舰。由于害怕夜间的鱼雷袭击,英格诺尔上将命令舰队撤退。但希佩尔并不知道英格诺尔已经回航,所以他继续执行炮击任务。抵达英国海域后,希佩尔的舰队兵分两路。其中,“塞德利茨”号、“毛奇”号和“布吕歇尔”号向北前往哈特尔普;而“冯.德.坦恩”号和“德弗林格尔”号则向南前往斯卡布罗和惠特比。在这三个城镇中,只有哈特尔普有海岸炮兵守卫。在对哈特尔普的炮击中,“塞德利茨”号被击中三次。而“布吕歇尔”号被海岸炮命中六次。不过,她的损失很小,只有9人死亡,另有3人受伤。到16日9时45分,两支分队已经重新集结,并开始向东撤退。

此时,贝蒂的战列巡洋舰已经位于希佩尔选择的撤离路线上,而其他部队也正在完成包围。12点25分,德国第二侦察集群的小巡洋舰穿过英国舰队寻找希佩尔。这时,英国第二轻型巡洋舰中队的一艘巡洋舰发现了'斯特拉尔松德'号,并向贝蒂发出报告。12点30分,比蒂将他的战列巡洋舰转向德国军舰。比蒂推测德国小巡洋舰是希佩尔的战列巡洋舰的先遣部队,主力在前方约50公里(27海里)处。一直在掩护贝蒂的战列巡洋舰的第二轻巡洋舰中队,被派出去分头围捕德国小巡洋舰。但是,英国战列巡洋舰发出的一个错误的信号,使她们返回原本的位置。这一混乱让德国小巡洋舰得以逃脱,并提醒希佩尔注意英国战列巡洋舰的位置。德国战列巡洋舰随即转向英军的东北方向航行,成功逃脱。

英德双方都对这场交战的结果感到失望。公海舰队的司令官英根诺尔上将,更是颜面扫地。手下的军官公然指责他怯战,更觉得在其领导下,将一事无成。

航行中的“布吕歇尔”号

落幕之战

1915年1月初,德国海军发现英国人正在多格尔沙洲地区进行侦察。最初,英格诺尔上将并不愿意出兵消灭这些部队。因为当时,战巡“冯.德.坦恩”号正在干船坞里进行定期维修,第一侦察集群的实力暂时受到影响。但公海舰队的参谋长——理查德.埃克尔曼则坚持要进行这次行动。最终,英格诺赫作出让步,命令希佩尔率领他的巡洋舰前往多格尔沙洲地区。

1月23日,希佩尔乘坐旗舰“塞德利茨”号一马当先,而“毛奇”号、“德弗林格尔”号和“布吕歇尔”号紧随其后。在小巡洋舰“格劳登茨”号、“罗斯托克”号、“施特拉尔松德”号和“科尔贝格”,以及来自第5大队、第2分队、第18分队的19艘鱼雷艇的掩护下,前往多格尔沙洲。

其中,“格劳登茨”号和“施特拉尔松德”号在主力舰队的前方,而“科尔贝格”号和“罗斯托克”号则分居在左右侧。各自带领一支鱼雷艇分队执行护卫任务。

这次行动中,德国的无线信号再次被英国人截获和破译。尽管,他们不知道计划的具体内容。但还是能够推断出,希佩尔将在多格尔沙洲地区进行一次行动。为了对付德国人,贝蒂率领第一战列巡洋分舰队和戈登·摩尔海军少将麾下的第二战列巡洋分舰队,以及威廉·古迪纳夫准将的第二轻型巡洋分舰队,将于1月24日8时在多格尔沙洲以北30海里处,与准将雷金纳德·蒂尔维特的“哈里奇”部队会合。

在8时14分左右,“科尔贝格”号发现了英国轻型巡洋舰“奥罗拉”号和几艘来自“哈里奇”部队的驱逐舰。“奥罗拉”号开始用探照灯挑衅“科尔贝格”号,“科尔贝格”号便向其开炮,取得两次命中。后者也对“科尔贝格”号开炮,同样命中两次。听到炮声后,希佩尔立即率领编队赶往交战处。几乎同时,“施特拉尔松德”号在其阵位的西北方发现大量的浓烟,并判断是朝希佩尔的舰队开来的英国大型战舰编队。希佩尔后来回忆道:

存在如此庞大的舰队,表明英国人还有更多的兵力进一步接近这里。特别是当截获无线电的信号表明第二战列巡洋分舰队正在接近…据位于舰队后方的“布吕歇尔”号的报告,她们正在向一艘轻型巡洋舰和几艘从后方驶来的驱逐舰开火。。。而我麾下的战列巡洋舰发现,鉴于盛行的[东北偏东]的风向,她们从一开始就处于迎风的位置,因此我们一开始就面临不利的局面…

希佩尔率领舰队掉头向南,希望摆脱英国人。但航速被限制在23节,这是当时“布吕歇尔”号的最高航速。而追赶的英国战列巡洋舰正以27节的航速逼近,并很快追上了德国人。在9时52分左右,“狮”号在大约2万码(18000米)的距离向“布吕歇尔”号开火。不久之后,“皇家公主”号和“虎”号也开始开火。10时09分左右,英国人第一次命中“布吕歇尔”号。两分钟后,德国人在18000码(16000米)的距离开始还击,主要集火攻击“狮”号。10点28分,“狮”号的水线上方被命中,船舷破了一个洞,淹没了一个煤仓。这时,“布吕歇尔”号用210mm主炮命中了“狮”号的前部主炮塔。虽然,炮弹没能贯穿炮塔装甲,但产生的冲击力,使左方的主炮暂时失效。10时30分,贝蒂舰队的第四艘船——“新西兰”号也进入了“布吕歇尔”号的射程范围之内。到10点35分,双方相距17500码(16000米)。此时,整支德国舰队都在英国人的有效射程之内。贝蒂遂命令麾下的战列巡洋舰分别与德国军舰交战。

描述“布吕歇尔”号起火及倾斜的画作

到了11时左右,“布吕歇尔”号被英国战列巡洋舰命中多发大口径炮弹,船体严重受损。此时,德国海军的三艘战列巡洋舰——“赛德利茨”号、“德弗林格尔”号和“毛奇”号仍集火攻击“狮”号,并接连数次命中;“狮”号的三台发电机中有两台发生故障,左舷动力舱被淹。11时48分,另一艘战列巡洋舰——“不挠”号抵达战场,由贝蒂亲自指挥前去摧毁已经着火并向左倾斜的“布吕歇尔”号。船上的一名幸存者叙述了当时炼狱般的场景:

那些炮弹。。。它们甚至钻进了锅炉舱。点燃了煤仓里的煤。由于煤舱有一半是空的,所以火烧得很旺。在轮机舱里,一枚炮弹掠过机油,将其喷洒在蓝色和绿色的火焰里。。。在狭小密闭的空间里爆炸,并产生极大的气压。。。咆哮着穿过每一个开口,并对所到之处造成巨大的破坏。。。人们被巨大的气浪掀起,并抛到机器设备上,死状极其惨烈。

因为,有消息称前方发现德国潜艇,英国人的攻击被迫中断。随即,贝蒂下令各舰进行规避。这给了德国人以喘息之机,拉大了与英国人之间的距离。此时,“狮”号的最后一个发电机也失灵,航速降至15节。在伤痕累累的“狮”号上,贝蒂命令剩余各舰继续“与敌人的后方交战”。但信号发生混乱,导致他们只集火攻击“布吕歇尔”号。此时,“布吕歇尔”号仍顽强抵抗。她击退了第一轻巡洋分舰队的四艘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的攻击。然而,第一轻巡洋分舰队的旗舰“奥罗拉”号还是命中了“布吕歇尔”号两条鱼雷。这时,除了后部主炮塔外,其余的都已经哑火了。紧接着,“布吕歇尔”号又在近距离被七条鱼雷命中。她最终于13时13分左右倾覆。在整个战斗过程中,全船被70-100枚大口径炮弹和数枚鱼雷命中。

当“布吕歇尔”号下沉时,英国驱逐舰朝她靠拢,试图营救落入水中的幸存者。然而,德国的齐柏林飞艇“L5”号,误以为沉没的“布吕歇尔”号是一艘英国的战列巡洋舰,并试图炮击这些驱逐舰,迫使后者撤回。关于伤亡的数字也是各执一词;保罗·施马伦巴赫的报告称,共有29名军官中的6人,以及999名水兵中的275人幸存,总计747人丧生。而来自埃里希·格伦纳(Erich Gróner)的德国官方资料称,“布吕歇尔”号沉没时共有792人阵亡;但源于詹姆斯·戈德里克的英国文件则显示,船上至少有1200名船员,只有234人幸存。获救者中时任舰长的埃尔德曼。后来在英国关押期间,他死于肺炎。另外,还有20人也在作为战俘期间死去。

已经倾覆及下沉的“布吕歇尔”号

由于,英国人重点敲打“布吕歇尔”号。使得其他三艘德国战列巡洋舰得以逃出生天。而希佩尔原本打算让三艘战列巡洋舰调头,从侧翼攻击英国人,以解救遭受重创的“布吕歇尔”号。但在得知自己的旗舰也遭受重创时,他决定放弃装甲巡洋舰,率领舰队撤退。事后,他这样解释道:

为了支援“布吕歇尔”号,我们决定尝试向侧翼移动……但当我得知自己的旗舰,已经有两座炮塔失去作战能力,船尾灌满了海水,并只剩下200发11英寸炮弹。这时,我放弃了任何进一步支援“布吕歇尔”号的想法。如果没有我们的主力舰队进行干预,任何这样的做法,都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失。从侧翼支援“布吕歇尔”号的做法,会让我的编队夹在英国战列巡洋舰和可能还处于后方的战列舰编队之间,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在贝蒂登上“皇家公主”号后,重新掌控了英国舰队。不过,这时德国人已经逃之夭夭。即使,英国人想追也无济于事。在13点50分,他停止了追赶,并率队返回。

诚然,“布吕歇尔”号即使不算装甲巡洋舰中的顶尖存在,也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在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中,今天的最强之舰,转眼就成昨日黄花。从福克兰,到多格尔沙洲,再到之后的日德兰海战,英德双方的末代装甲巡洋舰,频频上演被新式无畏舰和战列巡洋舰爆锤的惨剧。再也不复当年“对马海战”中,上村舰队的神勇,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得知“布吕歇尔”号战沉和“赛德利茨”号的几乎沉没的消息之后,德皇威廉二世彻底被激怒。要知道,在“戈本”号远嫁奥斯曼,“冯.德.坦恩”号尚在干船坞维修之际,没有新舰加入的第一侦察集群虚弱无比。这样做,无异于自寻死路。若不是,“赛德利茨”号上的一名军士长向弹药舱注水。恐怕,希佩尔和贝蒂这对老冤家也不会在“日德兰大海战”中再次碰面。所以,德皇命令公海舰队留在港口,没有他的命令,不准随意出动。并将这次行动的始作俑者——公海舰队的参谋长埃克尔曼撤职。而在之前就已经背上“怯战”之名的英格诺尔,也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被迫辞职。于是,日后大名鼎鼎的舍尔即将登场。

注:本文翻译自万维百科英文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