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育儿:7岁女儿怕爸爸工作累心疼哭了:父母如何养个贴心的孩子┃君如月

 丄学号 2022-08-26 发布于广东

作者┃君如月   朗读┃踮脚微笑

指导┃郭新爱   编辑┃丄学号

7月20日,江苏苏州7岁小女孩李彦汐在暑托班上和爸爸进行视频连线。
看到爸爸出现在教室的大屏幕里,小彦汐欣喜地高声喊着:“爸爸!”,并伸出小手和爸爸互动。
随即神情黯然地流出眼泪,老师过来问她怎么哭了,她说想爸爸啦。
老师又问多久没见爸爸了,她回答,不是,我怕爸爸很累。
接着说,爸爸有时候会早上四点、五点上班,当时她也醒了,就心疼爸爸,希望爸爸健健康康的。
彦汐小小年纪,就懂得父母的不容易,心疼父母的辛苦。
之所以哭,不是因为多久没见爸爸了,就是因为想到了爸爸辛苦,一种真挚自然的感情流露,相信彦汐爸爸的内心一定是幸福无比的。
不少网友看完更是为之动容,惊叹小彦汐是贴心又懂事的小棉袄。
评论区里有说:
所以得生个女儿;
还是生女儿好啊;
我家的小棉袄漏风了;
我家的皮夹克天天想离家出走
……
大家普遍认为只有女儿才贴心。
但我更认同这样一条评论:什么生男生女,教育好了,一言一行都爱啊。
确实如此,不管生男生女,父母的教育,决定了是否能养出一个贴心的孩子,更决定了家庭的幸福。
著名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就会收获品格,种下品格就会收获命运”。
也就是说,一个孩子从小养成的习惯,将直接影响到他一生的命运。
所以,父母用正确的方法,从小培养孩子的共情力,就容易养出贴心的孩子。

01

孩子是否贴心与父母引导有关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是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对着坐在小板凳上的奶奶发脾气,动手打,用脚踢奶奶,开始奶奶没有还手,但男孩不罢休,反复又踢打奶奶,奶奶气得推搡他。
可旁边男孩的妈妈,一直没有去制止,对此没有任何反应,让人看了气愤不已。
一个孩子可以毫无顾忌地踢打长辈,而长辈只是弱弱躲闪,这至少说明孩子这种行为不是一次两次了,而是一种习惯。
一个孩子绝不是天生就这样的,肯定是经过多次的发展过程,从开始的第一次毫发未伤到现在的横行霸道。
养不教,父之过。
孩子今天这个样子根源在于父母的教育,在孩子第一次有不对的地方,父母就一个态度坚决地制止孩子,告诉他怎么做,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如果家长不自省,不做出改变,孩子就没希望了。
如果父母任由孩子肆意发展,日后必定会成为家里的祸害,根本不会有什么贴心和孝心,父母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无独有偶,前几日微博上的一段视频,公交车上一小孩踢前排座椅,双脚交替,频率之快,可坐在旁边的妈妈,淡定看手机。
很明显,孩子的行为又凸显出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网友评论说:男孩妈妈就等着以后孩子给她氧气管子踢了吧。
这样的孩子父母不教育,最终被社会教育,社会的教育往往是要付出成本的,成本就是他的人生结局是惨淡的。
所以不要认为,这种行为是孩子闹小脾气,觉得小孩子打得又不疼,长大点就好了。
孩子的理性是不断成长的,需要引导他们,家长一定要对孩子的行为规范做好教育。

02

养个贴心的孩子 ,父母要怎么做


莎士比亚说:“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齿更痛噬人心”
想要孩子对自己贴心,父母就要明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父母不要溺爱孩子
3月份,内蒙古一名15岁男孩因向父母要钱未果,竟把废衣物绑到自家房屋顶棚点燃,以此要挟父母,达到给钱的目的。
可以想到,男孩要钱肯定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成习惯性,父母之前要钱就给,次次满足,这次不给,孩子肯定不接受。
那就闹,肆无忌惮地要挟,哪管父母的难处和赚钱的辛苦。
《古文观止》中有一句话:宠子未有不骄,骄子未有不败。
就是说,溺爱的子女没有不骄横的,骄横的子女没有不败坏的。
有些父母只管孩子吃好,穿好,玩好,学习好,这样娇生惯养是不行的,必须从小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参与一些家庭或社会劳动。
在身体力行中深刻体会到辛苦的滋味,容易产生共情力,明白家里的钱是爸妈用辛苦劳动换来的,来之不易,从而懂得对父母的体谅。
古有“香九龄,能温席”,今有10岁男孩给做环卫工作的妈妈扇扇子,孩子有了共情,自然就会体贴人。
其次,父母要勤分享
一个家庭离不开分享,而我今天要说的分享,是指父母把生活的艰难和舒适分享给孩子。
妹妹换了大房子,装修精美,儿子非常高兴,问妈妈花了多少钱,妈妈如实告诉他,每月房贷5000元,爸爸妈妈以后要加倍努力赚钱了。
第二天妹妹接儿子放学,儿子破天荒没要买零食吃,接连几天都如此,妈妈好奇地问他,他说帮家里省钱还房贷,以后不随便乱花钱了。
妹妹听了啼笑皆非,心里却暖暖的。
跟孩子分享一些家庭的生活情况,让孩子知道家庭要面对的困难是什么,家里遇到的喜悦事情是什么,总会引起孩子的思考,点燃共情。
当然,父母遇事的态度一定是积极向上的,面对困难的事,不退缩,极力寻求解决办法,朝好的方向发展。
越早跟孩子分享生活中的现象,孩子就越早有担当。
第三,父母要给孩子做榜样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环境。”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央视公益广告“妈妈洗脚”是最有力的证明。
我们不仅夫妻之间要相互体贴,而且我们还要对自己的父母体贴。
在言语上要温和,无论何时都不能顶撞或不耐烦;在生活上要多关心,吃饭的时候,先给父母盛饭菜;父母劳累时,做一些轻微按摩……
孩子在一言一行中耳濡目染,长期受到这样的熏陶,何愁孩子不体贴自己的父母呢。
父母总期望自己能被孩子体贴,而恰恰只有我们做到了体贴父母,才能带动孩子的体贴。

03

给孩子学习的机会,拥有贴心的能力


微博上有个采访视频,受访者零落浮华,31岁,他讲述自己小时候在家里基本上像头猪一样被人养,洗个菜,家人怕他受凉感冒,都不让干,造成他什么也不会干。
直到出来工作,别人都说他弱智,工作上老是受批评,所以特别绝望,曾经想自杀。
戴尔.卡耐基说: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会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育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
所以想要培养出贴心的孩子,父母不仅要培养孩子有贴心的心意,还要培养孩子拥有贴心的能力。
父母不要凡事代劳,剥夺孩子的动手能力,应该从小的时候就注意利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教导起来。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期待孩子们都能在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下,学会贴心,将来对父母有心意有行动,让父母过得健健康康的。
作者:君如月,一个几十年与数字打交道的财务人儿,试图把自己打造成写作的码字人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