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刺治疗牙痛、膝痛医案二则

 昵称34392700 2022-08-26 发布于广东

牙痛案:

女,40+,护工,因与病人吵闹不得眠后出现左下槽牙疼痛,牙龈肿,夜间疼痛,白天不明显,口中不热。口腔科检查有龋齿,建议牙科治疗。因牙科治疗费用高昂而请针刺。

治疗:赵医(即笔者所收针灸弟子)为之取左合谷,捻转配合循经敲打,针感上传至肩髃未上传。余以左大指按于穴下,右手持针向近心端行推弩手法,赵医循按拍打颈部、颊部。述牙齿有酥酥的感觉。合谷穴起红晕一圈。赵医续针左太溪、照海而留针。

随访3日自针刺后未再复发。

按:手阳明经本名“齿脉”,赵医不囿于所谓阴虚、胃火之辨证与合谷取对侧之说,而以经络辨证,取同侧齿脉合谷为主穴,针刺后以“气至病所”之法循经感传。虽未行合谷补泻手法,仅使针感直达病所便取得“立已”之效,不失为一篇精彩的医案。

膝痛案:

男,60+,双膝疼痛,局部畏寒,夏天亦需穿两层裤子。下蹲困难,稍做下蹲动作即因疼痛而止,右重。

查:双膝眼及腘窝疼痛,上下楼梯时明显。触诊胫骨粗鲁处冒凉。

治疗:取左曲池,进针后搓至滞针,再行提插,令下蹲,下蹲幅度增大,疼痛减轻。令其下蹲至极限,继续行搓针提插法,疼痛减轻。同法取左曲池,现下蹲幅度与疼痛明显改善。再为之浅刺右血海、梁丘二穴,刮针泻法并留针,膝部冒寒。起针时述膝盖有温感,起针后令其跺脚、踢腿,行走时述腿部轻松。

按:曲池即膝痛穴,需以较重手法针刺。膝部有寒当用泻法泻寒邪,寒去阳气才能到达,故随留针而膝盖觉温。若腘窝疼痛未去,当循经取右昆仑,手法同曲池。

次日二诊:

今日述腿较昨日更轻松,下蹲时大腿可以与地面平行。

治疗:效不更方,为之针刺双曲池穴后令走路、踢腿。

第三日三诊:

今日述总体较治疗前好多了。下蹲角度较昨日略有反弹,下蹲至极限时髌韧带及髌骨表面段疼痛,右重。膝盖冒风感减轻。

治疗:赵医(即笔者所收针灸弟子)为之针刺左曲池捻转缠针后提插,令下蹲疼痛减轻,幅度增大,余髌韧带及髌骨表面段疼痛明显。续针左手三里,手法同曲池。再令下蹲,疼痛若失。同法针刺右曲池、手三里。最后令腿伸直,局部取血海、梁丘互相透刺。

按:足阳明经筋病。

三日后随访告知针刺后膝部大为轻松,上下楼梯疼痛亦不明显。

分析:此例首次治疗血海、梁丘浅刺泻法,而三诊时血海、梁丘互透,其中原因可留各位思考,此随气调变之法。

(注:以上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具体治疗请遵医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