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益定终身 党性铸医魂——记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任李润浦

 燕鼎文化 2022-08-26 发布于北京
195310月,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接近尾声。我英勇的志愿军战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与敌人殊死搏斗,终于打败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伤亡。营养不良,气候恶劣,致使很多战士患上了肺结核病。这是当时一种传染性极强,致死率很高的一种可怕的传染病。
为了让战士们得到良好的治疗,国家和部队领导决定在全国快速建立康复医院,“河北省第二康复医院”在古城涿州拔地而起。
医院建院伊始,就注定了他的红色基因,不只是这个医院是由解放军下属五个分院集合而成,而且他的八百多名医护人员也都是来自各部队医院的优秀共产党员精英。他们中大多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有的甚至有和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并肩工作过的经历。
战火中的淬炼,见证了英雄们的舍身忘死。曾经的碾盘手术台上,他们的汗水和战士们的血水融合在一起。
几十年来,医院的牌匾换了一茬又一茬。
可爱的医护人员走了一批又一批。当年朴素庄重的一排排砖木结构的病区平房换成了现代气派的高楼大厦。但是,医院里的苍松翠柏依旧郁郁葱葱,雄健挺拔。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诚于党,救死扶伤,这条二康人心中的红色传承一直不变!
李润浦,一个地地道道二康生,二康长的二康子弟。父母从小的言传身教,二康大院里的耳濡目染,让这个平时不多言不多语的少年心里装了更多的心事。要像父母一样,像医院里的可敬的大人们一样,让自己多学本事,为很多人治病。
他就像一棵挺拔的银杏树苗,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成长在有爱的大院里。


知难而上


1990年,河北医科大学毕业的李润浦没有选择去北京,也没有留省城,他毫不犹豫地回到了二康(后来更名为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回到了他从小长大的大院。开始分配在门诊(内科)的两年里,李润浦工作出色,积极向上,很快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医院传染病科是医院最早的重点科室,如果说医院是一个战场,那么传染病科(结核科)就是危机四伏的雷区。由于传染病(结核)科收治的都是极具传染性的患者,医护人员很容易被传染。加之当时工作条件相对艰苦,风险高而待遇又相对较低。以至于很多的年轻医生和护士都不愿意待在那儿,即使去了也很难留得住。致使医院不得不采取轮换制,才能勉强支撑科室的正常运转。1992年,李润浦依照惯例被轮转到了传染病科,亲眼看到科室面临的窘况,心情格外沉重。他陷入了沉思:“一方面是那么多的患者急需得到救治,另一方面确实需要有医生冲上去,说明这项工作有很大的挑战性,也有研究和发展的空间,我喜欢挑战,也希望能发挥自己更大的潜能,于是,我决定留下来。”李润浦向院领导谈了自己的想法。院领导和科室老主任非常高兴,这可是他们心头的一个愁结呀。现在有人主动站出来,而且还是年轻的大学生医生。这无异是在院领导和同事们中间炸响了一声春雷。
在传染病科工作一段时间后,老主任看他工作踏实,又喜欢钻研,便和院领导商量,决定派他去北京309医院进修学习。这时候的李润浦就像鱼儿入了大海,欢快地吸收营养,贪婪地获取每一次的进步和追寻成长的机会。通过这次进修学习,李润浦更加觉得这是一个值得自己为之努力付出的领域,从此,他更加努力地钻研学习,克服一切困难,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从此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勇攀高峰

众所周知,肺结核病曾经是一种多么可怕的一种传染病,特别是发病初期,传染力更强。即使你做了再多的防护,把该想到的防护都想到了,把该做的防护也都做了,依然会有被传染的可能。在陆陆续续有医护人员被感染的情况下,在许多人对传染病唯恐避之不及的时候,李润浦却选择了默默坚持。他告诫自己: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要越是艰险越向前。我不能逃避,为患者解除病痛是我的责任。于是,他一头扎进工作中,开始努力探索传染病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希望用更好的方法,更先进的科学手段来为病人解除痛苦,挽救生命。这个敏思于行的人开始了艰难的跋涉。
复发性顽固性气胸病患者,是一种非常棘手的病。治疗这种病,传统的方法是开胸手术治疗。这种手术不仅创伤大风险高,病人不仅要承受很大的痛苦,而且还要负担昂贵的手术费用,这对于很多患者家庭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为了攻克这个难关,李润浦开始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反复论证每个方案的可行性。在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的失败与改进后,他决定采用一种新方法:给患者采用“滑石粉悬浊液注射法”,这是一项前人没有过的新技术,就像许许多多的新科技诞生一样,每个第一次都要冒很大的风险。所以,每次的实际操作,他都要亲自来做。一是为了保证成功,二是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经过不断地摸索改进,这项新技术获得了成功。实现了该类病患治疗的一个新突破,为许许多多挣扎在痛苦中的患者带来了福音。这项新技术当时在国内还没有被采用过。应该是李润浦首创的新技术。由于一直忙于工作,加之名利意识淡薄,他并没有将这项新技术写成论文或向省地市上报。直到几年后,天津肺科医院也应用了同样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作为他们的新成果提交天津市,而且获得了天津市科技进步奖。
说起这些,李润浦没有丝毫的后悔,他只是淡淡一笑:一项新的科技成果能为病人解除痛苦,能够造福人民,就是我最开心的事。
空洞性肺结核病人由于传染性强,治疗效果差,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治疗,即使这样,由于没有更好的治疗手段,患者治愈率差,许多病人因此丧失了劳动能力,甚至生命。面对一个个痛苦的病人,一个个因病返贫的不幸的家庭,李润浦心情沉重,作为一个党员医生他不能漠视群众痛苦而不顾。必须找出一条路,一条能为患者解除疾苦的路。他开始多方查阅相关资料,利用一切机会向老专家们请教,一次,在参加全国结核病大会期间,他遇到了重庆医科大学罗永艾教授,便把自己遇到的困难和想法告诉了罗教授。罗教授告诉他,如果采用轻纤维支气管镜向空洞内灌注抗结核药,会有好的效果。但由于要直接面对患者治疗,遇到病人咳嗽时传染性极强。所以,很少有人会冒这种风险做这项研究。“只要能为患者治病,能为他们解除病痛,能够延长他们的生命,即使冒再大的风险,我也要做!”李润浦暗下决心。果然,就像罗教授所言,在进行实际治疗的过程中,给患者灌药后,出现了剧烈的咳嗽,同时药液,痰液会被喷出来,这时,李润浦的口罩上,眼镜上,甚至脖子里,帽子上,白大褂上都会被喷溅上,面对这传染性极强的危险,他丝毫没有退缩,而是每次都要亲自主持操作,因为他要掌握第一手资料,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治疗方案。终于,他攻克了这个难关。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更让他惊喜的是这项新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为更多的患者解除了病魔,减轻了数千个家庭的经济困难。在有关部门进行的专门评审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此项目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因此获得了“保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多年来,李润浦还开展了消栓灵治疗结核性脓胸;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轻纤支镜空洞内灌注抗结核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氩气刀联合冷冻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及气管内肿瘤等多项新技术,新疗法。主持参与了多项科研课题研究,都取得了很好成果。


奋不顾身


2003年春天,非典病毒就像黑色幽灵在华夏大地猖狂的肆虐,死亡和恐惧笼罩在每个人的周围。涿州,由于毗邻重灾区北京,一夜之间也被非典乌云笼罩。在人们惊恐的目光下,涿州首例毒王现身。一道残酷的试卷摆在第二中心医院的面前,没有选择,没有退路,只有接受挑战。医院党委和各级领导连夜布置,挑灯夜战,研究紧急应对方案。建隔离病区,挑选人员进病区,传染(结核)科二楼被紧急改成隔离病区。选谁进隔离病区?选谁担任隔离病区指挥员?这是一个棘手的难题。此时此刻,面对飘忽不定,人们还来不及看清非典恶魔的嘴脸时,恐惧,害怕应该是大家都有的思想。进入隔离病区,和毒王共处一层楼,这里的危险可想而知。领导们犹豫不决,难以决定。“我去,我是一名党员,还是传染科副主任,我先上。”李润浦首先站出来报名。院领导紧紧握住李润浦的手。
一个由李润浦带领的特殊战斗队勇敢的进入了隔离病区,在这个二层小楼改成的隔离病区里,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李润浦和他的战友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打响了抗击非典的第一枪。
在这里,我想把李润浦女儿当年的一篇作文摘录一段儿给大家看:“那个晚上,一向严厉的爸爸突然蹲下来用温柔的双臂抱住了我。我为他的这个举动开始感到莫名的恐慌。爸爸平静温和地告诉我:他会离开家一个多月,他要去隔离病区,救助那些非典患者。为什么是你?我问他。他说,因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呼吸科主任,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自己必须首当其冲,不能退缩和害怕。即使有再大的危险,也不能逃避。我从来没有像当时那么深刻地感到爸爸的形象是那么高大,直到现在我还在为此感到震撼。那一刻,爸爸的怀里是那么暖,暖到我一直不能忘记。可是当时却恍惚有一种将要失去的错觉,失去什么呢?我不敢想,怕眼泪再也止不住。爸爸是那样的义无反顾,楼道里灯光昏暗,爸爸就那样一级一级走下去,直到我再也看不到他的背影......
在隔离病区,李润浦带领他的八个勇士,以严谨科学的态度迅速制定各项防护隔离措施,在保证抢救治疗病人的同时,又要避免被交叉感染。同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北京各大防治医院的各项防控制度,消毒隔离措施,以及最新的治疗方案。然后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很快制定出了一套科学可靠的方案,首战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以后冲上来的后续梯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李润浦一直吃住在指挥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李润浦体重降了十多斤。女儿的作文最后写到:“一个多月后,爸爸回家了,看到他黑瘦的脸庞,看到他安然无恙,我感到了幸福满足。不久,妈妈也去了隔离病区。
2020年,新冠疫情又以更加凶猛残暴的方式爆发。作为三个科室的党支部书记和科主任,同时又是医院疫情防控专家组的骨干,李润浦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不仅要负责组织协调应急指挥等多项工作,而且多次深入防控第一线。亲自了解医院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具体情况,随时帮助协调解决各种突发困难。
一天上午,一个发热门诊的患者报告异常,他马上会同有关专家组成员会诊,并穿戴好防护服亲自对患者进行详细问诊,同时查阅患者的CT片。发现这个患者有问题,随即马上对这名患者采取留观隔离,同时迅速对他的家人也进行了隔离。经过进一步检查,这个患者被确诊为新冠。随后,他的家人也被相继确诊为新冠。由于措施及时,处理迅速,从而避免了一次可怕的大规模的传播。
这期间,还有一个患者,高度疑似新冠,但每次检查都是阴性。可病人病情严重,如果不排除新冠,就不能转院救治。这时候,李润浦又挺身而出,他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毅然为患者亲自做支气管镜检查,经过仔细检查,最终排除了新冠,为这名患者争取到了宝贵的转院治疗时间,保住了患者的生命。几个月里,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或亲临一线,或坐镇指挥。率领一批又一批医护人员前赴后继,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防控任务。为涿州的新冠防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实至名归


时光荏苒,春去秋来,李润浦已从一个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成长为一个省内外知名的呼吸科领域专家,他作为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肿瘤科,感染性疾病科三科党支部书记,科主任,内科第二党支部书记,带领全科医护人员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努力改善服务流程,组织并参与了多项科研课题,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他先后主持参与河北省多个科研课题,在其中九个课题中,有六项获得保定市科技进步奖。即:保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一项。带领团队获得了“保定市医学重点学科”“保定市先进集体”“保定市青年文明号”“保定市巾帼建功示范岗”等荣誉称号。他个人先后荣获保定市政府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保定市卫生局嘉奖、保定市“医德医风标兵”。
由于专业技术出色,他同时还担任了中国医师协会内镜专业委员会支气管学会委员、中国抗癌学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呼吸内镜专家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分会微创学组委员、中国医促会结核病学分会委员。河北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常务委员。河北中西医学会委员。河北医学会呼吸分会肺癌与呼吸介入学组委员。
李润浦深知,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基层党支部带头人,就要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他的带领下,医院结核病科不断发展壮大。已经从一个单纯的传染病科发展成为包括:结核病科,呼吸内科,肿瘤内科的综合治疗团队。并且成为保定市呼吸专业唯一市级重点专科,同时在省内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学术地位。为医院的长期发展,为更好的为百姓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作者与李润浦合影


砥砺前行


保定市二中心医院呼吸科,一座厚重朴实的二层小楼掩映在苍松翠柏中,汉白玉雕刻的白求恩塑像矗立在大门的正前方。老人目光慈祥温暖,给每一个走过他面前的人送去关爱和希望。
李润浦轻轻抚摸着老人的手臂,像是和我聊天,又像是与白求恩老人对话,这个严谨的,不苟言笑的医生,此刻却有了说不完的话:“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作为一个医生,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患者服务,这就是我们的职责,义不容辞!我们学习白求恩,绝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应该是发自我们内心的一个实际行为!我们党要求我们要有最高站位,我觉得,一个人,只想到自己,这个站位很低。只想到一个科室,这个站位也不高。或许你站在院长(只考虑医院的利益上)的位置上,也还不能算高。为什么哪?我觉得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公立医院的医生,我们的最高站位,我们的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为广大的患者服务!
李润浦,一个永葆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一名不辱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为患者服务的医生。就像一股清泉在患者心中流淌,他又像那满院的青松翠柏,几十年初心不改,忠诚于党,大爱于民。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这个响亮的名字,也一直在京南保北人民中传颂!


作者简介:孙凤春,河北省散文协会会员、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员、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燕鼎文化

北京燕鼎文化传播  涿州作协合办

顾问:凸凹  颖川  袁学骏

总编:刘泽林

执行主编:刘剑新  陈玉泉

副主编:张佃永 黄长江  熔岩

总策划:本土

编辑:釗琋  思文

关注燕鼎文化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